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咏一百首·陶渊明

卜筑堪容膝,休官免折腰。
宁书处士卒,不践寄奴朝。

作品评述

这首诗词是刘克庄的《杂咏一百首·陶渊明》,下面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诗词中文译文:
卜筑堪容膝,休官免折腰。
宁书处士卒,不践寄奴朝。

诗意:
这首诗词描述了陶渊明的高尚品质和追求自由的精神。陶渊明是东晋末年的文学家和政治家,他以诗文才华和廉洁正直而闻名。诗中表达了作者对陶渊明的敬佩和向往,同时也暗示了作者对当前时代社会的不满和对奴役的反思。

赏析:
1. 第一句“卜筑堪容膝”,表达了陶渊明的高尚品质。陶渊明卜筑山居,意味着他选择了离开尘世的官场,选择了清静的田园生活。他的思想和行为超越了功名利禄的追求,更注重内心的修养和自我价值的实现。

2. 第二句“休官免折腰”,表明陶渊明不愿意低头屈膝,不愿意在权势面前妥协和屈从。他选择了辞官,不再为权贵效命,这种选择彰显了他对自由和独立思考的追求。他宁愿过简朴的生活,也不愿意沦为权力的奴隶。

3. 第三句“宁书处士卒”,描绘了陶渊明坚守自己的志向和原则。陶渊明宁愿写给志同道合的士人,而不向统治者逢迎。他的诗文成为自由思想的表达和精神寄托,不受权势的干扰和操控。

4. 最后一句“不践寄奴朝”,表明陶渊明拒绝参与当时政治的腐败和陷阱。他坚持自己的信念,不愿为奴役的朝廷效力。这句话体现了作者对陶渊明坚守理想和原则的赞美,也暗示了作者对当时社会的不满和愤慨。

总体而言,这首诗词展现了作者对陶渊明高尚品质和追求自由精神的赞美。通过对陶渊明的描写,作者表达了对权势和奴役的反思,呼唤人们独立思考、追求真理和自由的精神。这首诗词也具有一定的时代意义,反映了作者所处时代的社会风貌和价值观念。

作者介绍

刘克庄(一一八七~一二六九),初名灼,字潜夫,号后村,莆田(今属福建)人。宁宗嘉定二年(一二○九)以荫补将仕郎,初仕靖安主簿、真州录事。后游幕于江浙闽广等地。十二年监南岳庙。十七年知建阳县。以咏《落梅》诗得祸,闲废十年。理宗端平元年(一二三四)爲帅司参议官,二年除枢密院编修官,兼权侍右郎官,寻罢。淳祐六年(一二四六),以“文名久着,史学尤精”,赐同进士出身,除秘书少监,兼国史院编修官、实录院检讨官。七年出知漳州。八年迁福建提刑。景定三年(一二六二)权工部尚书、兼侍读,旋出知建宁府。五年因目疾以焕章阁学士致仕。度宗咸淳四年(一二六八)除龙图阁学士。五年卒,年八十三,謚文定。生前曾自编文集,林希逸作序,继有后、续、新三集。后由其季子山甫匯编爲《大全集》二百卷。事见宋林希逸《后村先生刘公行状》、洪天锡《后村先生墓志铭》。 刘克庄诗,一至十六卷以铁琴铜剑楼旧藏宋刻《后村居士集》爲底本,校以《四部丛刊》影印清赐砚斋《后村先生大全集》(简称砚本)、杨氏海源阁旧藏宋刻《后村居士集》(简称后印本)、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十七至四十八卷以赐砚斋本爲底本,校以清冯氏{艹/广/卢}经阁旧藏抄本(简称冯本)、清卢氏抱经楼旧藏抄本(简称卢本)、翁同书校清秦氏石研斋抄本(简称秦本,凡採用翁氏朱笔校字,简称翁校)、清张氏爱日精庐抄本(简称张本)。新辑集外诗另编一卷。

诗词推荐

诏出凤凰宫,新恩连帅雄。江湖经战阵,草木待仁风。豪右贪威爱,纡繁德简通。多惭君子顾,攀饯路尘中。

嘉陵江色嫩如蓝,凤集山光照马衔。杨柳梨花迎客处,至今时梦到城南。

自爱新梅好,行寻一径斜。不教人扫石,恐损落来花。

赤日黄埃,梦不到、清溪翠麓。空健羡、君家别墅,几株幽独。骨冷肌清偏要月,天寒日暮尤宜竹。想主人、杖履绕千回,山南北。宁委涧,嫌金屋。宁映水,羞银烛。叹出群风韵,背时装束,竞爱东邻姬傅粉,谁怜空谷人如玉。笑林逋、何逊漫为诗,无人读。

闽海谁云易作霖,雾霜三日但阴阴。笑把屠苏问童稚,何渠水旱不经心?

繁阴扫无迹,庭雪尚余光。屋背生寒月,林梢绡暗霜。昏瞳频废卷,悲睛易沾裳。却想故园夜,张灯宿草堂。

袅袅云梳晓髻堆。涓涓秋净眼波回。旧家十二峰前住,偶为襄王下楚台。闲院静,小桃开。刘郎前度几回来。东风易得行云散,花里传觞莫谩催。

非才偶忝直文昌,两鬓年深一镜霜。待漏敢辞称小吏,立班犹未出中行。孤吟马迹抛槐陌,远梦渔竿掷苇乡。丞相旧知为学苦,更教何处贡篇章。

井无水,荒龙死,水底喽喽话红鬼。仰天夜见黄姑星,长绳卷起天河水。

明明我祖,积德累仁。居晦若曜,迈种惟动。帝图天锡,辉光日新。寐斋绎绎,昭事同寅。

小宴初阑罢玉笙,东风庭院好春情。流莺啼过楼东去,一树梨花正晚晴。

上方下方雪中路,白云流水如闲步。数峰行尽犹未归,寂寞经声竹阴暮。

丰年官事无何,梅月诗情最多。白水暗添沤界,青苔乱长松科。

志士慕古人,忠臣挺奇节。就死有处所,天日为无色。太义孰不知,临难欠健决。我思杲卿发,可配嵇绍血。

梢,开花繁艳,兵後流落人间。对花泫然承脸而赋馆娃艳骨。见数枝雪里,争开时节。底事化工,著意阳和暗偷泄。偏把红膏染质,都点缀、枝头如血。最好是、院落黄昏,压栏照水清绝。风韵自迥别。谩记省故家,玉手曾折。翠条袅娜,犹学宫妆舞残月。肠断江南倦客,歌未了、琼壶敲缺

不争荣耀任沉沦,日与时疏共道亲。北省朋僚音信断,东林长老往还频。病停夜食闲如社,慵拥朝裘暖似春。渐老渐谙闲气味,终身不拟作忙人。

天本藏云,瓶元贮水。不会看经。那堪指示。寄语唐朝李相公,只须著眼听松风。

斗杓忽又指西楼,我独何为此滞留。多事心情人转老,荒城风雨夜争秋。一蓑屡费渔樵梦,杯酒难湔宇宙愁。好趁微凉便归去,豆花篱落荻花洲。

苒苒残年白发新,可怜蹭蹬老修鳞。坐观沟渎寻常困,未使扬鬐化若神。

萧寺深居称,春深殊未知。偶然成远役,犹幸及芳时。麦流含风软,花光眩日迟。客行无复恨,随处可寻诗。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