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佳客(题周草窗武林旧事)

梦里瞢腾说梦华。
莺莺燕燕已天涯。
蕉中覆处应无鹿,汉上从来不见花。
今古事,古今嗟。
西湖流水响琵琶。
铜驼烟雨栖芳草,休向江南问故家。

作品评述

《思佳客(题周草窗武林旧事)》是宋代张炎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梦里瞢腾说梦华。
莺莺燕燕已天涯。
蕉中覆处应无鹿,
汉上从来不见花。
今古事,古今嗟。
西湖流水响琵琶。
铜驼烟雨栖芳草,
休向江南问故家。

诗意:
这首诗词表达了诗人对过去和现在的思考和感慨。诗人在梦中畅游,谈论着梦中的华美景象。莺莺燕燕已飞到天涯,意味着时光的流转,旧时的美好已经远去。蕉中覆处应无鹿,汉上从来不见花,指出现实世界的荒凉和寂寞。诗人感慨现在和过去的事物,以及对江南故乡的思念之情。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对梦境和现实的对比,表达了作者对时光流转和现实世界的感慨和思考。梦中的华美景象与现实的荒凉形成鲜明的对比,凸显了时光的无情和人生的变迁。诗中的西湖流水响琵琶,铜驼烟雨栖芳草等意象,通过对景物的描绘,增加了诗词的意境和美感。最后的呼唤休向江南问故家,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整首诗词抒发了作者对时光流转、现实世界和故乡的情感,给人以深思和感伤之感。

作者介绍

张炎(一二四八~一三二○),字叔夏,号玉田,又号乐笑翁,祖籍成纪,居临安(今属浙江)。俊裔孙。宋亡不仕,纵游浙东西以终,元仁宗延祐七年卒。平生工长短句,以春水词得名,因称张春水。有《山中白云词》。事见《山中白云词》卷首、冯沅君《张玉田先生年谱》(《双玉丛书》)。

诗词推荐

昔年风露乡,裙破郁金黄。别来参祖意,坏色染衣裳。

佳客

苍龙拂晓挂高寒,飞鞚翩然出旁关。九酿黄封中圣酒,一杯红入上台颜。阉雏生怕韩公召,宫妾万惊富相还。独有帝心怀旧弼,未应霖雨阁青山。

佳客

金谷歌传第一流,鹧鸪清怨碧云愁。夜来省得曾闻处,万里月明湘水流。

佳客

痴云驾日日为黄,白光半夜漏东方。广寒兔老玉发蜕,一箭刚风落人世。锦宫肉屏香汗溶,酒如春江饮如虹。彩鸾帘额不受卷,酒面洗作梨花风。阶前狮子积不坏,十日璚田换尘界。金钲取挂扶桑晓,照见璚田出寒莩。

佳客

春风料峭,春雨连绵。桃花逐浪,新竹笼烟。香严已往严云去,一度春深一怆然。

佳客

晨兴步北林,萧散一开襟。复见林上月,娟娟犹未沉。片云自孤远,丛筱亦清深。无事由来贵,方知物外心。

佳客

平日云安县,常见少陵诗。今朝忽经过,人生信难期。不闻鶗鴂鸣,萧萧山树悲。昔人不可见,长江无尽时。

佳客

城笳吹下暮云边,萤照书帷夜未眠。游子不堪征袖薄,西风懒诵捣主篇。

佳客

莲花影里暂相离,才出浮萍值罟师。上得龙门还失浪,九江何处是归期。

佳客

征衫初解就僧床,惠我翛然一枕凉。赤日黄尘畏途里,此君风味可能忘。

佳客

隔江寒雾隐楼台,远逐钟声放艇来。乱后不知僧已去,几堆红叶寺门开。

佳客

穆如薰风,敷舒文藻。气湿消除,岂予黍稻。神之听之,钟鼓咸考。于万斯年,惟皇之报。

佳客

老去栖迟八品官,剑赜深悔诮田单。东邻未省吟髭断,笑掷牙牌命肉盘。

佳客

离西漠。重阳来访蓬莱阁。蓬莱阁。祥光浮动,果然侵廓。阐扬教典胜施药。道尊自是师严恶。师严恶。僻人归正,要超碧落。

佳客

把江山好处付公来,金陵帝王州。想今年燕子,依然认得,王谢风流。只用平时尊俎,弹压万貔貅。依旧钧天梦,玉殿东头。看取黄金横带,是明年准拟,丞相封侯。有红梅新唱,香阵卷温柔。且华堂、通宵一醉,待从今、更数八千秋。公知否,邦人香火,夜半才收。

佳客

适野自可爱,况逢佳主人。马穿宫柳影,衣拂帝城尘。物外谁知乐,樽前别有春。年华已消歇,历历见松筠。

佳客

寸发如霜袒右肩,倚肩筇竹貌怡然。悬灯深屋夜分坐,移榻向阳斋后眠。刮膜且扬三毒论,摄心徐指二宗禅。清凉药分能知味,各自胸中有醴泉。

佳客

邦惟固本自安宁,临下常须驭朽惊。何事十旬游不返,祸胎从此召殷兵。酒色声禽号四荒,那堪峻宇又雕墙。静思今古为君者,未或因兹不灭亡。唯彼陶唐有冀方,少年都不解思量。如今算得当时事,首为盘游乱纪纲。明明我祖万邦君,典则贻将示子孙。惆怅太康荒坠后,覆宗绝祀灭其门。

佳客

北风号霜脱群木,送客东门车万轴。城中人家作儿啼,若为四角生华毂。公今未上九天上,身虽去此犹在蜀。边头张颐万虎兕,一食不饱吼振谷。况闻天骄屡窥瞰,往往危机生隐伏。欲宽九重宵旰念,分付若人一夔足。钱如流水粟如雨,指顾之间叹神速。公方揽辔使一道,百吏毛寒颈仍缩。

佳客

神夫化黄熊,神母化白石。婴儿剖还父,涕泣何暇恤。尔来三千岁,往事谁复识。惟有少姨存,相望居二室。

佳客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