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孔毅父集古人句见赠五首

紫驼之峰人莫识,杂以鸡豚真可惜。
今君坐致五侯鲭,尽是猩唇与熊白。
路傍拾得半段枪,何必开炉铸予戟。
用之如何在我耳,入手当令君丧魄。

作品评述

《次韵孔毅父集古人句见赠五首》是苏轼在宋代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译文:
紫驼山峰无人识,竟被鸡豚所混杂。
如今你坐拥五侯之尊,所得却是猩唇与熊白。
路旁捡到半段长枪,何必再去铸造战戟。
你要用它来做什么呢?它只会让你失去灵魂。

诗意:
这首诗词表达了苏轼对世俗权势和物质追求的不屑和讽刺。紫驼山峰原本是一处幽静的地方,却被俗世的琐事所侵扰,如同鸡豚杂陈。然而,现在你拥有了高位和荣耀,却只是得到了毫无价值的猩唇和熊白。诗中的长枪象征着权力和武力,而苏轼则表示对这种权力的怀疑和不屑。他认为这种权力只会使人失去自我,迷失灵魂。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揭示了苏轼对权势和物质追求的批判态度。他通过对紫驼山峰的描绘,表达了对宁静和纯粹之地被俗世侵扰的遗憾之情。然后,他转而嘲讽那些追求权势和地位的人,认为他们得到的只是一些毫无价值的东西。最后,他以长枪的比喻,对权力的本质进行了质疑,认为追求权力只会让人迷失自我,失去灵魂。

这首诗词运用了明快简练的语言和鲜明的象征手法,通过对现实的讽刺和反思,表达了诗人对世俗追求的深深不屑和质疑。它既展现了苏轼对人生意义的思考,也蕴含了对权力和物质欲望的批判,具有一定的哲理性和思想深度。

作者介绍

苏轼(一○三七~一一○一),字子瞻,一字和仲,自号东坡居士,眉山(今属四川)人。仁宗嘉祐二年(一○五七)进士。六年,试制科,授签书凤翔府节度判官厅事。英宗治平二年(一○六五),除判登闻鼓院,寻试馆职,除直史馆。三年,父洵卒,护丧归蜀。神宗熙宁二年(一○六九),服除,除判官告院兼判尚书祠部,权开封府推官。四年,通判杭州。歷知密州、徐州。元丰二年(一○七九),移知湖州,乌臺诗案狱起,贬黄州团练副使。四年,移汝州团练副使。八年春,得请常州居住,十月知登州。寻召除起居舍人。哲宗元祐元年(一○八六)迁中书舍人,改翰林学士。四年,知杭州。六年,除翰林学士承旨,寻知颍州。歷知扬州、定州。绍圣元年(一○九四),贬惠州。四年,再贬儋州。徽宗即位,赦还,提举玉局观。建中靖国元年,卒于常州,年六十六(按:轼生于仁宗景祐三年十二月十九日,时已入公元一○三七年)。孝宗时謚文忠。有《东坡集》四十卷、《后集》二十卷、《和陶诗》四卷等。《宋史》卷三三八有传。 苏轼诗,卷一至卷四六,以清道光刊王文诰《苏文忠公诗编注集成》爲底本,卷四七、四八,以清干隆刊冯应榴《苏文忠诗合注》爲底本。校以宋刊半叶十行本《东坡集》《东坡后集》(残,简称集甲)、宋刊半叶十二行本《东坡集》《东坡后集》(残,简称集乙,集甲、集乙合称集本)、宋眉山刊《苏文忠公文集》(残,简称集丙)、宋黄州刊《东坡先生后集》(残,简称集丁),宋刊《东坡先生和陶渊明诗》(简称集戊)、宋刊《集注东坡先生诗前集》(残,简称集注)、宋嘉泰刊施元之、顾禧《注东坡先生诗》(残,简称施甲)、宋景定补刊施、顾《注东坡先生诗》(残,简称施乙,施甲、施乙合称施本)、宋黄善夫家塾刊《王状元集百家注分类东坡先生诗》(简称类甲)、宋泉州刊《王状元集百家注分类东坡先生诗》(残,简称类乙)、元务本书堂刊《增刊校正王状元集注分类东坡先生诗》(简称类丙,类甲、类乙、类丙,合称类本)、明成化刊《东坡七集》(简称七集)、明万历刊《重编东坡先生外集》(简称外集)、清查慎行《补注东坡编年诗》(简称查注)、清冯应榴《苏文忠诗合注》(简称合注)。参校资料一爲金石碑帖和着录金石诗文的专着的有关部分;一爲清人、近人的苏诗校勘批语,其中有何焯所校清康熙刊《施注苏诗》(简称何校),卢文弨、纪昀所校清干隆刊查注(分别简称卢校、纪校),章钰所校缪荃孙覆明成化《东坡七集》(简称章校)。卷四八所收诗篇除《重编东坡先生外集》外,还分别採自《春渚纪闻》、《侯鲭录》等书,亦据所采各书及有关资料进行校勘。新辑集外诗,编爲第四九卷。起仁宗嘉祐四年己亥十月,公按:谓苏轼还朝,侍宫师按:谓苏洵自眉山发嘉陵,下夔、巫,十二月至荆州作。

