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秘演诗集序

予少以进士游京师,因得尽交当世之贤豪。
然犹以谓国家臣一四海,休兵革,养息天下以无事者四十年,而智谋雄伟非常之士,无所用其能者,往往伏而不出,山林屠贩,必有老死而世莫见者,欲从而求之不可得。
其后得吾亡友石曼卿。
曼卿为人,廓然有大志,时人不能用其材,曼卿亦不屈以求合。
无所放其意,则往往从布衣野老酣嬉,淋漓颠倒而不厌。
予疑所谓伏而不见者,庶几狎而得之,故尝喜从曼卿游,欲因以阴求天下奇士。
浮屠秘演者,与曼卿交最久,亦能遗外世俗,以气节相高。
二人欢然无所间。
曼卿隐于酒,秘演隐于浮屠,皆奇男子也。
然喜为歌诗以自娱,当其极饮大醉,歌吟笑呼,以适天下之乐,何其壮也!一时贤士,皆愿从其游,予亦时至其室。
十年之间,秘演北渡河,东之济、郓,无所合,困而归,曼卿已死,秘演亦老病。
嗟夫!二人者,予乃见其盛衰,则予亦将老矣! 夫曼卿诗辞清绝,尤称秘演之作,以为雅健有诗人之意。
秘演状貌雄杰,其胸中浩然。
既习于佛,无所用,独其诗可行于世。
而懒不自惜,已老,胠其橐,尚得三、四百篇,皆可喜者。
曼卿死,秘演漠然无所向。
闻东南多山水,其巅崖崛峍,江涛汹涌,甚可壮也,欲往游焉。
足以知其老而志在也。
于其将行,为叙其诗,因道其盛时以悲其衰。
庆历二年十二月二十八日庐陵欧阳修序。

作品评述

释秘演诗集序翻译及注释

翻译
  我年轻时因考进士寄居京城,因而有机会遍交当时的贤者豪杰。不过我还认为:国家臣服统一了四方,停止了战争,休养生息以至天下太平了四十年,那些无处发挥才能的智谋雄伟不寻常之人,就往往蛰伏不出,隐居山林,从事屠宰贩运的人,必定有老死其间而不被世人发现的,想要跟从访求他们,与之结交而不可得。后来却认识了我那亡友石曼卿。
  曼卿的为人,胸怀开阔而有大志,今人不能用他的才能,曼卿也不肯委屈自己迁就别人。没有施展志向的地方,就往往跟布衣村民饮酒嬉戏,闹得痛快颠狂也不满足。因此我怀疑所谓蛰伏而不被发现的人,或许会在亲的玩乐中得到。所以常常喜欢跟从曼卿游玩,想借此暗中访求天下奇士。
  和尚秘演和曼卿交往最久,也能够将自己遗弃在世俗之外,以崇尚气节为高。两个人相处融合毫无嫌隙。曼卿在酒中隐身,秘演则在佛教中隐身,所以都是奇男子。然而又都喜欢做诗自我娱乐。当他们狂饮大醉之时,又唱又吟,又笑又叫,以共享天下的乐趣,这是多么豪迈啊!当时的贤士,都愿意跟从他们交游,我也常常上他们家。十年间,秘演北渡黄河,东到济州、郓州,没有遇上知己朋友,困顿而归。这时曼卿已经死了,秘演也是又老又病。唉!这两个人,我竟看到了他们从壮年而至衰老,那么我自己也将衰老了吧!
  曼卿的诗清妙绝伦,可他更称道秘演的作品,以为典雅劲健,真有诗人的意趣。秘演相貌雄伟杰出,他的胸中又存有浩然正气。然而已经学了佛,也就没有可用之处了,只有他的诗歌能够流传于世。可是他自己又懒散而不爱惜,已经老了,打开他的箱子,还能得到三、四百首,都是值得玩味的好作品。
  曼卿死后,秘演寂寞无处可去。听说东南地区多山水美景,那儿高峰悬崖峭拔险峻,长江波涛汹涌,很是壮观。便想到那儿去游玩。这就足以了解他人虽老了可是志气尚在。在他临行之时,我为他的诗集写了序言,借此称道他的壮年并为他的衰老而悲哀。

