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绛参政挽词

吴越朝天功在民,当年卿相亦仁人。
曾孙终与元丰政,故老犹知异代因。
吏治清明开白日,文词俊发吐青春。
邺都従事堂中客,涕洒高原柏子新。

作品评述

《元绛参政挽词》是宋代文学家苏辙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吴越朝天功在民,
当年卿相亦仁人。
曾孙终与元丰政,
故老犹知异代因。
吏治清明开白日,
文词俊发吐青春。
邺都従事堂中客,
涕洒高原柏子新。

诗意:
这首诗词表达了对已故元绛参政的怀念和赞颂,展现了他在政治和文化领域的杰出贡献。诗人苏辙称赞元绛参政为一位仁人,在吴越(即今天的浙江地区)治理下,人民得到了福祉。元绛参政的后代与元丰政朝廷有关联,表明他的家族在政治上仍然有影响力。诗人认为元绛参政的功绩和仁德不仅被后人所知,即使是老年人也能感知到他异代的卓越。

诗中还描述了时代的繁荣景象。清明的政务使得白天充满了光明,文人墨客们才华横溢、青春焕发。邺都(指汴京,即今天的河南开封)是政治和文化中心,那里的公务员和文人都聚集在官府的大厅,他们尊敬元绛参政,为他的离世感到悲痛,泪水洒在高原上柏树的新叶上。

赏析:
《元绛参政挽词》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对元绛参政的敬仰和怀念之情。诗人通过赞颂其治理功绩和为人仁德,展示了元绛参政在政治和文化领域的卓越成就。同时,诗中描绘了当时的社会景象,突显了时代的繁荣和文人墨客的才情。最后,以涕洒高原柏子新一句,表达了对元绛参政的深深的悼念之情。

该诗以简练的文字和深情的笔调,将对元绛参政的敬仰与背景时代的繁荣相结合,展示了苏辙对政治家和文化人物的崇敬之情,并通过对元绛参政的赞美,表达了对过去时代的怀念和对未来的期望。

作者介绍

苏辙(一○三九~一一一二),字子由,一字同叔,晚号颍滨遗老,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与父洵、兄轼同以文学知名。仁宗嘉祐二年(一○五七)进士。六年,又举才识兼茂明于体用科,因乞侍父未仕。英宗治平二年(一○六五),爲大名府留守推官。神宗熙宁二年(一○六九),召爲制置三司条例司检详文字,议事每与王安石不合,出爲河南推官,歷陈州教授、齐州掌书记、签书应天府判官。元丰二年(一○七九),兄轼被罪,辙亦坐贬监筠州盐酒税。哲宗元祐元年(一○八六),入爲右司谏,寻迁起居郎、中书舍人,累迁尚书右丞。七年,擢大中大夫守门下侍郎。八年,哲宗亲政,起用新党。绍圣元年(一○九四),以元祐党人落职,出知汝州、袁州,又降授朝议大夫、分司南京,筠州居住。四年,责授化州别驾,雷州安置。元符元年(一○九八),迁循州。徽宗即位,北徙永州、岳州,復大中大夫,提举凤翔上清太平宫,定居颍昌府。崇宁中重开党禁,罢祠。大观二年(一一○八),復朝议大夫,迁中大夫。政和二年(一一一二),转大中大夫致仕,同年十月卒,年七十四。孝宗淳熙中,追謚文定。有《诗传》、《春秋传》、《栾城集》等,并行于世。《名臣碑传琬琰集》下集卷一一、《宋史》卷三三九有传。 苏辙诗,以明万历间清梦轩刊《栾城集》(其中《栾城集》五十卷,《栾城后集》二十四卷,《栾城第三集》十卷,《栾城应诏集》十二卷)爲底本。参校宋刻残本《苏文定公文集》(简称宋大字本)、宋递修本《苏文定公文集》(简称宋文集本)、明嘉靖蜀藩朱让栩刻本(简称明蜀本)、《四部丛刊》明活字本(简称明活字本)、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清道光眉州刻《三苏全集》本(简称三苏本)。新辑集外诗,另编一卷。