诗词推荐

运阴不肯解,山雾尝霏霏。积润日已滋,厌浥沾人衣。展转厌早起,隔窗问晴晖。幸闻太阳出,身体轻欲飞。

子国有黄叔度,女子识韩伯休。晤对可忘长夏,分携况值新秋。

墙外桑麻雨露深。堂前桃李有新阴。高门因见古人心。三世读书无白屋,一经教子胜黄金。小雏先与唤琼林。

高城落日龙吟角,远水浮烟蜃吐楼。

写像丹青未易阶,丹青虽写像情怀。览君十首诗三遍,胜我再游乡一回。故国不知新想望,家山如见旧崔嵬。功名时事人休问,只有两行清泪揩。

保福借水献花,这僧白日迷路。南山门下,总是粗心底。只是不敢说著,小慈妨大慈。

般游念未稳,又别住山人。雁影水中字,云心江上宾。同条如是住,千里亦成邻。深翠一枝玺,腐红五合陈。回途登鸟道,华木故园春。

小白长红尽绝尘,不将朱粉污天真。应怜三亩荒凉地,乞与鳌扉一种春。

流莺唤梦,芳草带愁,东风料峭寒色。又见杏浆饧饧粥,家家禁烟食。江湖几年倦客。曾惯识、凄凉岑寂。苦吟瘦,萧索诗肠,空愧郊籍。春事正溪山,柳雾花尘,深映翠萝壁。更谢多情双燕,归来旧庭宅。情丝乱游巷陌。怅容易、万红陈迹。酒旗直,绿水桥边,犹记曾识。

湘江云尽湘山青,秋兰花开秋露零。三闾已矣唤不起,□莸萧艾春娉婷。次飚吹香散郊坰,山蜂野蝶何营营?幽人脱略境色外,竟坐不读离骚经。西湖昨夜霜月明,梅花见我殊有情。逋仙祠前尘土清,老鹤彳亍如人行。天边缥缈来凤笙,玉壶美酒颠倒倾。酒阑兴酣拔剑舞,忽觉海日东方生。

平生心迹最相亲,欲隐墙东不为身。明月好同三径夜,绿杨宜作两家春。每因暂出犹思伴,岂得安居不择邻。可独终身数相见,子孙长作隔墙人。

两个童儿舁木鼓,左边打了右边舞。刹那变现百千般,分明示君君记取。

予看山多矣,未尝逢此奇。巨崖如格虎,险石若张旗。云意闲舒卷,岩形屡改移。丹青难状处,四面尽如斯。

可怜三月三旬足,怅望江边望驿台。料得孟光今日语,不曾春尽不归来。

病骨春寒欠酒浇,关山满眼雁程遥。有人恨过江淹赋,何处魂堪宋玉招。六十五翁来日短,百千万事迅风瓢。平生知己惊俱尽,一影穷山伴寂寥。

余杭泉石欠幽探,净拂衣尘入翠岚。九锁山门云上下,一峰天柱殿西南。元封旧事无人记,德寿仙游有客谈。痛饮丹泉卧玄石,松风满耳梦初酣。

即今三伏尽,尚自在临邛。归途千里外,秋月定相逢。

十数年来聋耳聩,可将社酒便能翳。一心更顾清盲了,免见豪家小马儿。

尽历崎岖到古田,平生未识此攀缘。白云破处青岚见,知有山围峻属天。

东街鼓坎坎,西街鼓冬冬。市酒倚法禁,椎牛聚群凶。差事惊父老,狂歌走儿童。此俗苟不止,斯民始终穷。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