注释
①释:佛教。这里指佛教徒,即僧人,俗称和尚。秘演,人名。
②京师:北宋都城汴京,今河南开封。
③国家:指当时的朝廷。臣一:臣服,统一。四海:古代以为中国在四海之中,故四海指全国。
④兵革:兵,武器。革,将士作战用的甲盾,这里指战争。养息:休养生息。
⑤山林屠贩:指隐居山林做屠夫、商贩的隐士。
⑥曼卿:名延年,河南商丘人,北宋诗人,他一生遭遇冷落,很不得志。
⑦廓然:开朗豪放的样子。
⑧布衣:百姓。野老:乡村老人。酣嬉:尽情喝酒,尽情嬉游。
⑨庶几:或许。狎:打近而且态度随便。
⑩阴求:暗中寻求。
⑾浮屠:佛教,也称和尚。也作“浮图”。
⑿遗外:超脱。即抛弃世俗的功名富贵。
⒀河:黄河。
⒁济、郓:济州、郓州。都在今山东省。
⒂清绝:清新绝顶。即特别清新。
⒃浩然:刚直正大之气。
⒄胠(qū):打开。橐(tuó:袋子)
⒅崛峍(lù):高峻陡峭。

释秘演诗集序解析

  提及九四年,居然已经是上个世纪的事了。那年的春天,东商到福建出差,在泉州的广化寺中,我看到禅房外一个小黑版上有这样的话:“人有两个眼睛,一只是理智,一只是慈悲,用理智看世界,就会没有爱,而只用感性看世界,就失去理智,所以,人要用两只眼睛看世界。”

  现在对专门搞文学的人,社会是有点“偏见”的。而究其原因,却和我上面讲的小故事有关联,也就是说,我们中一些朋友太执着于感性来看问题了。

  其实传统的“文学型”文人不是这样的,这点我们有幸可以在欧阳文忠公的这篇《释秘演诗集序》中看到。

  高僧大多姓释,不光现在如此,何时开始我们无从所知,但据此文可知起码是在宋朝就是这样了。欧阳文忠公的朋友,一个叫做秘演的文化僧人,让人感到一股强烈的“气场”。

  北宋建国几十年了,由于修兵革,国家不尚武备,许多“智谋雄伟之士,无所用其能,往往伏而不出。”作为副宰相的欧阳公,一是出于自己的好奇心,更重要的是也是出于体察这些异能之士,用于施政安邦的考虑而与他们优游浸渍而深交之。

  然而,朋友是有感情的。欧阳公是以文会友,久而久之,这样文学朋友的高风也深深地感染了他。

  秘演诗文雅健,深受朋友们赞赏,虽然才品极高,“亦能遗外世俗,以气节自高”。欧阳公的好朋友石曼卿“隐于酒,秘演隐于浮屠,皆奇男子也。然喜为歌诗以自娱,当其极饮大醉,歌吟笑呼,以适天下之乐,何其壮也!一时贤士皆愿从其游。”

  后来十年之间,秘演北渡黄河,向东到过山东济郓两州,此时,他的好友曼卿去世了,秘演既老且病,然而,此时的秘演胸中依然有着浩然之气。好朋友去世后,他听说“东南多山水,其巅崖崛峍,江涛汹涌,甚可壮也。”还坚持要去壮游。到了生命的垂暮之年,仍然是一种“老而志在”的状态。读起这篇欧阳公纪念好友的文章,最让人感动的就是这位宋代才子的高古之风。

  过去的读书人,大多受孟子所说的“吾善养我浩然之气”的影响很深。小苏又云“文不可以学而能,气可以养而致”。作为不为世用的文人,秘演大师自始至终,无时不焕发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浩然之气。每读斯文,小子无不为之感仰钦佩!

  受朋友们的鼓励,自去年始,我也开始了在全国各地的小小游历,受祖国壮美山川,人文遗风的感召,小子也神往着今后能有所长进,能修炼出一股浩然之气来。这样,到了我老得走不动的时候,回顾的一生,也许可以给自己游学历程的前面加上一个小小的“壮”字。

作者介绍

欧阳修(一○○七~一○七二),字永叔,号醉翁,晚又号六一居士,卢陵(今江西吉安)人。仁宗天圣八年(一○三○)进士,初仕西京留守推官。景祐元年(一○三四),召试学士院,充馆阁校勘。三年,因范仲淹事切责谏官高若讷,降爲峡州夷陵令。四年,移干德令。宝元二年(一○三九),迁武成军判官。康定元年(一○四○),復馆阁校勘。庆历三年(一○四三),知谏院,擢同修起居注,知制诰。四年,爲河北都转运使。五年,庆历新政失败,因力爲新政主持者范仲淹、韩琦、杜衍等申辩,贬知滁州,徙扬州、颍州。至和元年(一○五四),权知开封府。五年,拜枢密副使。六年,进参知政事。英宗治平四年(一○六七),罢爲观文殿学士,转刑部尚书知亳州。神宗熙宁元年(一○六八),徙知青州,因反对青苗法,再徙蔡州。四年,以太子少师致仕。五年,病逝颍州汝阴,年六十六。謚文忠。有《欧阳文忠公集》。又撰有《新唐书》、《新五代史》等。《宋史》卷三一九有传。宋胡柯编有《庐陵欧阳文忠公年谱》。 欧阳修诗,以《四部丛刊》影元本《欧阳文忠公集》(一百五十三卷、附录五卷)爲底本。参校宋庆元二年周必大刻本(卷三至卷六缺,简称周本,藏北京图书馆)、宋刻本(存《居士集》五十卷,有校,简称宋刻、宋刻校,藏北京图书馆)及明正统刻《居士集》(有元曾鲁考异,简称曾本、曾本校)。底本繫年原注目录下,今移至正文题下。底本孙谦益等所作校记,除删去少数异体字校外,皆予保留;卷末所附考证及续添校记,亦以续校名义补入正文。另辑得集外诗句,附于卷末。

