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明李攀龙的《古诗后十九首(其十一)》
拼音和注音
gāo lóu chū xī běi , xià yǒu gù xiāng dào 。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故乡:(名)出生或长期居住过的地方;家乡。[近]家乡。[反]异乡|他乡。
西北:方位名,介于西和北之间。特指中国西北部。
高楼:高层的住宅大楼或办公大楼。
李攀龙
李攀龙(1514—1570)字于鳞,号沧溟,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明代著名文学家。继“前七子”之后,与谢榛、王世贞等倡导文学复古运动,为“后七子”的领袖人物,被尊为“宗工巨匠”。主盟文坛20余年,其影响及于清初。
原诗
高楼出西北,下有故乡道。
浮云蔽天起,回飙响秋草。
四时更相至,人生自着老。
伤彼游子颜,戚戚难独好。
携手不须臾,弃捐一何早。
努力以为乐,泣涕复盈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