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李达可

浊泾不必羡清淮,社燕宾鸿任去来。
老子何曾凭日者,后生正合竞时哉。
圆规枉把方心凿,尘世常令笑口开。
八十老翁行未得,不如能说小儿孩。

作品评述

《答李达可》是一首宋代的诗词,作者是周必大。下面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浊泾不必羡清淮,
社燕宾鸿任去来。
老子何曾凭日者,
后生正合竞时哉。
圆规枉把方心凿,
尘世常令笑口开。
八十老翁行未得,
不如能说小儿孩。

诗意解析:
这首诗词是作者周必大的回答给李达可的作品。诗中表达了一种对自身境遇的反思与感慨,同时也对社会现象和人生态度进行了一种思考。

首先,诗中提到了浊泾和清淮两个地名,浊泾是指水质浑浊的泾河,清淮则指水质清澈的淮河。作者说浊泾不必羡慕清淮,表达了对自身现状的接受和满足。社燕宾鸿指的是宾客来往和鸿雁南北飞行的景象,作者认为这种往来是无法预测和控制的,暗示人生的无常和变幻。

接着,诗中提到了老子和后生,老子是指老年人,后生则指年轻人。作者质问老子是否曾经依赖过时间,后生是否恰好抓住了时机。这是对时光流逝和人生价值的思考,表达了对于时间和机遇的无常性的认识。

然后,诗中出现了圆规和方心的意象,圆规枉把方心凿。这里的圆规和方心可以理解为人的思维和行为方式。作者认为在现实社会中,人们往往无法遵循正直和直接的原则,而是被世俗的风尚和利益所左右,从而违背了自己的本心。

最后,诗中提到了八十岁的老人,表示作者对自己即将进入老年的状态的思考。作者认为即便到了八十岁,如果不能有智慧和洞察力,不如能够像小孩子一样纯真和率直。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对自然景物、社会现象和人生态度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于人生无常和矛盾的思考。诗中使用了对比和对照的手法,通过对浊泾和清淮、老子和后生、圆规和方心的对比,凸显了作者对于现实社会和人生境遇的批判和反思。

诗中的语言简练而深刻,运用了一些隐喻和意象,使得诗词更具有表现力和感染力。通过对人生和社会的思考,作者呼唤人们保持自己的本真和纯真,不受外界的诱惑和干扰,追求内心的真实和自由。

整体而言,这首诗词以简洁而深刻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于人生和社会的思考,呼唤人们保持真实和纯真的态度面对世俗的变幻,追求内心的自由和洞察力。

作者介绍

周必大(一一二六~一二○四),字子充,一字洪道,晚年自号平园老叟,原籍管城(今河南郑州),高宗建炎二年(一一二八)祖诜通判庐陵(今江西吉安),因家焉。绍兴二十一年(一一五一)进士,调徽州司户参军。二十七年,举博学宏词科,差充建康府教授。三十年,召爲太学录,累迁编类圣政所详定官兼权中书舍人兼权给事中。孝宗隆兴元年(一一六三),因缴驳龙大渊、曾觌除知閤门事,奉祠。干道四年(一一六八),起知南剑州。六年,除秘书少监兼直学士院。八年,兼权中书舍人时以事奉祠。淳熙二年(一一七五),除敷文阁待制、侍讲,累迁吏部尚书兼翰林学士承旨。七年,除参知政事。九年,除知枢密院事。十六年,由左丞相出判潭州。绍熙四年(一一九三),改判隆兴府。宁宗庆元元年(一一九五),以观文殿大学士、益国公致仕。未几,爲韩侂胄指爲僞学罪首。嘉泰四年卒,年七十九。开禧三年(一二○七),赐謚文忠。生平着书八十一种,有《平园集》二百卷。事见本集卷首年谱,《宋史》卷三九一有传。 周必大诗,以清黄丕烈校跋并抄补明抄《周益文忠公集》(藏北京图书馆)爲底本。校以宋开禧二年刊本(简称宋本,原藏日本静嘉堂文库),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底本校者校补及异文甚伙,部分有判断,不少仅罗列未定。整理时凡异文与宋本相同,文义且无窒碍者,概从宋本。四库本错夺衍倒极多,而编次较底本、宋本合理,从四库本。编爲十四卷。

诗词推荐

葱翠梢云质,垂彩映清池。波泛含风影,流摇防露枝。龙鳞漾嶰谷,凤翅拂涟漪。欲识凌冬性,唯有岁寒知。

易老方惊岁晚,难禁又报生朝。从他华发转萧萧。且共尊前一笑。为具随宜DD70C23F,烘堂不用笙箫。只烦欢伯散无聊。醉里追回年少

三月巢干雏未成,茅堂来往日营营。说残午梦千声巧,剪破春愁两尾轻。宫柳阴浓金锁合,水芹香细绿波晴。画阑十二无人倚,一半梨花一半莺。

人生百年中,长为子孙忧。人生百年后,死生两悠悠。流传至曾玄,恩家竟何许。孤坟千万禩,莫适谁为主。嗟哉世间人,小黠而大痴。惜衣仍忍寒,省口仍忍饥。一朝大化尽,未免世俗嗤。存者且偷生,逝者归无期。眼前一樽酒,劝君且重持。

