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山甫铨试二首并寄强甫

二昆南北各驱驰,季复随君试有司。
蕃衍皆因先世积,荒嬉端为乃翁慈。
争名古有笞儿语,任运吾无责子诗。
万一原夫能末缀,采蒲裹粽待归期。

作品评述

《送山甫铨试二首并寄强甫》是宋代刘克庄创作的一首诗词。下面是这首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二昆南北各驱驰,
季复随君试有司。
蕃衍皆因先世积,
荒嬉端为乃翁慈。
争名古有笞儿语,
任运吾无责子诗。
万一原夫能末缀,
采蒲裹粽待归期。

诗意:
这首诗是刘克庄送别山甫铨参加考试的作品,同时也寄给了强甫(人名)。诗中表达了对山甫铨的祝福和鼓励,以及对强甫的期待和希望。

赏析:
这首诗词以平易近人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山甫铨和强甫的关心和激励之情。首句中的"二昆南北各驱驰"意味着山甫铨和强甫分别奔赴南方和北方参加考试。"季复随君试有司"表明季复(山甫铨的字)一直陪伴着他,试图在官场上有所斩获。

接下来的两句"蕃衍皆因先世积,荒嬉端为乃翁慈"表达了山甫铨的才华和能力是源于他的先祖积累,而他平时的嬉戏和端庄都是父亲的关怀所致。这种情感的表达增添了亲情的成分,也表明了家庭的影响对于个人成长的重要性。

下一句"争名古有笞儿语,任运吾无责子诗"是对过去的一种回顾和思考。诗中提到的"笞儿语"指的是古代为争名夺利而斗争的场景,而作者则表示自己不追求功名利禄,专注于创作诗歌。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自己的清高和对山甫铨的期望。

最后两句"万一原夫能末缀,采蒲裹粽待归期"则表明作者对山甫铨取得成功的期待和盼望。"万一原夫能末缀"表示一旦山甫铨取得好的成绩,就会有一个好的结局。"采蒲裹粽待归期"则以端午节的习俗来寓意,期盼着山甫铨成功后能够回家团聚。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表达了作者对山甫铨的关心和鼓励,同时也对强甫表示了期待和希望。通过平实自然的语言和亲情的表达,诗中融入了对过往的思考和对未来的期待,展现了作者对人生的独特见解。

作者介绍

刘克庄(一一八七~一二六九),初名灼,字潜夫,号后村,莆田(今属福建)人。宁宗嘉定二年(一二○九)以荫补将仕郎,初仕靖安主簿、真州录事。后游幕于江浙闽广等地。十二年监南岳庙。十七年知建阳县。以咏《落梅》诗得祸,闲废十年。理宗端平元年(一二三四)爲帅司参议官,二年除枢密院编修官,兼权侍右郎官,寻罢。淳祐六年(一二四六),以“文名久着,史学尤精”,赐同进士出身,除秘书少监,兼国史院编修官、实录院检讨官。七年出知漳州。八年迁福建提刑。景定三年(一二六二)权工部尚书、兼侍读,旋出知建宁府。五年因目疾以焕章阁学士致仕。度宗咸淳四年(一二六八)除龙图阁学士。五年卒,年八十三,謚文定。生前曾自编文集,林希逸作序,继有后、续、新三集。后由其季子山甫匯编爲《大全集》二百卷。事见宋林希逸《后村先生刘公行状》、洪天锡《后村先生墓志铭》。 刘克庄诗,一至十六卷以铁琴铜剑楼旧藏宋刻《后村居士集》爲底本,校以《四部丛刊》影印清赐砚斋《后村先生大全集》(简称砚本)、杨氏海源阁旧藏宋刻《后村居士集》(简称后印本)、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十七至四十八卷以赐砚斋本爲底本,校以清冯氏{艹/广/卢}经阁旧藏抄本(简称冯本)、清卢氏抱经楼旧藏抄本(简称卢本)、翁同书校清秦氏石研斋抄本(简称秦本,凡採用翁氏朱笔校字,简称翁校)、清张氏爱日精庐抄本(简称张本)。新辑集外诗另编一卷。

