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乐天图

苏州剌史白尚书,病骨萧条酒盏疏。
到老杨枝亦辞去,张娟林态竟如何。

作品评述

《白乐天图》是唐寅创作的一首诗词,描写了明代苏州剌史白尚书的境遇和情感体验。下面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苏州剌史白尚书,
病骨萧条酒盏疏。
到老杨枝亦辞去,
张娟林态竟如何。

诗意:
这首诗词以白尚书为主题,他是明代苏州的剌史(地方官职),但如今他的健康状况不佳,骨瘦如柴,酒盏也变得稀疏。即使年事已高,他也放弃了享受娱乐的杨枝美酒,而看着窗外的美丽景色,心情如何?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描写白尚书的境遇和情感,展现了诗人感受人生变迁、思考人生意义的深刻思考。首先,白尚书作为苏州的地方官员,本应享受权势和富贵,然而,他现在却病骨萧条,酒盏稀疏。这一对比凸显了光景的衰落和他个人的困顿,也反映了生命无常和权力的脆弱性。其次,诗中提到白尚书舍弃了杨枝美酒,选择注视窗外的景色。这暗示他对人生的选择和态度发生了变化,不再追求物质享受,而是沉思人生的意义和内在的美。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白尚书过去风采的怀念和对他当前心境的疑问。张娟林态,指的是窗外的美景,但诗人同时也在问白尚书的内心是否与外表一样美丽。通过这些细腻而深刻的描写,诗人唐寅通过白尚书的经历,传达了对人生的思考、对世事无常的体悟以及对内心寻求美好的向往。

这首诗词在表达个体命运与人生哲学之间的关系上,具有一定的普遍意义。它通过描绘一个具体的人物形象和情感体验,展示了人生的起伏和追求内心真善美的思考。同时,诗中的景色描写也为作品增添了一丝清新和诗意,使读者在阅读中感受到一种对自然之美的赞叹和对内心之美的探索。

诗词推荐

莫嗟虚老海壖西,天下风光数会稽。灵氾桥前百里镜,石帆山崦五云溪。冰销田地芦锥短,春入枝条柳眼低。安得故人生羽翼,飞来相伴醉如泥。

世上乞怜帖双耳,得失毫芒汗流水。辕驹厕鼠端可怜,笑杀物外奇男子。先生眼中无可人,将军污足渠亦嗔。傥欲眠时遣客去,两忘物我渊明真。世间势位日悬绝,不能变渠平日拙。政如强弓五十步,无力可贯青唐铁。

风不能清友病人,睡常忘起更疲神。世间自有宽凉处,胸次休怀逼仄嗔。腕倦不胜持羽扇,头童端欲垫纶巾。归欤旧隐连修竹,幽鸟窥檐席有尘。

目深颧起貌崭然,长臂厖眉耸两肩。宛似阿罗老尊者,不妨时说小乘禅。

泥坂望青城,浮云与栈平。字形知国号,眉势识山名。编简尘封阁,戈鋋雪照营。男儿须聘用,莫信笔堪耕。

西成高凿一轩通,荷盖吹凉入坐中。新月不妨回夜色,有秋何止阅年丰。直须落日红无际,剩看群山翠扫空。更约他年身退后,披襟来此揖凉风。

烂石有佳色,禅房叠更幽,九疑峰不断,十字水长流。枕簟日逃署,轩窗时卧游。吾衰更何往,只此对汤休。

夜长不得眠,明月何灼灼。想闻散唤声,虚应空中诺。

烟际亭亭塔,招人可得回。等闲为梦了,闻健出关来。日落河冰壮,天长鸿雁哀。平生远游意,随处一徘徊。

我今作邑水云乡,一到犹疑换俗肠。况在尘区正纷汩,乍来法界得清凉。松筠锁雾姿逾秀,楼阁摩霄势欲翔。更即高僧叩空理,功名富贵尽毫芒。

红粉楼前月照,碧纱窗外莺啼。梦断辽阳音信,那堪独守空闺。恨对百花时节,王孙绿草萋萋。

已报亲题下紫泥,尚留佳识筑新堤。一心国事忉忉在,万口民歌剪剪齐。惜去辙须田父卧,催归诏有内臣赍。舍人若问朝天日,割尽黄云水满犁。

江海今为客,风波失所依。白云心已负,黄绶计仍非。累辱群公荐,频沾一尉微。去缘焚玉石,来为采葑菲。州县名何在,渔樵事亦违。故山桃李月,初服薜萝衣。熊轼分朝寄,龙韬解贼围。风谣传吏体,云物助兵威。白雪飘辞律,青春发礼闱。引军横吹动,援翰捷书挥。草映翻营绿,花临

藓石阑干一欠伸,垂杨无力不禁颦。清明此去几何日,燕子未来谁可人。病起不知双鬓雪,雨中老却一分春。西山云卧蕨拳紫,待约溪翁饱食新。

三月雪连夜,未应伤物华。只缘春欲尽,留著伴梨花。

局同年来竟未安,一番下著一番难。只今黑白无分别,输与傍人袖手观。

钱塘江上春潮急,风卷锦帆飞。不堪回首,离宫别馆,杨柳依依。蓟门听雨,燕台听雪,寒入宫衣。娇鬟慵理,香肌瘦损,红泪双垂。

又还秋色到萸觞,检点东篱次第黄。碧水连天无限思,栏杆无奈带斜阳。

乍去炎氛浊暑中,高怀幽事不如穷。乍怜老竹梢云碧,已见新梨着露红。回雪舞腰来洛浦,仰天歌韵有秦风。雄图壮节消磨尽,所得清樽一笑同。

偃藩多式宴,佳雪屡飘霙。意感年将尽,欢容酒剩行。伊公调鼎乐,羊祜衣裘轻。况属輶轩暇,须容心赏并。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