行年过始衰,秋至独先悲。事往怜神魄,感深滋涕洟。百忧纷在虑,一醉兀无思。宝瑟拂尘匣,徽音凝朱丝。幽圃蕙兰气,烟窗松桂姿。我乏济时略,杖节抚藩维。山川大兵后,牢落空城池。惊沙犹振野,绿草生荒陂。物变风雨顺,人怀天地慈。春耕事秋战,戎马去封陲。波澜暗超忽,坚白

圣人赫斯怒,诏伐西南戎。肃穆庙堂上,深沉节制雄。遂令感激士,得建非常功。料死不料敌,顾恩宁顾终。鼓行天海外,转战蛮夷中。梯巘近高鸟,穿林经毒虫。鬼门无归客,北户多南风。蜂虿隔万里,云雷随九攻。长驱大浪破,急击群山空。饷道忽已远,悬军垂欲穷。精诚动白日,愤薄

绝境久蒙蔽,芟萝方迨兹。樵苏尚未及,冠冕谁能知。缘崖开径小,架木度空危。水激千雷发,珠联万贯垂。阴晴状非一,昏旦势多奇。井识轩辕迹,坛馀汉武基。猿声响深洞,岩影倒澄池。想像虬龙去,依稀羽客随。玩奇目岂倦,寻异神忘疲。干云松作盖,积翠薜成帷。含意攀丹桂,凝情

桐身青琅玕,桐叶蒲葵扇。落落出轩墀,亭亭奉闲燕。夜声疏雨滴,午影微风转。秋飚一凌乱,淅沥惊葱倩。朝日失繁阴,青苔覆遗片。空使坐中人,慨然嗟物变。

妾在靖康初,胡尘蒙京师。城陷撞军入,掠去随故和。忽闻南使过,羞顶羖羊皮。立向最高处,图见汉官仪。数日望回骑,荐致临风悲。

释演空寂,道谈清静,儒宗百行周全。三枝既立,递互阐良缘。尼父名扬至圣,如来证、大觉金仙。吾门祖,老君睿号,今古自相传。玄玄。同一体,谁高谁下,谁后谁先。共扶持邦国,普化人天。浑似沧溟大海,分异派、流泛诸川。然如是,周游去处,终久尽归源。

越峰罗四围,越水镜相烛。我昔扁舟来,十日看不足。天垂禹祠旁,海入秦望曲。荒寒暝色归,牛背下鸲鹆。兴亡百粤乡,挽仰千载俗。恨我劣风骚,眼到笔不属。君今挟此游,万象困搜斸。有类古蹻将,敌勍乃所欲。市驱羲献军,降竖元贺纛。箦勋六义右,正始渺丝粟。秋风吹虫声,桂菊

榕叶桄榔驿枕溪。海风吹断瘴云低。薄寒初觉到征衣。岁晚可堪归梦远,愁深偏恨得书稀。荒庭日脚又垂西。

天女伺辰至,玄衣澹碧空。差池沐时雨,颉颃舞春风。相贺雕阑侧,双飞翠幕中。勿惊留爪去,犹冀误吴宫。

溪头弱柳已丝垂,那得江南尚好枝。从此春风日亡赖,与须排写付新诗。

穴鼠何须窭数衔,粗官不用苦高谈。夜倾渌蚁风吹竹,昼拥黄?雪覆庵。每作微词还自笑,偶渐余润亦成酣。公诗精绝非伦拟,自古骚人尽在南。燕窠泥土一春衔,惭愧封侯止立谈。旧隐尚闻存竹径,归休但要葺茅庵。钓船梦想沿溪泛,酒盏遥思向日酣。强欲迟留依幕府,吴公行恐召河南。

小湾隐沙觜,沙外仍奔湍。是间以龙名,信乃龙所蟠。浮烟澹寒鉴,断岸围清澜。孰知面势要,中有水府宽。我来舣倦楫,天水夜茫漫。狂飚吼薄暮,惊浪摧旧滩。鲸鱣砀厥居,渡鸟垂羽翰。孰睡不知晓,梦次闻平安。龙公自兼爱,况此行路难。何以答神休,幽佩纫蘅兰。

久别番君国,山川远间之。惟应残梦里,壹似旧游时。方草淮南诏,难酬渭北诗。都忘今契阔,但记昔追随。

双旌明灭转委蛇,行遍秋山意若何。暗谷路穷平野阔,回峦石断乱泉多。崤陵东尽开周邑,熊耳中分放洛河。欲举因缘寻只履,夜深随雨到岩阿。

广宁门外二千程,齐鲁河淮坦迤行。突据冈峦高垒险,全收吴楚大江横。南唐入宋沿州堞,西日回风度使旌。老我重题秣陵柳,不知犹似昔年情!

人生行乐尔,行乐则心闲。尽既无所用,和气滋容颜。卫生有此妙,余事皆可删。若益兼忘理,敢告知识间。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