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分前三日偶成

秋光几一增,在候已无雷。
显气凝为露,嘉禾秀出胎。
燕衔余暑去,虫唤嫩寒来。
泡影非能久,流光又苦催。

作品评述

《秋分前三日偶成》是宋代释文珦所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秋光渐渐增长,候已没有雷声。
明净的气息凝结成露珠,美好的禾苗从土中生长。
燕子带走余暑,昆虫呼唤着嫩寒。
泡沫的影子无法长久,流逝的时光又催人感慨。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秋天渐近秋分的景象。诗人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时光的流转和秋天的特点。秋光逐渐增强,天气凉爽,雷声消失,让人感受到秋天的宁静。清晨的露珠凝结着明净的气息,禾苗在土地中茁壮成长,展示了丰收的希望和生机。燕子离开,带走了余暑的炎热,昆虫的鸣叫预示着寒意的到来。诗人通过泡沫的影子和流逝的时光,表达了生命的短暂和时光的无情。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而准确的语言,描绘了秋天的景象和变化,展示了自然界的美妙和时光的流转。诗人通过对秋光、露珠、禾苗、燕子和昆虫的描绘,将读者带入了秋天的氛围中。诗中的景物变化和对流逝时光的感慨,使人们对生命的短暂和时光的无情感到深深的思索。整首诗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的细腻观察和对人生的哲理思考,通过简短而精准的语言,传达了深刻的诗意和情感。

作者介绍

释文珦(一二一○~?)(生年据本集卷一○《看新历》“又看景定新颁历,百岁还惊五十过”推定),字叔向(影印《诗渊》册五页三七九八《宿山庵》署),自号潜山老叟,于潜(今浙江临安西南)人。早岁出家,遍游东南各地,游踪略见集中《闲中多暇追叙旧游成一百十韵》诗,有“题咏诗三百,经行路四千”之句,后以事下狱,久之得免,遂遁迹不出。终年八十余。诗集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潜山集》十二卷。事见集中有关诗篇。 文珦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酌校《永乐大典》及《诗渊》中所引录。新辑集外诗编爲第十三卷。

诗词推荐

秋风乘兴下三山,不惮驰驱涉险艰。别酒醉来仍更酌,征鞍发去且须攀。身安岂畏路千里,道在元知命两间。从此莫教情断绝,尺书频寄塞鸿还。

楚国因谗逐屈原,终身无复入君门。愿因角黍询遗俗,可鉴前王惑巧言。

万叠云涛墨海间,天机地轴共回环。悠然便有沧溟意,况在灵鳌首冠山。

苍苍竹林寺,杳杳钟声晚。荷笠带斜阳,青山独归远。(斜阳 一作:夕阳)

退朝此休沐,闭户无尘氛。杖策入幽径,清风随此君。琴觞恣偃傲,兰蕙相氛氲。幽赏方自适,林西烟景曛。

南行登岭首,与俗洗烦埃。磬罢孤舟发,禅移积瘴开。中餐湘鸟下,朝讲海人来。莫便将经卷,炎方去不回。

岩谷留心赏,为山极自然。孤峰空迸笋,攒萼旋开莲。黛色朱楼下,云形绣户前。砌尘凝积霭,檐溜挂飞泉。树暗壶中月,花香洞里天。何如谢康乐,海峤独题篇。

新梢凝翠,落照余红。乱鸦噪罢,叶叶清风。

幻景为生何短长,痴人得梦亦推详。餐英漫效独清屈,饮乳谁皆百世苍。

不土之里无言诗,泛雪清图事已非。墨隐为君传旧迹,宛然兴起剡谿西。

狂吟辞舞双白鹤,霜翎玉羽纷纷落。空庭向晚春雨微,却敛寒香抱瑶萼。

人生所贵有精神,既有精神却不纯。弄假像真终是假,将勤补拙总输勤。因饥得饱饱犹病,为病求安安未真。人误圣人人不少,圣人无误世间人。

冬深差喜病根除,药裹犹亲酒盏疎。门对好山纯种竹。园通活水可浇疏。檐牙带湿霜晴后,帘额移阴日出初。时有邮筒递诗至,吟余例拟借牛车。

人皆言君酒肠宽,我亦畏君诗胆大。有时长吸百川空,放意独扫千军败。不堪悠悠射马耳,颇愿渺渺骑鲸背。问君何如差乐否,愿窄江湖低华泰。

漠漠水田飞白鹭。夏木阴阴,巧啭黄鹂语。金匮诗人新得句。江山应道来何暮。好向金门联步武。何事双旌,却为丹丘驻。琼斝十分须一举。看看紫诏催归去。

琉璃擢干耐祁寒,玉叶金须色正鲜。弱质先梅夸绰约,献香真是水中仙。

春动枝头鸟语催,晓风暖坼雪残梅。九垓震荡留吟几,万象低昂映酒杯。藩镇兵犹乘衅起,海邦使播歃盟回。腐儒把玩微阳复,莫问饥肠破疾雷。

月照溪边一罩蓬,夜闻清唱有微风。小楼深巷敲方响,水国人家在处同。

与君兄弟匡岭故,与君相逢扬子渡。白浪南分吴塞云,绿杨深入隋宫路。隋家文物今虽改,舞馆歌台基尚在。炀帝陵边草木深,汴河流水空归海。古今悠悠人自别,此地繁华终未歇。大道青楼夹翠烟,琼墀绣帐开明月。与君一言两相许,外舍形骸中尔女。扬州歌酒不可追,洛神映箔湘妃语。

手笔华岩梵笈新,更开宝地接迷津。一声金磬人初静,月照空山草自春。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