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然亭

每到阑干畔,徘徊暮始还。
为怜临水寺,尽见隔城山。
墙缭青苔里,舟藏绿阴间。
松扉宜步月,只是限重关。

作品评述

诗词:《悠然亭》
朝代:宋代
作者:刘克庄

每到阑干畔,徘徊暮始还。
为怜临水寺,尽见隔城山。
墙缭青苔里,舟藏绿阴间。
松扉宜步月,只是限重关。

中文译文:
每当到达阑干畔,徘徊于傍晚时分才归。
心生怜悯临水的寺庙,尽能看到隔离的城山。
墙上缠绕着青苔,船隐匿在绿荫之间。
松树的门应当步入月光,只是受到了严格的限制。

诗意:
《悠然亭》是一首宋代刘克庄的诗词,以自然景物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对山水的喜爱和对宁静、自由的向往之情。诗人描述了自己每每到达阑干畔时,都会在傍晚时分徘徊犹豫才回家。他看到了临水的寺庙和隔离的城山,感到对这些景物的怜爱之情。在墙上青苔的环绕下,船隐匿在绿荫之间,给人一种宁静、隐秘的感觉。诗人认为,这里的松树门应该迎接月光的步入,但却受到了限制和束缚。

赏析:
《悠然亭》以简洁、自然的语言描绘了一幅富有意境的山水画面。诗中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情感和对自由、宁静生活的向往。诗中的悠然亭成为诗人心灵的归宿,而临水的寺庙、隔城的山和船隐匿的绿荫则象征了一种远离尘嚣、追求宁静的心境。诗人希望这里的松树门可以迎接月光的步入,表达了对自由的渴望,然而,限制和束缚却将这种自由感受禁锢其中。

整首诗词以简洁、凝练的语言描绘了自然的美景,通过景物的描写抒发了诗人对自由、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束缚的反思。它让读者感受到了自然景物的美丽与宁静,也引发了对自由、束缚的深思。这首诗词通过景物的对比和诗人的感受,营造出了一种深邃的意境,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作者介绍

刘克庄(一一八七~一二六九),初名灼,字潜夫,号后村,莆田(今属福建)人。宁宗嘉定二年(一二○九)以荫补将仕郎,初仕靖安主簿、真州录事。后游幕于江浙闽广等地。十二年监南岳庙。十七年知建阳县。以咏《落梅》诗得祸,闲废十年。理宗端平元年(一二三四)爲帅司参议官,二年除枢密院编修官,兼权侍右郎官,寻罢。淳祐六年(一二四六),以“文名久着,史学尤精”,赐同进士出身,除秘书少监,兼国史院编修官、实录院检讨官。七年出知漳州。八年迁福建提刑。景定三年(一二六二)权工部尚书、兼侍读,旋出知建宁府。五年因目疾以焕章阁学士致仕。度宗咸淳四年(一二六八)除龙图阁学士。五年卒,年八十三,謚文定。生前曾自编文集,林希逸作序,继有后、续、新三集。后由其季子山甫匯编爲《大全集》二百卷。事见宋林希逸《后村先生刘公行状》、洪天锡《后村先生墓志铭》。 刘克庄诗,一至十六卷以铁琴铜剑楼旧藏宋刻《后村居士集》爲底本,校以《四部丛刊》影印清赐砚斋《后村先生大全集》(简称砚本)、杨氏海源阁旧藏宋刻《后村居士集》(简称后印本)、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十七至四十八卷以赐砚斋本爲底本,校以清冯氏{艹/广/卢}经阁旧藏抄本(简称冯本)、清卢氏抱经楼旧藏抄本(简称卢本)、翁同书校清秦氏石研斋抄本(简称秦本,凡採用翁氏朱笔校字,简称翁校)、清张氏爱日精庐抄本(简称张本)。新辑集外诗另编一卷。

诗词推荐

与梅结友问为谁,松竹中含霜雪姿。竹岂寒盟已仙去,宿心惟有老松知。

全是山林居士风,不知位重更官穹。名书玉几金瓯内,心在蒲团纸帐中。

越巂城南无汉地,伤心从此便为蛮。冤声一恸悲风起,云暗青天日下山。

山拥云腴,水怀月昼。照彻体前,湛存身后。机头梭路微分,针鼻线芒初透。灵涵万象兮彼不遗余,坐断十方兮我无渗漏。

轻盈照溪水,掩敛下瑶台。妒雪聊相比,欺春不逐来。偶同佳客见,似为冻醪开。若在秦楼畔,堪为弄玉媒。

谁云青士太无情,偏结骚人冷淡盟。不假遥岑分寸碧,故应双目自增明。

唤回春梦几声禽,涧草岩花动此心。搔首偶然自失笑,不知何处是山林。

除夕无诗侣,灯窗酒独斟。三更风雪夜,一片岁寒衣。衰老常忧病,清闲不废吟。明朝年八十,晚景惜榆阴。

壮年志在行,皇皇困无君。老矣此念灰,去住如闲云。诗坛二三子,一见胜百闻。徐郎吴下蒙,绚丽工语言。滔天自滥觞,昔人求其源。隐几有妙领,未觉市声喧。

苏公守吴兴,山水方有主。子兮从之游,挂锡当可驻。尘埃困孤鹤,念子久失所。秋风展其翼,道使万里去。青云引高唳,爽绝谁敢伍。予驹欲西秣,东我江海橹,平生二三子,往往在南土。子才得所乐,我拙日益鲁。拳拳相思心,契阔不得语。

城南小住。情适闲居赋。文采风流合倾慕。闭户著书自足。阳春常驻山家。金樽酒进胡麻。篱畔菊花未老,岭头又放梅花。

前贤惟有太丘真,岂谓于今见后身。虽是一时为逐客,不妨千古作全人。自从别从心如渴,却喜诗来句绝尘。无计复陪花下醉,对花只觉倍伤春。

愿储翳国三年艾,不博江心百鍊铜。

银泥裙映锦障泥,画舸停桡马簇蹄。清管曲终鹦鹉语,红旗影动薄寒嘶。渐消酒色朱颜浅,欲话离情翠黛低。莫忘使君吟咏处,女坟湖北武丘西。

跳硠鼓怒任争雄,何事鸣呼聒睡翁。不用洒灰烦鲁老,正须两股付吴侬。

道盛当尧日,名高嗣圣安。人推金鼎望,帝念玉楼居。旧典尊王迹,传家教孝书。崇文华夏事,澹泊寄情疏。

律历调元气,氛埃廓景风。清时归在宥,憔悴得冲融。日御元来正,王春自昔同。野人看气象,暂觉百忧空。

去年汝来巢我屋,梁间污泥高一尺。啄腥抛秽不汝厌,生长群雏我护惜。家贫惠爱不及人,自谓于汝独有力。不望汝如灵蛇衔宝珠,雀献金环来报德。春风期汝一相顾,对语茅檐慰岑寂。如何今年来,于我绝踪迹。一贪帘幕画堂间,便视吾庐为弃物。

深杏小桃暄午昼,游丝飞絮搅长空。觉来一枕轩窗静,燕子双双西又东。

新开望山处,今朝减病眠。应移千里道,犹自数峰偏。故欲遮春巷,还来绕暮天。老夫行步弱,免到寺门前。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