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武侯庙

木牛零落阵图残,山姥烧钱古柏寒。
七纵七擒何处在,茅花枥叶盖神坛。

作品评述

诸葛武侯庙

木牛零落阵图残,
山姥烧钱古柏寒。
七纵七擒何处在,
茅花枥叶盖神坛。

中文译文:

诸葛亮庙宇

木牛已经散落,阵图也已残破,
山中的老妪燃烧纸钱,寒意笼罩古柏。
七次纵横七次擒臣,如今他在何方?
茅花和枥叶为神坛的盖。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诸葛亮庙宇的景象,寄托了作者对于诸葛亮的敬仰和思念之情。诸葛亮是刘备的智囊,其智慧和才能令人称赞。诗中的木牛和阵图代表了诸葛亮在战争中的智慧和计谋,但是如今已经陈旧散落,颇有凄凉之感。山中的老妪燃烧纸钱,寒意笼罩着古柏,象征着人们对诸葛亮的崇拜和缅怀。七次纵横七次擒臣,指的是诸葛亮战场上的几次胜利和擒敌的壮举。最后,茅花和枥叶为神坛的盖,显示了诸葛亮作为神坛中的圣者的崇高地位。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诸葛亮庙宇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诸葛亮的敬仰和思念之情。诗中使用了具象的描写手法,让读者能够感受到诸葛亮庙宇的凄凉和庄严。诗句简短而有力,语言风格独特,寓意深远。通过描绘庙宇中木牛、阵图、老妪燃烧纸钱的情景,展示了诸葛亮在历史上的重要地位和智慧才能。最后的茅花和枥叶,象征着人们对诸葛亮的崇拜和缅怀之情。整首诗通过简练而富有意象的语言,展现了作者对诸葛亮的深深钦佩和怀念之情,给人一种庄严肃穆的感觉,体现了作者对于伟大人物的景仰之情。

作者介绍

章孝标,桐庐人。登元和十四年进士第,除祕书省正字。太和中,试大理评事。诗一卷。 章孝标,桐庐人,登元和十四年进士第,除秘书省正字。太和中,试大理评事。诗一卷。

诗词推荐

忧吾所谓果何忧,忧国忧家卒未休。坐法马迁方去汉,释囚箕子未归周。西风万籁声声恨,夜雨疏桐点点愁。有客不知吾所向,却将米价问南州。

高士想江湖,湖闲庭植芦。清风时有至,绿竹兴何殊。嫩喜日光薄,疏忧雨点粗。惊蛙跳得过,斗雀袅如无。未织巴篱护,几抬邛竹扶。惹烟轻弱柳,蘸水漱清蒲。溉灌情偏重,琴樽赏不孤。穿花思钓叟,吹叶少羌雏。寒色暮天映,秋声远籁俱。朗吟应有趣,潇洒十馀株。

耳顺恰当年,甲子方周五数。绛县老人曾纪,四百四十五。孙弘博士适遭逢,马援击蛮未遇。五福祝君全备,更尊荣安富。

滴困檀槽碎玉声。青州合换沁州名。高风未论陶元亮,豪气应吞阮步兵。明老眼,慰浮生。人间势利一毫轻。羁愁如海都消尽,细和清歌带月

斋所深严客过难,逼人书债未须还。檐遮暖日桃夭瘦,鸟踏风枝竹影闲。细细乳花新茗碗,霏霏香雾小炉山。满庭斜日无公吏,祗似东阳田舍间。

水国云乡,冰魂雪魄,朝来新领春还。便未怕、天暄峰蝶,笛转羌蛮。一树垂云似画,香暗暗、白浅红班。东风外,清新雪月,潇洒溪山。应是飞琼弄玉,天不管、年年谪向人间。占芳事,铅华一洗,红叶俱残。多少烟愁雨恨,空脉脉、意远情闲。无人见,翠袖倚竹天寒。

击钟以俟惟大国,况乃御天流至德。侑食斯举扬盛则,其礼不諐仪不忒。风猷所被深且塞。

几时重握手,未可便轻离。路指千岩去,程宽一月期。扪萝窥禹穴,剥藓读曹碑。必自兰亭过,方当春暮时。

先农播种,九彀务滋。灵坛致享,良耜陈备。吉日惟亥,运屡纯熙。乐之作矣,神其格思。

钱塘雄盛比姑苏,宋室南迁是帝都。处士梅花经战马,美人杨柳失栖乌。翠华辇路云俱断,白马潮声海半枯。惟有将军青冢树,枝枝南向野莺呼。

绣佛长斋,半生枉伴蒲团过。酒垆横卧。一蹴虚空破。颇笑张颠,自谓无人和。还知么。醉乡天大。少个神仙我。

别驾阴功草木知,一朝变化出神奇。乍惊蓂苹还同长,更羡卿云向下垂。文笔分明传异状,画图次第记当时。嘉祥创见轻千古,信宿曾看十样芝。

大厦要直木,郢斤弃如遗。一朝谏省上,王魏不支持。

一堆绛雪压春丛,嫋嫋长条弄晓风。借问开时何所似,似将绣被覆薰笼。

杖锡去随缘,乡山在日边。遍参东土法,顿悟上乘禅。咒水龙归钵,翻经浪避船。本来无去住,相别与潸然。

盗贼浮生困,诛求异俗贫。空村惟见鸟,落日未逢人。步壑风吹面,看松露滴身。远山回白首,战地有黄尘。

南齐事迹已销沉,曾立苔碑记古今。一老出泉犹抚掌,此僧演法欲传心。树头龙过家家雨,池面鱼游尾尾金。行客不须閒照影,要知泽物溥春霖。

修竹萧萧曲槛前,清泉虢虢小池边。琴中一弄履霜操,人静当庭月正圆。

数近期颐寿,尊封大国秦。三从皆鼎食,九族尽朝绅。神剑须重合,蟠桃不再春。只令彤史载,备福更何人。

山风吹酒醒,秋入夜灯凉。万事已华发,百年多异乡。远城江气白,高树月痕苍。忽忆凭楼处,淮天雁叫霜。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