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事

重重帘幕燕翩翩,尘锁朱楼十四弦。
榆火渐催寒食节,海棠花畔缚秋千。

作品评述

《即事》是宋代诗人陈允平的一首诗词,描述了一个即时的场景。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译文:
重重帘幕燕翩翩,
尘锁朱楼十四弦。
榆火渐催寒食节,
海棠花畔缚秋千。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个细致入微的场景,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示出了一幅美丽而充满情趣的画面。在这个场景中,帘幕重重叠叠,燕子轻盈地飞舞着,唤起了人们对于春天的向往和期盼。红楼中的琴弦被尘土所覆盖,寂静无声,象征着时光的流转和岁月的变迁。与此同时,燃起的榆木火渐渐提醒人们即将到来的寒食节,寒食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也是冬天的尾巴,预示着春天的临近。最后一句描述了海棠花树下系着秋千,形成了一幅秋日的美景。

赏析:
这首诗词以细腻的笔触勾勒出了一个生动的画面,通过对细节的描写,使读者仿佛置身于其中。帘幕的层层叠叠、燕子的翩翩起舞,营造出春天的氛围,给人以生机勃勃的感觉。而琴弦被尘土所覆盖的描写,则使人感受到岁月的沉淀和时光的不可逆转。诗中的榆火和寒食节的提及,暗示着冬天即将过去,春天即将来临,给人以希望和期待。最后一句以海棠花树下缚秋千作为收尾,将秋天的景象与春天的氛围相融合,形成了一幅优美的画面。整首诗词以简洁明了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春天的渴望和对时光流转的思考,展示了陈允平对自然和生活的敏锐观察和独特感悟,给人以美的享受和思考的空间。

作者介绍

陈允平,字衡仲,又字君衡,号西麓,鄞县(今浙江宁波)人。试上舍不遇,遂放情山水,往来吴淞淮泗间。恭宗德祐时,授沿海制置司参议官(《宋元学案》卷二五《参议陈西麓允平先生》)。宋亡,以人才徵至元大都。不受官,放还。事见《两宋名贤小集》卷三一五《西麓诗稿》卷首、《宋诗略》卷一五。 陈允平诗,以汲古阁影宋抄《南宋六十家小集·西麓诗稿》爲底本,校以《两宋名贤小集》(简称名贤集)。新辑集外诗编爲第二卷。

诗词推荐

岸边稚子戏把钓,蚯蚓作饵青条长。上去下来船不定,自飞自语燕争忙。

三十年来尚转蓬,学书学剑两无功。数椽茅屋寒江上,一树梅花细雨中。闻雁忽惊时序晚,对山不觉酒船空。高阳旧侣能相念,冰底双鱼尺素通。

游童苏合带,倡女蒲葵扇。初日映城时,相思忽相见。褰裳踏露草,理鬓回花面。薄暮不同归,留情此芳甸。柘弹连钱马,银钩妥堕鬟。采桑春陌上,踏草夕阳间。意合词先露,心诚貌却闲。明朝若相忆,云雨出巫山。

绿槐花堕御沟边,步出都门雨后天。日暮野人耕种罢,烽楼原上一条烟。

归来三径春草,梦卧一团雨蓑。白发暗移玉烛,昏窗净洗金波。

松环楼殿青,江绕石壁流。清波天让碧,月照无边秋。风景自清好,江山难独游。举觞聊一醉,放怀忘百忧。

民家黑森森, 官家一片灯。 民家锅朝天, 官家吃汤丸。

阴云薄暮上空虚,此夕清光已破除。只恐异时开霁后,玉轮依旧养蟾蜍。

视世轩裳一露萤,平生苦节抱遗经。卧云句好传弟子,钓濑名高齐客星。尚想臞儒在山泽,空留遗庙落丹青。发挥家传标潜德,奕奕元孙有典刑。

青松抽干龙鳞细,秋兔束毫鸡距尖。杨子拟经聊以赠,蜀麻江楮报何嫌。

爱此潺湲任溅衣,独寻幽石坐多时。日斜徒御应相笑,底事教公上马迟。

翠敛王孙草,荒诛宋玉茅。寇馀无故物,时薄少深交。迸笋穿行径,饥雏出坏巢。小园吾亦有,多病近来抛。

汩没朝班愧不才,谁能低折向尘埃。青山得去且归去,官职有来还自来。

亭亭万木林,古柏集新翠。凌厉雪与霜,不凋自天粹。清庙嗟欲颓,谁堪栋梁器。之材百世珍,造物巧相遗。予抱忧国心,相逢喜忘寐。

吾王不解去三思,石显端能杀望之。未到浯溪读唐颂,已留冲岳伴相累。生前免见焚书祸,死后重刊党籍碑。满地蒺藜谁敢哭,漫留楚些作哀辞。

连夜频梦见,那知是与非。天高难告诉,佛近且皈依。修竹坟三尺,寒梅石四围。有儿年十七,他日望传衣。

故国看看远,前程计在谁。五更听角后,一叶渡江时。吾道天宁丧,人情日可疑。西陵向西望,双泪为君垂。

凤回仙驭云开扇。更阑月坠星河转。枕上梦魂惊。晓檐疏雨零。相逢虽草草。长共天难老。终不羡人间。人间日似年。

天潢玉树溥华滋,水晶宫小春迟迟。沤波桂楫浮轻漪,桃笙豹枕罗香帏。蜀琴啼凤弹吴丝,翠华渺渺膻尘飞。铜仙泪泣风凄凄,瑶阶土蚀秋虫悲。蝉衫宝榼双蟠螭,玉堂归老江南时。

吾爱胡夫子,抱道来逃空。岂伊桃花源,有此山泉蒙。奏疏沥肝胆,春秋开盲聋。当年起草处,想见临池工。愿为池上草,永怀君子风。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