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儿行

朝廷养公公养儿,儿为心腹股肱谁?当时意气各相许,儿
不负公公负主。
养儿至死心不易,宁不为儿不为贼。
君不见入朝告变,归杀身此儿非养。
宁非真养儿,身死名不腐,惟有真儿心独苦。

作品评述

《养儿行》是明代作家李东阳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于养育儿子的感慨和思考,揭示了儿子对于父母的重要性以及父母对儿子的期望与珍视。

诗词的中文译文:
朝廷养公公养儿,
儿为心腹股肱谁?
当时意气各相许,
儿不负公公负主。
养儿至死心不易,
宁不为儿不为贼。
君不见入朝告变,
归杀身此儿非养。
宁非真养儿,
身死名不腐,
惟有真儿心独苦。

诗意和赏析:
《养儿行》以朴实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于养育儿子的深情厚意。诗中的“养儿”一词不仅仅指生育儿子,更强调了教育培养的重要性。作者将养儿比作朝廷养公公,将儿子比作心腹股肱,强调了儿子在家庭中的地位和作用。作者提到,当初双方都怀着积极的意愿,儿子也没有辜负父亲的期望,尽心尽力地履行自己作为儿子的责任。

接下来的几句诗反映了作者对于养儿的坚持和无悔的态度。作者表示,养育儿子是一种终身的责任,即使面临困难和危险,也不会放弃对儿子的关爱和呵护。对于作者来说,只要儿子没有背叛父亲,就绝不会放弃他。这表达了作者对于儿子的忠诚和对家庭责任的坚守。

最后几句诗揭示了作者对于社会现实的思考。作者以入朝告变和归杀身之事为例,暗示了现实社会中人情冷暖和世态炎凉。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作者更加珍惜自己的儿子,认为只有真正的儿子才能心有独苦,才能感受到这种无奈和痛楚。

《养儿行》通过对养育儿子的感慨和思考,展现了作者对家庭责任和亲情的理解和追求。同时,诗中也透露出对社会现实的反思和对纯真情感的渴望,使其成为一首具有深刻人生哲理的诗词作品。

诗词推荐

泊船棠阴下,汉水清且浅。回首望孤城,浮云一何缅。久留非吾意,欲去犹缱绻。驰心故人侧,一望三四反。萧萧东堂竹,异日留息偃。无恩被南国,疑此行当翦。

九陌寒轻春尚早。灯火都门道。月下步莲人,薄薄香罗,峭窄春衫小。梅妆浅淡风蛾袅。随路听嬉笑。无限面皮儿,虽则不同,各是一般好。

简惠唐苏令,文章汉甲科。满朝空慰藉,漫仕竟蹉跎。有命穷何病,无年理则那。挽讴嗟不及,留与邑人歌。

寂寞边城道,春深不见花。山头堆白雪,风里卷黄沙。计拙心惟赤,愁长鬓已华。晋云连塞草,回首各天涯。

十年劳远别,一笑喜相逢。又上青山去,青山千万重。

动者乐流水,静者乐止水。利物不如流,鉴形不如止。凄清早霜降,淅沥微风起。中面红叶开,四隅绿萍委。广狭八九丈,湾环有涯涘。浅深三四尺,洞彻无表里。净分鹤翘足,澄见鱼掉尾。迎眸洗眼尘,隔胸荡心滓。定将禅不别,明与诚相似。清能律贪夫,淡可交君子。岂唯空狎玩,亦取

不嫌夫婿丑,亦勿厌深村。但得一回嫁,全胜不出门。

相留不住。又趁东风去。楼外夕阳芳草路。今夜短亭何处。杏花斜压阑干。朱帘不卷春寒。惆怅黄昏前后,离愁酒病厌厌。

谢家为郡实风流,画得青山寄楚囚。惊起草堂寒气晚,海阳潮水到床头。

叠帐重裘更怯风,绝怜寒食到匆匆。一春不见花开落,但说栽花费几工。

文章微婉气清遒,议论精通学赡优。方见璠玙为国器,忽经兰菊陨霜秋。梦中应讲阴堂奥,天上须刊白玉楼。闻道遗编已成帙,何人列上载蓬丘。

不分春风太厮欺,起来花絮满城飞。可能不待诗翁出,真和堂堂取次归。

门前通大道,望远上高台。落日人行尽,穷边信不来。还闻战得胜,未见敕招回。却入机中坐,新愁织不开。

佳谷卧风雨,稂莠登我场。陈前漫方丈,玉食惨无光。大哉天宇间,美恶更臭香。君看五六月,飞蚊殷回廊。兹时不少暇,俯仰霜叶黄。期君蟠桃枝,千岁终一尝。顾我如苦李,全生依路傍。纷纷不足愠,悄悄徒自伤。空山学仙子,妄意笙箫声。千金得奇药,开视皆豨苓。不知市人中,自有

渐老之日来垂垂,已去之日不可追。伤春畏老两作恶,世事尝与愁人随。忽得君家遣愁具,行歌日日春溪路。不知愁绪逐诗来,更惜芳颜被春误。王孙草暗谁重游,曲江痛哭穷参谋。燕骑琵琶谓城酒,居人不觉行人愁。行人欲归痿念起,白发逢春心未死。水流花落无处寻,燕去鸿来何日已。

梅花乱发雨晴时,褪尽红绡见玉肌。醉中忘却头边雪,横插繁枝归竹篱。

圣皇宗祀怀多福,恭回来看带花。柷敔笙镛齐合奏,举头更见日光华。

南天胡马独悲嘶,白首相逢话鼓鼙。野战频年沙朔外,旌竿高与雪峰齐。扁舟远泛轻全楚,落日愁看旧紫泥。早晚瑶阶归伏奏,独能画地取关西。

将军年少时,束发在行伍。西方顷多事,二十勇如虎。一身殆百战,手足疮四五。征行久边戍,肯惮服役苦。西陲五十郡,一一经险阻。一官三十年,铢积仅如许。我闻中兴后,卷甲久未举。宿将零落尽,屈指不可数。政恐据鞍者,骄懦如婴乳。时平偶无事,酒肉而子女。问之行阵事,缩头

画梁疏影按红牙,光入花丛比桂华。时伴琼筵翻广乐,乍浮纨扇隔轻纱。溶溶春夜疑宵永,闪闪秋闺共月斜。散尽缠头天欲曙,清光犹照五侯家。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