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明唐寅的《暮春林壑图》
拼音和注音
wēi yí shí lǐ píng xī lù , dī lì sān chóng xià shù quán 。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逶迤:蜿蜒曲折;拐来拐去
三重:三种隆重的礼仪。指祭祀仪式中献用祼﹑声用升歌﹑舞用《武宿夜》。三种隆重的礼仪。指夏﹑商﹑周三王之礼。
滴沥:雨水下滴的声音。
唐寅
唐寅(1470—1523),字伯虎,一字子畏,号六如居士、桃花庵主、鲁国唐生、逃禅仙吏等,汉族,南直隶苏州吴县人。明代著名画家、文学家。据传他于明宪宗成化六年庚寅年寅月寅日寅时生。他玩世不恭而又才气横溢,诗文擅名,与祝允明、文征明、徐祯卿并称“江南四大才子(吴门四才子)”,画名更著,与沈周、文征明、仇英并称“吴门四家”。
原诗
逶迤十里平溪路,滴沥三重下漱泉。
为底时来策黎杖,春衣要试浴沂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