诗词推荐

玄中妙,没言传。劝君休纵马猿颠。*心香,达圣贤。圣贤喜,赐良缘。暗中细细剔根源。性灵灵,得做仙。

不用籯金累世资,名家人物照清时。碧梧翠竹今何羡,森立庭前丹桂枝。

育我嘉止,神惠是仰。载致斯币,庶几用享。鼓之舞之,式翳尔神。锡福无疆,佑此下民。

山岳自高百谷下,向来无物使之者。骅骝合奉鸾和车,岂与黔蹄同一驾。英奇绝代难小了,泥滓投之辄悲咤。一朝拔去不可扼,震地风雷怯凌跨。泮宫先生自超特,鼎甲声称低董贾。眼明奎画照琬琰,万喙夸呼海倾泻。胡为不即天上去,识者怪吁狂者骂。或传凤篆来日边,流水为车龙即马。

公子诗成著锦袍。王家桃叶旧妖娆。檀槽摐急斜金雁,彩袖翩跹亸翠翘。沈水过,懒重烧。十分浓醉十分娇。复罗帐里春寒少,只恐香酥拍渐消。

雨过回塘涨碧漪,幽人闲照角巾欹。银刀忽裂圆波出,宛似姑溪晚泊时。

上大今已无人,雪岩可知礼也。虚名塞破乾坤,分付原妙侍者。

梨枣熟时须一雨,江南底忽类中州。南人不识北人事,懔懔已怀禾黑忧。

零落梁溪客,何堪郑子悲。闭门专学易,拥鼻爱哦诗。臭味方投合,行藏罕遇知。他年乡饮酒,扬觯相威仪。

溟溟雨意若丝棼,银竹森森泻夜云。忆昔曾行两京道,还如孤驿枕边开。

双双鸥鸟落苍湾,点点征帆返照间。多病久无钟鼎梦,忘机长伴水云閒。江心古寺入图画,烟际好山如髻鬟。踏月归时闻短笛,津头知有钓舟还。

梵王宫倚市廛开,波劫何曾断俗埃。百万源流归海会,三千世界属如来。老龙收雨藏香缽,野鹤听经绕法台。闻道题名还有塔,熙宁四老总多老。

张鹄只消千驮绢,蒋蟠惟用一丸丹。

壮年才气压词场,众已相期白玉堂。垣制孰非经大手,斯文无复数他杨。诸公政尔需调鼎,一语翻然忽抗章。汲黯固知当大用,得君徒欲重淮阳。

倚马休夸速藻佳,相如终竟压邹枚。物须见少方为贵,诗到能迟转是才。清角声高非易奏,优昙花好不轻开。须知极乐神仙境,修炼多从苦处来。

野色连山碧,时光似木流。邹阳仍是客,李广不封侯。业已诗中老,何须病始休。草根萤一点,寂照万端忧。

玉座尘消砚水清,龙髯不动彩毫轻。初分隆准山河秀,乍点重瞳日月明。宫女卷帘皆暗认,侍臣开殿尽遥惊。三朝供奉无人敌,始觉僧繇浪得名。

辙迹当年遍九州,晚归始解卧林丘。爱身每戒玉抵鹊,养气要如刀解牛。柔橹摇残天镜月,短筇领尽石帆秋。尽言未办常扃户,竟是吾身得自由。

雨歇云如隔座屏。薰风摇动一天青。今年五十平头过,又喜清歌洗耳听。浮世事,绝曾经。此生应直斗牛星。且倾田舍黄鸡酒,敢望君家白玉庭。

十数年来国事乖,大臣无计逐时挨。三宫今日燕山去,春草萋萋上玉阶。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