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春吏隐堂作

微风稍破冻,芳萌亦吐林。
百鸟感春阳,钩輈弄其音。
振策遵城曲,逍遥写烦襟。
爱此堂下石,青润挺琅琳。
中坳貯清泉,测之不盈簪。
纤鳞候暖戏,寂历自浮沉。
默视澹忘卢,白日为移阴。
人生本虚静,垢浊无自侵。
忽为外物牵,至性不可寻。
于焉得所监,一洗尘中心。

作品评述

《初春吏隐堂作》是宋代诗人韩维的作品。这首诗通过描绘初春的景色以及诗人在吏隐堂中的心境,表达了对自然的赞美和追求内心宁静的愿望。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以初春的微风、花草的发芽以及阳光的温暖为背景,展现了大自然回春的美丽景象。诗中提到百鸟感受到春光的温暖,开始欢快地歌唱。诗人以钩輈(古代乐器)来形容鸟儿的歌声,显示了春天带来的欢乐和活力。

接下来,诗人写到了自己的心境。他振策(振奋精神)遵循城曲的曲调,逍遥地写下自己内心的烦襟(烦闷)。他在吏隐堂下看着石头,欣赏着它们青润挺拔的样子,暗示了他欣赏自然之美并寻求内心的宁静。

诗中还提到了中坳(小山洼)中储存的清泉,说它测量不满簪(古代发髻用的簪子),意味着清泉的源源不断,丰富而纯洁。诗人用纤鳞(细小的鱼鳞)来形容这些鱼儿在温暖的水中戏耍,寂历(安静地)自由地浮沉,表达了自然和谐的美好。

在最后两句中,诗人表达了对内心宁静的追求。他默默地凝视着一切,淡忘了外界的繁杂,白日也变得阴暗。诗人认为人生本质是虚静的,只有当我们受到外物的牵扯时,我们的本性才会变得难以寻找。只有在这种境界中,才能洗去内心的尘埃,找到真正的宁静。

这首诗通过描绘春天的美景和诗人的内心世界,表达了对自然美的赞美和对内心宁静的向往。它以简洁的语言和细腻的描写展示了作者对大自然和心灵境界的深刻感悟,给人以清新宁静的感受。

作者介绍

韩维(一○一七~一○九八),字持国,颍昌(今河南许昌)人。亿子,与韩绛、韩缜等爲兄弟。以父荫爲官,父死后闭门不仕。仁宗时由欧阳修荐知太常礼院,不久出通判泾州。爲淮阳郡王府记室参军。英宗即位,召爲同修起居注,进知制诰、知通进银臺司。神宗熙宁二年(一○六九)迁翰林学士、知开封府。因与王安石议论不合,出知襄州,改许州,歷河阳,復知许州。哲宗即位,召爲门下侍郎,一年余出知邓州,改汝州,以太子少傅致仕。绍圣二年(一○九五)定爲元祐党人,再次贬谪。元符元年卒,年八十二。有集三十卷,因曾封南阳郡公,定名爲《南阳集》(《直斋书录解题》卷一七)。《宋史》卷三一五有传。 韩维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南阳集》爲底本,校以清丁丙收藏的旧钞本(简称旧钞本,今藏南京图书馆)。录得的集外诗附于卷末。集中诗多重出,如卷七、卷八重《城西二首》,卷七《和三兄题蜀中花园》与卷一○《和景仁赋才元寄牡丹图》诗亦重。《城西二首》删卷八重出诗,因卷一○的重出诗有自注,删省卷七中一首。

诗词推荐

风紧云高雪尚悭,建州城北倚阑干。林梢淡日红如线,应为梅花暖晚寒。

灌畦沽酒两三家,春去芳丛有晚花。莫道长安在天上,女牛犹有客乘槎。

忧悉卒卒人无乐,花草纷纷物又春。安得无忧与无虑,对花还作笑歌人。

乌巾年少归何处,一片彩霞仙洞中。惆怅别时花似雪,行人不肯醉春风。

老衰有验诗先退,勋业无心梦渐稀。浅浦小山孤绝处,数家烟火自相依。

何处人间淑景新。刘家池馆鲍家春。后庭花唱空琼树,曲水宫妆见丽人。金作粉,麝为尘。一枝千叶拥黄云。花工可是多情思,梦逐凌波问洛

道在皇王帝霸间,古今同是一人寰。不愁垂白三千丈,独喜飞黄十二闲。晚桂荐花熏鼎古,寒松堕子茗瓯斑。山中风味无人会,赖得新诗起老顽。

山石巉巉磴道微,拂松穿竹露沾衣。烟开远水双鸥落,日照高林一雉飞。大麦未收治圃晚,小蚕犹卧斫桑稀。暮烟已合牛羊下,信马林间步月归。

晚憩支公室,故人逢右军。轩窗避炎暑,翰墨动新文。竹蔽檐前日,雨随阶下云。周游清荫遍,吟卧夕阳曛。江静棹歌歇,溪深樵语闻。归途未忍去,携手恋清芬。

借与江风入茂林,低低戛玉伴龙吟。琅玕影动分清奏,鸾凤声寒得至音。妙处成文元有节,虚中出乐自无心。子期一听终区别,流水高山不在吟。

疏拙自沉昏,长安岂是村。春非闲客事,花在五侯门。道僻惟忧祸,诗深不敢论。扬雄若有荐,君圣合承恩。旧论已浮海,此心犹滞秦。上僚如报国,公道岂无人。岩隐悬溪瀑,城居入榻尘。渔舟即拟去,不待晚年身。

攧厥。看精神、压一庞儿劣。更言语、一似春莺滑。一团儿、美满香和雪。去也。把春衫、换却同心结。向人道、不怕轻离别。问昨宵、因甚歌声咽。秋被梦,春闺月。旧家事、却对何人说。告弟弟莫趁蜂和蝶。有春归花落时节。

上樽不解散牢愁,灵药安能扶死病?千钧强弩无自射虚空,六出奇计终难逃定命。人生斯世无别巧,要在遇物心不竞。忧忘寝食怒裂眦,孰若凭高寄孤咏。炎天一葛冬一裘,藜羹饭糗勿豫谋。耳边闲事有何极,正可付之风马牛。

边城土俗自随宜,物色人情浩不齐。略有江乡相似处,午烟林下一声鸡。

夐出烟尘表,乾坤指雇中。数峰连野迥,一水与水通。沙外迎孤鹜,云边数乱鸿。家山在何许,心与大江东。

山西从古说三明,谁信儒冠也捍城。竿上鲸鲵犹未掩,草中狐兔不须惊。东州赵叟饮无敌,南国梅仙诗有声。向不如皋闲射雉,归来何以得卿卿。

师怨白云相望久,撇然便欲揽征衣。其如飞雪能留客,不放禅翁及早归。

我不见君死,直疑君固生。赋诗无所寄,始复为失声。鸡窗已三号,不但当既鸣。恍云秋之中,取酒相与倾。坐有馈生鱼,欢言事煎烹。饮我谓杯小,何翅一再行。落月落未落,犹疑见鲜明。已焉觉梦尔,起坐神未平。沧波渺万里,底处寻骑鲸。怅望莫子语,徘徊空思盈。

雪苑东山寺,山深少往还。红尘无梦想,白日自安间。杖履苔花上,香灯树影间。何须更飞锡,归隐沃洲山。

连城之璧本无瑕,何中生来便撒沙。跛脚阿师知落处,好冤家有恶冤家。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