诗词推荐

壮士如今烂莫收,尚思抽矢射旄头。不堪苦雾侵衰鬓,稍喜和烟入戍楼。万里中原空费梦,三春胜日偶成游。青松远岭偏惊眼,薄晚阑干更少留。

序文

相国推心本至平,欲使萧艾作兰馨。孤根易变终微钱,美泽难沾漫晦冥。楚客尝闻纫若若,王孙谁复顾青青。东风已与生成足,不敢希蓂在帝庭。

序文

山水七百里,上有青枫林。啼猿不自愁,愁落行人心。

序文

拥节西来岁未更,提封略已遍循行。洞庭青草绝余寇,沅水武谿俱力耕。勿漫绣衣閒直指,正应天下急澄清。治平已召吴公去,林秀何人是贾生。

序文

待月月未出,望江江自流。倏忽城西郭,青天悬玉钩。素华虽可揽,清景不同游。耿耿金波里,空瞻鳷鹊楼。

序文

黄四娘家花满蹊,姓名因寄杜陵诗。孟坚父子编摩久,符玺中郎竟为谁。

序文

宗德含洪,方祗可似。辟土开疆,八埏同轨。是用作配,有永无纪。裸献以享,茂格蕃祉。

序文

插汉森森万丈扶,一亭危瞰汨江隅。幽深石壁涵清泚,崒嵂云山引翠芜。变化阴晴诗作料,招呼豪杰酒为徒。客来草拟閒居赋,后有千年八阵图。

序文

颇有传诗问子山,或将赞易誉虞翻。先生不乏醺酣笑,问字能无款席门。

序文

白发久慵簪,常闻病亦吟。瘦应成鹤骨,闲想似禅心。上国杨花乱,沧洲荻笋深。不堪思翠巘,西望独沾襟。

序文

鉴湖一曲记蓬莱,櫂入红蕖挽不回。今日池光少公事,好怀聊复为渠开。

序文

西京乱无象,豺虎方遘患。复弃中国去,委身适荆蛮。亲戚对我悲,朋友相追攀。出门无所见,白骨蔽平原。路有饥妇人,抱子弃草间。顾闻号泣声,挥涕独不还。“未知身死处,何能两相完?”驱马弃之去,不忍听此言。南登霸陵岸,回首望长安,悟彼下泉人,喟然伤心肝。

序文

前年齐山得寿字,体势端方嵩岳峙。今年包帚书庆图,更觉龙骧而虎踞。今我幸为尧舜民,贤者送似生精神。寿匪自天实由我,庆果何物宁缘人。西风缥缈中秋节,满院岩花香正冽。团圞兄弟小持觞,二字一展相娱悦。安得突兀起高堂,名以寿庆当中央。吾三人者和且康,年年此日岩花香。

序文

清和天气半阴晴,下轿携筇取次行。不奈永丰山色好,云窥雾看未分明。

序文

风雨衡门此夜开,羊昙喜报谢安来。病眸强对题诗烛,感泪频添话旧杯。江上索居空岁月,渭阳故事未尘埃。不眠且听寒更坐,日夕相过复几回。

序文

招潮瘦恶无永味,海镜鑯毫只强颜。想见霜脐当大嚼,梦回雪压摩围山。

序文

坐待银盘出海波,光华此夕看还多。娟娟丰骨清如洗,皓皓冰姿玉就磨。庾老登楼饶逸兴,李仙把盏发狂歌。醉来欲舞尊前影,飞上寒宫伴素娥。

序文

谷口高人,偶溯明河,近尺五天。见紫霄宫阙,空中突兀,玉皇姬侍,云里蹁跹。滴露研朱,披肝作纸,细写灵均孤愤篇。排云叫,奈大钧不管,沙界三千。语高天上惊传。早斥去人间伴谪仙。念赤城丹籍,香名空在,蓬莱弱水,欲到无缘。还倚枯槎,飘然归去,回首清都若个边。家山好,

序文

白云峰下城,日夕白云生。人老江波钓,田侵海树耕。吴山钟入越,莲叶吹摇旌。诗异石门思,涛来向越迎。

序文

老衰有验诗先退,勋业无心梦渐稀。浅浦小山孤绝处,数家烟火自相依。

序文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