沂流入微王峡

又上微王峡,山寒含翠雾。
青壁尽侵云,鳞鳞多碧树。
山深石状古,地僻禽声怒。
竟日不逢人,茫茫水空注。

作品评述

《沂流入微王峡》是宋代张嵲所作的一首诗词。下面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再次来到微王峡,山上寒冷笼罩着翠绿的雾。青色的山壁似乎无边无际地与云相融,密密麻麻的树木构成了一片碧绿之海。山深处石头古朴而奇特,这个地方偏僻,禽鸟的叫声充满了愤怒之情。整整一天都没有遇到过一个人,茫茫水面映射出空虚无物。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作者再次来到微王峡的景象。微王峡是一个山谷,诗人通过描述山谷中的山、雾、树木、石头以及缺乏人烟的寂静,传达了一种幽静、神秘的氛围。诗中的自然景物与诗人内心的孤独感相互映衬,表现了对人世间繁忙与喧嚣的远离和追求宁静的意愿。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微王峡的山谷景色,展示了自然界中的宁静和荒凉。山谷中的寒冷和笼罩的雾气,以及山壁与云雾融合的景象,营造出一种神秘、幽深的氛围。密集的树木和古朴奇特的石头增添了山谷的特色。诗人在这个偏僻的地方感受到了深深的孤独,禽鸟愤怒的叫声更加突出了人烟稀少的环境。整首诗中没有出现人的身影,强调了山谷的荒凉与空旷。茫茫水面的映射既呈现了空虚无物的景象,也可以理解为诗人内心的寂寞和无助。通过对自然景色和人情感的描绘,诗词传达了对于远离尘嚣、追求宁静与自我反省的思考和向往。

这首诗词以自然景色为背景,通过对细腻描绘和感受的表达,展示了作者对于人世间喧嚣的远离和对宁静的向往。这种对自然和内心的深入体验,使得诗词具有浓厚的情感和意境,读者在阅读时也可以感受到一种宁静与思索的氛围。

作者介绍

张嵲(一○九六~一一四八),字巨山,襄阳(今湖北襄樊)人。徽宗宣和三年(一一二一)上舍中第,调唐州方城尉,改房州司法参军,辟利州路安抚司干办公事。高宗绍兴五年(一一三五)召试,除秘书省正字。七年,迁校书郎、着作郎(《南宋馆阁录》卷七)。八年,出爲福建路转运判官(同上书)。十年,兼实录院检讨、守起居舍人、兼侍讲、试中书舍人(《建炎以来繫年要录》卷一三五、一三七)。升实录院同修撰,十一年,罢。起知衢州。十八年,提举江州太平兴国宫,献《绍兴中兴復古诗》以希进用,寻卒(同上书卷一三九、一五八),年五十三。有《紫微集》(《宋史·艺文志》,《直斋书录解题》卷一八作《张巨山集》)三十卷,久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三十六卷。《宋史》卷四四五有传。 张嵲诗,以影印清文渊阁《四库全书·紫微集》爲底本,参校《湖北先正遗书》影印清文津阁《四库全书》本(简称文津本)以及残本《永乐大典》引诗。新辑集外诗句,编附卷末。

诗词推荐

岁晚岂不念,风雨漂摇之。但当护木根,纷纭尔何为。

迟日园林尝煮酒,和风庭院新丝。已过燕子穿帘後,又见鱼上市时。排闷与儿联小句,破闲留客战枯棋。残年自觅安排处,除却归休总不宜。

过秦淮旷望,迥萧洒、绝纤尘。爱清景风蛩,吟鞭醉帽,时度疏林。秋来政情味淡,更一重烟水一重云。千古行人旧恨,尽应分付今人。渔村。望断衡门。芦荻浦、雁先闻。对触目凄凉,红凋岸蓼,翠减汀苹。凭高正千嶂黯,便无情到此也销魂。江月知人念远,上楼来照黄昏。

贪听谯更夜未眠,偶拈一卷向灯前。凤箫按谱声声叶,鲛帕盛珠颗颗圆。洛叟曾规秦学士,蜀公晚喜柳屯田。江湖冷落词人少,难起花翁傍酒边。

白发将军亦壮哉!西京昨夜捷书来。胡儿敢作千年计,天意宁知一日回。列圣仁恩深雨露,中兴赦令疾风雷。悬知寒食朝陵使,驿路梨花处处开。

湖头女儿二十多,春山两点明秋波。自从湖上送郎去,至今不唱江南歌。

无数好山攒碧树。山下邮亭,亭下牵舟路。山色娱人相指顾。时时又被滩声妒。寒日光阴容易度。云去云来,那更商量雨。强把羁愁排遣去。

谷口高人,偶溯明河,近尺五天。见紫霄宫阙,空中突兀,玉皇姬侍,云里蹁跹。滴露研朱,披肝作纸,细写灵均孤愤篇。排云叫,奈大钧不管,沙界三千。语高天上惊传。早斥去人间伴谪仙。念赤城丹籍,香名空在,蓬莱弱水,欲到无缘。还倚枯槎,飘然归去,回首清都若个边。家山好,

天机织罢月梭闲,石壁高垂雪练寒,冰丝带雨悬霄汉。几千年晒未干,露华凉人怯衣单。似白虹饮涧,玉龙下山,晴雪飞滩。

十片建溪春,乾云碾作尘。天王初受贡,楚客已烹新。漏泄关山吏,悲哀草土臣。捧之何敢啜,聊跪北堂亲。

临济栽松,一椎两当。山门境致,后人标榜。

船上见月如可呼,爱之且复留斯须。青山倒影水连郭,白藕作花香满湖。仙林寺远钟已动,灵隐塔高灯欲无。西风吹人不得寐,坐听鱼蟹翻菰蒲。

芳林杏花树,花落子西东。今夕曲江雨,寒催朔北风。乡书沧海绝,隐路翠微通。寂寂相思际,孤釭残漏中。

一杯易足。自断此生犹杜曲。词客哀时。不敢愁来赋别离。孤城麦秀。常愧葛洪丹未就。诗罢长吟。衰晚迟回违寸心。

蚤晏逢人问,荒村店亦稀。竹舆穿雨过,沙鸟带云飞。野渡疑无树,春山尽有薇。不缘诗是伴,谁与倚荆扉。

问舍知君困欲还,才高那得卧南山。由来甘井人争汲,却恐心闲身未闲。

所思劳日夕,惆怅去西东。禅客知何在,春山到处同。独行残雪里,相见白云中。请近东林寺,穷年事远公。

烟淡黄昏,小移疏影横斜去。暗香微度。点缀梢头雨。玉管休吹,更要留春住。人何处。对花无语。望断江南路。

江鶂[1]初飞,荡万里素云,际空如沐。咏情吟思,不在秦筝金屋。夜潮上、明月芦花,傍钓蓑梦远,句清敲玉。翠罂汲晓,欸乃[2]一声秋曲。越装片篷障雨,瘦半竿渭水,鹭汀幽宿。那知暖袍挟锦,低帘笼烛。鼓春波、载花万斛。帆鬣转、银河可掬。风定浪息,苍茫外、天浸寒绿。

屈原宅畔惠兰怨,神女祠边云雨愁。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