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用前韵

野涧江湾三两枝,一时清绝破愁思。
纤纤弄蕊霜秋里,滴滴开花叶落时。
借问哦诗记幽梦,何如把酒对东篱。
不然採向林逋庙,并与寒泉荐一卮。

作品评述

《再用前韵》是宋代张九成的一首诗词。诗意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赞美和自然物象的感叹,辅以对诗词创作的思考和对诗人自身处境的思念。

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野涧江湾三两枝,
一时清绝破愁思。
纤纤弄蕊霜秋里,
滴滴开花叶落时。
借问哦诗记幽梦,
何如把酒对东篱。
不然采向林逋庙,
并与寒泉荐一卮。

这首诗词以自然景色为背景,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一幅江湾上几株孤零零的树枝景象。这个景象在诗人的笔下显得格外清丽而超脱,破解了他内心的愁思。纤细的花蕊在霜秋的环绕下轻轻摇曳,花朵一滴滴地绽放,又一片片地随着叶落而凋零。这种自然界的变化与流逝,让诗人感慨万千。

诗人在诗的后半部分开始反思自己的诗词创作。他借问自己的诗记,是否能够表达出他内心深处的幽梦和情感。诗人愿意把酒与自然相对,寻找与东篱(指东边的篱笆)对话的机会,以期能够通过与自然的交流来获得灵感和启迪。

最后两句诗中,诗人提到了林逋庙和寒泉。林逋是宋代的一位著名诗人,他的作品以咏史和抒发个人情感见长,林逋庙成为了他的纪念地。诗人希望自己的诗词能够像林逋一样被流传和崇敬,因此他想将自己的作品献给林逋庙。寒泉则象征着纯净和清澈,诗人希望自己的诗能像一杯寒泉一样纯粹,献给庙中。

这首诗词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展示了诗人对自然的赞美和对流逝的思考。同时,诗人对自己诗词创作的思索和对志同道合者的向往也贯穿其中。整首诗词情感真挚,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的内心情感和对诗词艺术的追求。

诗词推荐

夭非花艳轻非雾。来夜半、天明去。来如春梦不多时,去似朝云何处。远鸡栖燕,落星沈月,紞紞城头鼓。参差渐辨西池树。珠阁斜开户。绿苔深径少人行,苔上屐痕无数。余香遗粉,剩衾闲枕,天把多情付。

爱尔含天姿,丹青有殊智。无间已得象,象外更生意。西子不可见,千载无重还。空令浣沙态,犹在含毫间。一笑岂易得,双蛾如有情。窗风不举袖,但觉罗衣轻。华堂翠幕春风来,内阁金屏曙色开。此中一见乱人目,只疑行到云阳台。

山雨细、泉生幽谷,水满平田。雪茧红蚕熟后,黄云陇麦秋间。武陵烟暖,数声鸡犬,别是山川。嗟老去、倦游踪迹,长恨华颠。行尽吴头楚尾,空惭万壑千岩。不如休也,一庵归去,依旧云山。

金谷园中柳,春来似舞腰。那堪好风景,独上洛阳桥。

僻径无车马,沿流看捕鱼。断桥疏雨过,古木春风余。片语款邻曲,孤怀仍索居。悠然真意在,花竹傲窗虚。

猿啼客散暮江头,人自伤心水自流。同作逐臣君更远,青山万里一孤舟。

我家颍水著元勋,千佛名经世有闻。汝幸题舆接贤守,益修廉节报吾君。

贱士穷愁殆万端,幸随所遇即能安。乞浆得酒岂嫌薄,卖马僦船常觉宽,少壮已辜三釜养,飘零敢道一袍单。饭余扪腹吾真足,苜蓿何妨日满盘。

落日照平流,晴空万里秋。轻明动枫叶,点的乱沙鸥。罾网鱼梁静,笞簦稻穗收。不教行乐倦,冉冉下城楼。

苑中谁得从春游,想见渐台瓦欲流。御水曲随花影转,宫云低绕乐声留。年华未破清明节,日暮初回祓禊舟。更觉至尊思虑远,不应全为拙倡优。

双林示灭诳何人,无际真空净法身。活向春风裹埋了,万年千载不成尘。

溟溟雨意若丝棼,银竹森森泻夜云。忆昔曾行两京道,还如孤驿枕边开。

凉入秋檐雨意长。竹深啼络纬,响虚堂。一枝灯影耿昏黄。疏帘外,风度木樨香。心事易成伤。燕支坡下路,语如簧。定仙螺子玉钗梁。鸳屏梦,应到旧韦郎。

锦绷才脱见龙孙,便好西园倒玉尊。满肚岁寒无著处,此情难与俗人言。

重重叠叠。娜娜裙千襵。时样官黄香百叶。一岁相逢两节。曲阑绕遍芳丛。一枝作意妍秾。折得有谁相忆,却须还与秋风。

锦镜池面溶溶水照空,春风花影落青铜。倚栏拟作机头看,已堕阿师圈{左衤右贵}中。

儒将一临塞,虏尘无犯边。卷旗瞻汉地,收马入胡天。练卒朝营鼓,鸣筝夜峡泉。遥知玉关路,烽火不须传。

趠泊飞来不作难,红尘一骑笑长安。孙郎皱玉无消息,先破潘郎玳瑁盘。

东门送客道,春色如死灰。一客失意行,十客颜色低。住者既无家,去者又非归。穷愁一成疾,百药不可治。子贤我且愚,命分不合齐。谁开蹇踬门,日日同游栖。子行何所之,切切食与衣。谁能买仁义,令子无寒饥。野田不生草,四向生路岐。士人甚商贾,终日须东西。鸿雁春北去,秋风

九十时。日告耽瘁月告衰。形体虽是志意非。言多谬误心多悲。子孙朝拜或问谁。指景玩日虑安危。感念平生泪交挥。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