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沈信臣赴试南宫五首

共踏槐花记昔年,一弯新月夜移船。
君行为问灵泉水,梦到松林石壁前。

作品评述

《送沈信臣赴试南宫五首》是宋代诗人韩元吉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诗词的中文译文:
共踏槐花记昔年,
一弯新月夜移船。
君行为问灵泉水,
梦到松林石壁前。

诗意:
这首诗词是送别沈信臣去南宫参加科举考试的五首诗之一。诗人回忆起过去共同经历的场景,描述了昔年共同踏着槐花而行的情景,以及在一弯新月的夜晚一同乘船的情景。诗人祝愿沈信臣一路顺利,并希望他在旅途中能够问路的灵泉水为他指引方向,同时也希望他在梦中能够看到松林和石壁,以此寓意沈信臣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沈信臣的送别之情。诗中运用了一些意象和象征,增添了诗意的层次。首先,槐花是中国古代文人所喜爱的题材之一,它象征着友谊和离别。共同踏着槐花的情景暗示了诗人和沈信臣之间的友情和共同经历。其次,一弯新月夜移船的描写既突出了诗人和沈信臣的离别之情,也寓意着沈信臣前程广阔,将迎来新的起点。灵泉水和松林石壁则象征着诗人对沈信臣的祝愿,希望他能够获得灵感和智慧,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

整首诗词情感真挚,语言简练,通过对景物的描写和象征的运用,表达了诗人对沈信臣的送别之情和美好的祝愿。它展示了宋代文人的离情别绪和对友谊的珍视,同时也体现了科举考试在当时社会的重要性。这首诗词在表达情感的同时,也具有一定的文化内涵和时代背景,具有一定的审美价值。

作者介绍

韩元吉(一一一八~?),字无咎,号南涧翁,祖籍开封雍丘(今河南杞县),南渡后居信州上饶(今属江西),维玄孙,淲父。早年尝师事尹焞,初与从兄元龙试词科不利,后举进士,爲南剑州主簿。高宗绍兴二十八年(一一五八),知建安县。孝宗干道元年(一一六五),爲江南东路转运判官(《景定建康志》卷二六)。后出入中外,两知婺州,一知建宁府等,入朝爲中书舍人、大理少卿、龙图阁学士、吏部侍郎等,中间曾出使金国。官至吏部尚书、颍川郡公。晚年退居信州,淳熙十三年(一一八六)尚存世。有《南涧甲乙稿》七十卷(《直斋书录解题》卷一九),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二十二卷。事见本集有关诗文。 韩元吉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南涧甲乙稿》爲底本,校以武英殿聚珍本(简称聚珍本)等。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诗词推荐

名园无俗情,渔子往来密。凭阑古城近,屏翳秀石出。弁衡山献青,苕霅水□碧。好景吟不穷,烟霏又将夕。

鬓棱初翦玉纤弱。早春入、屏山四角。少年买困成欢谑。人在浓香绣幄。霜丝换、梅残梦觉。夜寒重、长安紫陌。东风入户先情薄。吹老灯花半萼。

簿书阅过几牛腰,一缕清香午未消。栀室醉吟谁是伴,铁城折简可频招。

积翠湖心迤逦长,洞台箫寺两交光。鸟行黑点波涛白,枫叶红连橘柚黄。人我绝时隈树石,是非来处接帆樯。如何遂得追游性,摆却营营不急忙。

银簧雁柱香檀拨。镂板三声催细抹。舞腰轻怯绛裙长,羞按筑球花十八。东城柳岸匆匆发。画舫一篙烟水阔。可怜单枕欲眠时,还见尊前前夜月。

一诏皇城四海颁,丑戎无数束身还。戍楼吹笛人休战,牧野嘶风马自闲。河水九盘收数曲,天山千里锁诸关。西边北塞今无事,为报东南夷与蛮。

碧玉闹妆金粟,香随烟雾横斜。更欲移筇问讯,前山几度云遮。

卧病经年喜遇君,草堂清话到斜曛。浊醪拚取尊前醉,险韵何妨席上分。冷雨小蛩鸣切切,轻风残叶下纷纷。也知别后还相忆,何处钟声隔暮云。

度岭当年惜远行,过淮今日似前生。留连秋思江侵海,摇荡春心花满城。欲寄尺书慵把笔,偶闻佳句独含情。何时复看清虚会,醉听蓁筝促柱声。

幽人本无肉食原,岸草溪毛躬自荐。并堤有芹秀晚春,采掇归来待朝膳。

日暮风亭上,悠悠旅思多。故乡临桂水,今夜渺星河。暗草霜华发,空亭雁影过。兴来谁与语,劳者自为歌。

千年绝学从今起,愿罄全功利有情。罗典文章曾再世,悉昙天语竟销声。众生茧缚乌难白,人性泥涂马不鸣。本原不随春梦去,雪山深处见先生。

画栋朱檐暴虎蹲,乱钟穿翠掩朝昏。去来所得无多衲,觉悟何曾有二门。山鸟山花应自若,佛心佛法与谁论。风埃几换行人鬓,博士元公扁却存。

汉家树业如许,君王神武能馨。夷吾可但江左,楚囚谁对新亭。

数月未论心,此心觉还真。矢以惺惺法,始终奉此身。

五岁淮山一梦新,扁舟曾系市桥春。津亭石磴双垂柳,见我依依似故人。

薄宦思归切,天涯秋气深。一番南国梦,千里故园心。历历湖边路,悠悠沙上禽。横枝清绝处,何日复追寻。

满林春笋生无数,竟日鸬鹚来百回。衣上尘埃真一洗,酒边怀抱得频开。池鱼往者忧奇祸,社栎终然幸散材。世世纷纷心本嬾,闭门岂独畏嫌猜。

昆仑之水易发,少林之春难芳。一臂勿断,九年顿忘。雷晕纹於象齿,花酿蜜於蜂房。派列枝分兮子孙繁碎,乌非马似言语文章。

漠漠重云暗,萧萧密雨垂。为霖淹古道,积日满荒陂。五稼何时获,孤村几户炊。乱流发通圃,腐叶著秋枝。暮爨新樵湿,晨渔旧浦移。空馀去年菊,花发在东篱。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