诗词推荐

闻公有泊渚,不远在异林。想胜辋川画,时作梁父吟。绛帐岂陈迹,草堂向遗音。朝市有真隐,入山无求深。

南去北来休便休,白苹吹尽楚江秋。道人不是悲秋客,一任晚山相对愁。

极望涔阳浦,江天渺不分。扁舟从此去,鸥鸟自为群。他日怀真赏,中年负俗纷。适来果微尚,倏尔会斯文。复想金闺籍,何如梦渚云。我行多胜寄,浩思独氛氲。

野笋空阶短,蒲芽出水齐。柳垂萦鹊重,花袅带蜂低。桑弱蚕登箔,池晴燕啄泥。官闲无事役,地僻断招携。目极榛芜地,心伤桃李蹊。萎花辞雨泣,幽鸟别春啼。白发惊身老,高楼对日西。运逢诗将健,路入醉乡迷。烧醑倾新腊,轻罗换旧裾。香纨裁暑扇,密幄彻寒闺。乔木阴垂屋,清渠

恭默谁聆金玉音,陶甄万物付无心。君王好学真天意,忧国论思不厌深。

剪水天为农发祥,岂知寒卧俗成僵。朱门快意酒肉会,墨客驰神词翰场。梁苑集中呈赋手,灞桥行处吐诗香。羊羔茗饮评清浊,相去何殊千丈强。

知得清名二十年,登山上坂乞新篇。除书近拜侍臣去,空院鸟啼风竹前。

白发坐钩党,南迁濒海州。灌园以餬口,身自杂苍头。篱落秋暑中,碧花蔓牵牛。谁知把锄人,旧日东陵侯。荔子无几何,黄柑遽如许。迁臣不惜日,恣意移寒暑。层巢俯云木,信美非吾土。草芳自有时,鶗何关汝。下居近流水,小巢依岭岑。终日数椽间,但闻鸟遗音。炉香入幽梦,海月明

神岳岧峣阙角齐,银檐无影玉绳低。风传丝管交加发,灯滉星河上下迷。清醴横飞金鉴落,香尘不染锦障泥。谁知此夕斋祠客,近在宫城槐柳西。

腊后年华变,关西驿骑遥。塞鸿连暮雪,江柳动寒条。山水还鄣郡,图书入汉朝。高楼非别处,故使百忧销。

扁舟摇荡水心村,几度烟波入梦魂。猨鹤认名听号令,淦樵报礼叙寒温。浮生多事景逾促,自古求人道不尊。莫为穷途妨旷达,定应束帛贲丘园。

拄杖子,化为龙。怒气云攫雾,妙应难穷。霈然洪霔,四海皆通。五谷结实,万物归功。鼓腹讴歌忘世事,太阳依旧海门东。

凤后不出几何年,莫怪山花惜杜鹃。一样春风好毛羽,回头曾管蜀山川。

今日何居忽鼎来,眉心黄气十分开。青帘稳下东三峡,绣斧相逢两外台。抱病拾遗修破帽,罢官陶令觅残醅。未知千古龙山下,有此重阳盛事哉。

微雨侵晚阳,连山半藏碧。林端陟香榭,云外迟来客。孤村凝片烟,去水生远白。但佳川原趣,不觉城池夕。更喜眼中人,清光渐咫尺。

可叹东篱菊。茎疏叶且微。虽言异兰蕙。亦自有芳菲。未泛盈樽酒。徒沾清露辉。当荣君不采。飘落欲何依。

筑室最高处,轩窗八面通。凿山流乳液,开户纳薰风。巾履随凉设,花瓜与客同。我来资解愠,不羡楚王雄。

玉墀夜色昼昏昏,催放朝班散侍臣。随驾上楼同看雪,万重宫殿一时新。

行行抚事念前贤,修竹祠西碧嶂前。不复船归下双鹤,空缘酒渴酌寒泉。

昔我爱泉石,长揖离公卿。结屋青山下,咫尺蓬与瀛。至人不可见,世尘忽相缨。业风吹浩劫,蜗角争浮名。偶逢大吕翁,如有宿世盟。相从语寥廓,俯仰万念轻。天地不知老,日月交其精。人一阴阳性,本来自长生。指点虚无间,引我归员明。一针透顶门,道骨由天成。我如一逆旅,久欲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