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送漪叔游颍川兼谒淮阳太守

罢吏今何适,辞家方独行。
嵩阳入归梦,颍水半前程。
闻道淮阳守,东南卧理清。
郡斋观政日,人马望乡情。
叠岭雪初霁,寒砧霜后鸣。
临川嗟拜手,寂寞事躬耕。

作品评述

诗词的中文译文:

送漪叔游颍川兼谒淮阳太守

现在罢去做官,如今要离开家园一人独自行。
在嵩阳入睡时梦见自己回到了家乡,颍水只有一半的路程。
听说淮阳的太守,位于东南方向,待在官署思考政事清明。
郡宅中观其施政的日子,人们和马匹皆望着家乡而动情。
叠嶂的雪初霁,冷冷的梆梆寒砧在霜后声声鸣。
临川之前沉思万千,悲叹着寂寞的故事,自己只能勤勉务农。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李颀创作的一首送别诗。诗中虽然描写了罢去做官的离别情景,但并没有过多的抒发离别之苦,反而以清新自然、朴实深入的笔触,抒发诗人内心的深情和思考。

诗人主动辞官,离开家乡,行走在嵩阳的山野间,此时在梦中忽然回到了家乡,颍水只有一半的路程,给人以思乡之情。然后听说淮阳的太守懂得治理清明,使人们产生了更加思乡的情感。叠嶂的雪初霁,代表着诗人内心的困苦逐渐消散,寒砧鸣响让人联想到年节将至,家乡的田园景色;临川之前,诗人叹息着身世之原由,寂寞的经历,只能勤勉地回到耕作中去。

整首诗以抒发诗人思乡之情为主线,以离别背后的思考与感慨为主题,以嵩阳、颍水、淮阳等地景物为背景,展现了诗人深沉孤独、朴素务实的个性特点。同时借景抒情,以离别写思乡,通过丰富的形象描写,寄托了诗人对乡愁的无限思念和对家园的眷恋之情。

作者介绍

李颀,字粹老。少举进士,后弃官爲道人,遍歷湖湘。晚居临安大涤洞天。善丹青,神宗熙宁间尝画春山横轴且书诗于后,投杭州通判苏轼。事见《苏轼诗集》卷一一《李颀秀才善画山以两轴见寄仍有诗次韵答之》注。

诗词推荐

新晴月正明,频听夜乌惊。未向高枝稳,时为绕树声。群飞自纷泊,众鸟不屏营。躁静於焉见,谁能度物情。

空斋寂寂不生尘,药物方书绕病身。纤草数茎胜静地,幽禽忽至似佳宾。世间忧喜虽无定,释氏销磨尽有因。同向洛阳闲度日,莫教风景属他人。

泰坛恭祀事,彩仗下寒坰。展礼陈嘉乐,斋心动众灵。韵长飘更远,曲度静宜听。泛响何清越,随风散杳冥。彻悬和气聚,旋退晓山青。本自钧天降,还疑列洞庭。

夜雨朝晴花睡余,海棠倾国万花无。馆娃一样三千女,露滴燕脂洗面初。

雪涨前溪水,啼声已绕滩。梅衰未减态,春嫩不禁寒。迹去梦一觉,年来事百般。闻君亦多感,何处倚阑干。

对酒弹古琴,弦中发新音。新音不可辨,十指幽怨深。妾颜不自保,四时如车轮。不知今夜月,曾照几时人。露滴芙蓉香,香销心亦死。良时无可留,残红谢池水。

剑气峥嵘夜插天,瑞光明灭到黄湾。坐看旸谷浮金晕,遥想钱塘涌雪山。已觉苍凉苏病骨,更烦沆瀣洗衰颜。忽惊鸟动行人起,飞上千峰紫翠间。

荒园雪晴愁径滑,湿柴坚坐恋炉红。寒香委地梅无赖,嫩坼抽曲麦有功。瘴疠潜消人气乐,丰登定慰客途穷。暖寒破闷功无敌,赖有尊中腊酒醲。

昔年将出谷,几日对辛夷。倚树怜芳意,攀条惜岁滋。清阴须暂憩,秀色正堪思。只待挥金日,殷勤泛羽卮。

木牛零落阵图残,山姥烧钱古柏寒。七纵七擒何处在,茅花枥叶盖神坛。

应节谁穷造成端,菊黄豺祭问应难。红窗透出鸳衾冷,白草飞时雁塞寒。露结芝兰琼屑厚,日乾葵藿粉痕残。世间无此摧摇落,松竹何人肯便看。

九陌净无车马尘,不须移槛损天真。凡花俗草败人意,怅望烟云缥缈人。

吊古有心怀短李,拂尘无力看丰碑。

吾友陆太初,擢第岁丙辰。同舟下歙滩,群英对枫宸。于时程讷相,中书秉洪钧。拔我魏静翁,丞郎厕朝绅。明年去其位,出使洞庭滨。回也实同行,两见桃源春。己未入江险,鄂城飞战尘。近岁亡国相,再造夸庚申。金陵留举子,始获识伟人。公年二十三,太初之馆宾。回年三十回,太初

少陵哦后牧之□,□□篇章可谓过。真是能专诗笔否,似应无奈菊花何。雁来秋老江湖落,病感风寒涕唾多。自古死生元有命,满斟且复醉颜酡。

寒衣剪就金刀冷,云母屏空对孤影。心知井底坠银瓶,犹把辘轳牵断绠。

圣在人中山,心从行上修。金於砂里得,玉向石中求。

问石寻泉到竹斋,木犀花尽菊花开。老僧有约君知否,乘兴前村雪里来。

高眠当圣代,云鸟未为孤。天子征不起,闲人亲得无。猿猱狂欲坠,水石怪难图。寂寞荒斋外,松杉相倚枯。

穷途非所恨,虚室自相依。城阙居年满,琴尊俗事稀。开襟方未已,分袂忽多违。东岩富松竹,岁暮幸同归。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