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兰若遇静公夜归

松门一径微,苔滑往来稀。
半夜闻钟后,浑身带雪归。
问寒僧接杖,辨语犬衔衣。
又是安禅去,呼童闭竹扉。

作品评述

诗词:《山东兰若遇静公夜归》

松门一径微,
苔滑往来稀。
半夜闻钟后,
浑身带雪归。

问寒僧接杖,
辨语犬衔衣。
又是安禅去,
呼童闭竹扉。

中文译文:
狭窄的松木门一片模糊,
苔藓变得滑溜稀疏。
半夜听到钟声响过,
全身沾满了落雪归。

寒冷中问道冥想僧借手杖,
分辨着言辞被衣服咬住。
再度回去静修,
唤侍童关上竹门。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名叫“静公”的僧侣在深夜归家的场景。诗人唐求以简练的语言,描绘了贫瘠的山野和僧人的简朴生活。诗人通过描写松木门、苔藓和夜晚的钟声等细节,将读者带入到一个安静而冷清的山区。诗人通过描述主人公身上沾满雪的形象,传达了静公归家路上的孤独和坎坷。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寂静和孤独的意境。通过描绘寒僧归家的场景,展现了诗人对僧侣生活的理解和赞美。诗人巧妙地运用了自然景物的描绘,使读者能够感受到山野间的宁静与荒凉。诗人通过寥寥几句话,勾勒出了静公归家的艰辛和内心的宁静。

同时,诗中也透露出对佛家修行的尊重和理解。通过描写寒僧接杖和侍童关门的情景,表达了佛家修行的虔诚和专注,与大自然的融合。整首诗给人以冷静、淡定和宁静的印象,让人感受到一种心境的净化和平和。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和细腻的描写,展现了寂静和孤独的美感,同时传达了作者对僧侣生活和佛家修行的理解和敬仰。

作者介绍

唐求,居蜀之味江山,至性纯慤。王建帅蜀,召为参谋,不就。放旷疎逸,邦人谓之唐隐居。为诗捻稿为圆,纳之大瓢,后卧病,投瓢于江,曰:“斯文苟不沈没,得者方知吾苦心尔。”至新渠,有识者曰:“唐山人瓢也。”接得之,十纔二三。今编诗一卷。

诗词推荐

百花疑吐夜,四照似含春。的的连星出,亭亭向月新。采珠非合浦,赠佩异江滨。若任扶桑路,堪言并日轮。

忧国忧民

花萼楼前初种时,美人楼上斗腰肢。如今抛掷长街里,露叶如啼欲恨谁?

忧国忧民

来人云虎出,留此到昏钟。寺小于诸刹,山高似众峰。未寒先得雪,已夏尚如冬。老子曾游浙,微微有辨锋。

忧国忧民

气大词雄擅百家,长江衮衮见浮楂。襟怀有道颜长玉,谈笑为春物自花。飘逸大书追渴骥,联翩行字更飞鸦。夜陪馀论清肝胆,不羡乘风七碗茶。

忧国忧民

一从鼙鼓沸烟尘,十士相逢八九贫。梦境谁能为达者,醉乡犹幸属閒人。剩留佳句传来世,谨护风寒养病身。归去吾家有何物,岂无江水濯缁巾。

忧国忧民

五贯九百五十俸,省钱请作足钱用。妻儿尚未厌糟糠,僮仆岂免遭饥冻。赎典赎解不曾休,吃酒吃肉何曾梦。为报江南凝秀才,更来谒索觅甚饔。

忧国忧民

楼君仕涂杰,范子儒林选。论交二人者,诚至不以勉。范也车将西,楼也酒以饯。胡然胶漆地,犹假外物显。范子庭前石,千年立苍藓。移入楼君圃,重可载十辇。坚以示固交,此意岂云浅。怪不涉剜刻,险不到崖巘。坦然久要情,无向石间辩。其坚竟有泐,其重尚可转。不若照以心,两确

忧国忧民

得道南山久,曾教四皓棋。闭门医病鹤,倒箧养神龟。松际风长在,泉中草不衰。谁知茅屋里,有路向峨嵋。

忧国忧民

春色今似我,已老不足爱。花随浮云空,只有蜂蝶在。问春归处无踵迹,肠断江南与江北。青春不似青山常有情,处处相逢好颜色。山中故人头亦白,何敢劳渠坐相忆。愿得春风一夜万丈高,乘之归去旧岩谷。

忧国忧民

之子是荆璞,温纯仍琢磨。诸公推大手,壮岁合贤科。豹雾三年隐,龙门一跃过。得诗应自慰,老子阅人多。

忧国忧民

东风红紫过千千,独着黄衣不敢先。万仞峰头今一萼,别无花木可秋天。

忧国忧民

东吴旧寺寄岩隈,驻锡神州久未回。琴曲谁知流水意,诗篇自占碧云才。庐峰已结白莲社,邺下暂寻铜雀台。仙殿主人偏好事,春风铃阁且徘徊。

忧国忧民

春来自分菊成坡,秋晚何妨日一过。喜色忽看眉上见,霜华应向掌中多。一枝须索蚁浮甕,三径从教雀可罗。坡下有泉唯可饮,西风吹鬓未应皤。

忧国忧民

茅茨宴荒径,独有嘉树存。藏书子能读,复以训诸孙。义孙读《论语》,颇将孝理敦。道孙诵《大学》,路孙初学言。言念里中儿,顾复但知恩。渐次长骄仿,耻僇难具论。蹇性厌华缛,嗣引希后昆。慎尔守纯素,顾名思默浑。

忧国忧民

醉乡陶然真我底,落世瞢作鱼千里。颇思溪风鸣桧枝,一洗半生市声耳。帝城春月雨强半,蹑屐冲泥今已惯。湖莹冰奁涛涌山,回思向来领奇观。角角倦鹊语未休,晚鸠饶舌如有求。明朝定可载酒去,携儿一为湖上游。湖西群艳虽无在,宿云扫空天宇大。蹇吾健倒趁早归,醉尉未须嗔目待。

忧国忧民

实之谓信,言巽行果。言有不实,自丧厥我。谁其掩之,不善已播。人而无信,不知其可。

忧国忧民

收则大地全收,展则大千俱覆。黄面瞿昙,隐身无路。

忧国忧民

泉沸鸡笼山下林,浔阳曾记尺余深。濯鲜瀹卵非予事,清暑攘寒盖我心。物态漫劳私暧暧,灵源当信匪今今。簿书汩没尘埃久,附骥何时遂涤涤。

忧国忧民

后顾茫茫虎穴身,忍将多难累红裙。君看十万头颅价,遍地鉏麑欲噬人。

忧国忧民

紫薇花对紫微翁,名目虽同貌不同。独占芳菲当夏景,不将颜色托春风。浔阳官舍双高树,兴善僧庭一大丛。何似苏州安置处,花堂栏下月明中。

忧国忧民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