出自唐孟浩然的《送莫甥兼诸昆弟从韩司马入西军》
拼音和注音
niàn ěr xí shī lǐ , wèi céng wéi hù tíng 。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户庭:户外庭院。亦泛指门庭﹑家门。
未曾:(副)不曾;没有:~听说过此事。
诗礼:诗礼shī-lǐ∶《诗经》和《礼经》,封建社会读书人必读的书∶旧时常用来称读书讲究礼教的人家诗礼之家
孟浩然
孟浩然(689-740),男,汉族,唐代诗人。本名不详(一说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浩然,少好节义,喜济人患难,工于诗。年四十游京师,唐玄宗诏咏其诗,至“不才明主弃”之语,玄宗谓:“卿自不求仕,朕未尝弃卿,奈何诬我?”因放还未仕,后隐居鹿门山,著诗二百余首。孟浩然与另一位山水田园诗人王维合称为“王孟”。
原诗
念尔习诗礼,未曾违户庭。平生早偏露,万里更飘零。坐弃三牲养,行观八阵形。饰装辞故里,谋策赴边庭。
壮志吞鸿鹄,遥心伴鶺鴒。所从文且武,不战自应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