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渭州经略王龙图

儒将一临塞,虏尘无犯边。
卷旗瞻汉地,收马入胡天。
练卒朝营鼓,鸣筝夜峡泉。
遥知玉关路,烽火不须传。

作品评述

《寄渭州经略王龙图》是宋代梅尧臣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译文:
儒将一临塞,
虏尘无犯边。
卷旗瞻汉地,
收马入胡天。
练卒朝营鼓,
鸣筝夜峡泉。
遥知玉关路,
烽火不须传。

诗意:
这首诗词以渭州经略王龙图为寄托,表达了作者对这位儒将的敬佩和赞美之情。诗中描绘了儒将临塞巡边的情景,虏尘未见,边境安宁。他卷起战旗,眺望着汉地,收起战马驰骋于胡地之上。白天,他的士兵在军营中鸣鼓奋勇,夜晚,他自己弹奏着筝,听着峡谷中的泉水声。虽然他身处边塞,但他通过遥远的消息已经知道玉关的道路,不需要通过烽火传递消息。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对儒将的描写,展现了他的胆识和才华。儒将临塞护边,卷旗瞻望汉地,展现了他对国家疆土的关注和忠诚。收马入胡天,表现出他的果敢和勇猛。诗词中的练卒朝营鼓、鸣筝夜峡泉,反映了儒将在战乱边塞中保持军纪,且有文人雅士的风采。最后两句“遥知玉关路,烽火不须传”,表达了儒将对边塞状况的了解和掌控,体现了他的智慧和胆略。

整首诗词通过简练的语言展示了儒将在边塞的形象,凸显了他的聪明才智、军事才能和文人风采。同时,诗中所描绘的边塞景象也反映了宋代边疆的安定和国家的强盛。这首诗词表达了对儒将的敬佩和钦佩之情,同时也展示了宋代文人士人儒将的风采和胸怀。

作者介绍

本卷作于皇祐五年(一○五三),是年秋作者丧母,解监永济仓官,扶榇归宣城守制。《宛陵文集》自《和吴沖卿元会》始,原编卷一七;自《依韵和原甫省中松石画壁》始,原编卷一八;自《韩子华遗冰》始,原编卷三九;自《宁陵阻风雨寄都下亲旧》始,原编卷四○。

诗词推荐

锦江回日应迢递,闻道秋来已到城。南省深沈春又锁,东楼怅望雨中情。河声欲转吞鼙鼓,山色初明照旆旌。别后新诗有多少,钟嵘那得为君评。

约结无奇恨眼开,偷闲黎杖亦悠哉。晓风不让青山远,暮霭难禁明月来。关外关中浑浪漫,云南云北旧徘徊。自怜不注愍征赋,一世征衣愧不才。

许大秦皇定九州,九州才定却归刘。佗人莫谩夸精彩,徒自区区撰白头。

宇宙一大物,掌握付诸人。人心不满方守,_北浩无垠。或者寒蝉自比,不尔秃犀贻笑,龊龊竟何成。胡不引贤者,相与共弥纶。未如何,尝试使,问苍旻。四时迭起代谢,有屈岂无伸。昨夜伶伦声里,一气排阴直上,阳德与时新。道长自今日,持此庆生申。

自恨寻芳到已迟,往年曾见未开时。如今风摆花狼藉,绿叶成阴子满枝。 :狂风落尽深红色,绿叶成阴子满枝。

噫气含朝籁,离星动夕躔。威灵随汉筑,煦妪上虞弦。清拂兰台客,徐飘郑圃仙。来应凭虎啸,去不待蛇怜。塞外凄天马,林端饱露蝉。入松和韵古,转蕙逐光妍。黄落汾睢地,悲歌易水天。如何箕颍上,独取一飘捐。

赤相祀事,济济锵锵。举斝酌本,神其允藏。

缇骑朱旗入楚城,士林皆贺振家声。儿童但喜迎宾守,故吏犹应记姓名。万顷水田连郭秀,四时烟月映淮清。忆君初得昆山玉,同向扬州携手行。

雪窗吾畏友,称誉满中边。往矣非乔木,生乎仗老天。肯来丹桂里,须醉白鸥前。百计安流好,纷纷急水船。

满眼烟光困不胜,群红委地绿堆林。空庭鸟下簿书退,小院燕归帘幙深。千里故人萦午梦,一樽新酒隔春岑。多情柳外莺声啭,似向东风写客心。

悟个不生不灭。更不许、拈花摘叶。兴则高歌,醉眠芳草,梦游仙阙。有时苦劝人人,莫呀我、叮咛切切。走骨行尸,贪财恋色,枉消年月。

晴晓国门通,都门蔼将发。纷纷洛阳道,南望伊川阙。衍漾乘和风,清明送芬月。林窥二山动,水见千龛越。罗袂罥杨丝,香桡犯苔发。群心行乐未,唯恐流芳歇。

丹厓白云往来,绝岸流潮吞吐。我所思兮何人,莽悠悠兮太古。

留侯仗奇策,十年藏下邳。狙击秦始皇,独袖紫金椎。兹为少年戏,聊夸游侠儿。退学黄石书,始见事业奇。两龙闹不解,天地血淋漓。摄袖见高祖,成败由指麾。重宝啗诸将,峣关遂不支。斥去六国谋,辍食骂食其。卒言信布越,可以为骑驰。馀策及太子,四老前致词。立谈天下事,坐作

养家人,无个省。各炫惺惺,悭贪鄙吝。天来大、割舍惊人,敢不惜性命。这性命。於身紧。一息不来,身为土粪。愿省悟、疾速修持,个精

烟村面势枕苍山,一径循山作屈蟠。入望高幢罗翠密,挂空匹练噀清寒。吟髭撚白迎风去,妆面骈红倚户看。颇似骑驴后山老,倩谁粉墨洒豪端。

城中云日如火催,净光行食声转雷。不知何处白蘋起,便有满坐清风来。莫言作楼非急务,翁当运斤儿执锯。待得三间着此风,病叟扶携上楼去。

鉴山最有登临胜,门巷萦回知几重。此日楼头瞻御墨,何时天上覩飞龙。关河痛隔鱼纹断,臣子遥申虎拜恭。欲托离骚写愁思,涉江何处采芙蓉。

祖龙游豫亦荒哉,风折云颿促驾回。一怒赭山何所损,依然苍翠似蓬莱。

生就的独木桥,容我过一遭,须不是自打嘴来自相饶。将世情儿嘲,将欢兴儿闹。这一遭,语不尽的妙。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