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赵鸥波高士图

在昔洛阳,雪深丈余。
士也高卧,来令尹车。
今年吴淞,雪复何如。
积素一色,鸥鹭有无。
之子江臯,修亭是居。
有琴有书,有酒有鱼。
赏静独眺,聊以自娱。
挹兹清风,凜凜起予。
此景此图,再卷再舒。

作品评述

中文译文:

在曾经的洛阳,雪深丈余。
高士卧于高台,待令尹的车辆到来。
今年吴淞,雪又如何。
积雪皆为素色,鸥鹭在有无之间。
江臯之子,修建了亭居。
有琴有书,有酒有鱼。
静静地欣赏,消遣自己。
倾饮此清风,我感到凛冽。
这景色这图画,再次收卷和展开。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寒冷的冬天景色,并以一种静谧的方式表达了诗人的情感和心境。诗人初次描述了洛阳的大雪,他高士所居之地积雪丈余,然后转向当下的雪景,问今年的雪又是如何落下的。接下来,诗人以简洁的语言描述了鸥鹭在白雪中的存在与消失。接着,诗人提到了修建了亭居的江臯之子,形容他拥有琴书、酒食,自娱时享受清风和眺望景色的乐趣。最后,诗人用“再卷再舒”来结束诗篇,意味着将这美好的景色再次卷起、展开,持续享受。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表达出雪景的壮丽和清静,展示了诗人对自然的敏感、对人生的感悟以及对美的追求。诗人通过对洛阳大雪景色的刻画,呈现出冬季的寒冷和静谧之美。他特别提到了鸥鹭在白雪中的存在与消失,透过自然景色的描绘,使人们感受到时间的流逝和物事的变迁。而诗中的高士和江臯之子则表达了不同人对于美景的欣赏方式。高士安然卧于高台,以待令尹车的到来,表现出一种超脱尘俗的境界;而江臯之子则以琴书、酒食和自娱为乐,用享受清风和静谧的方式来凝视美景。整首诗以简练的语言展示了自然和人物的交融,以及人们对于自然与人生的思考和感悟,达到了以物言志的境界。

诗词推荐

早作田文去,终无苏武留。偷生宁伏剑,忍死欲焚舟。逸骥思超乘,飞鹰志脱鞲。登楼望江上,日日数行艘。

人居城市虚华馆,秋入园林著晚花。落日临池见蝌斗,必知清夜有鸣蛙。

闭息含真抱叶枯,春风将尽蜕寒肤。绿槐忽作仙人啸,长曳一声山日晡。

精庐残夜景,天宇灭埃氛。幽磬此时击,馀音几处闻。随风树杪去,支策月中分。断绝如残漏,凄清不隔云。羁人方罢梦,独雁忽迷群。响尽河汉落,千山空纠纷。

秦山未尽蜀山来,日照关门两扇开。刺史莫嫌迎候远,相公新送陕西回。

得米还忧无束薪,今年真欲甑生尘。椎奴跣婢皆辞去,始觉卢仝未苦贫。

开花空道胜于草,结实何曾济得民。却笑野田禾与黍,不闻弦管过青春。

寸长尺短,三平二满。觌面相呈,语言道断。

风高微退鷁,云好合从龙。萧艾长贪雨,松筠却耐冬。禁途今不远,归兴未应浓。莫羡朱双毂,相期禄万钟。

黄金柳嫩摇丝软。永日堂堂掩。卷帘飞燕未归来。客去醉眠欹枕、殢残杯。眉山浅拂青螺黛。整整垂双带。水沈香熨窄衫轻。莹玉碧溪春溜、眼波横。

沙平路软足力健,麦细桑柔春意深。绿水一湾浮野鶒,青山两岸唤幽禽。

轻云微月,二更酒醒船初发。孤城回望苍烟合。记得歌时,不记归时节。巾偏扇坠藤床滑,觉来幽梦无人说。此生飘荡何时歇?家在西南,常作东南别。

少年鞍马勤远行,卧闻龁草风雨声,见此忽思短策横。十年髀肉磨欲透,那更陪君作诗瘦,不如芋魁归饭豆。门前欲嘶御史骢,诏恩三日休老翁,羡君怀中双橘红。(黄有老母。)

南山之麓上腴田,当守犁锄业玛迁。昨日三山降除目,长沮同拜地行仙。

绿槐烟柳长亭路,恨匆忙分离去。日永如年愁难度。高城回首,暮云遮尽,目断知何处?解鞍旅舍天将暮,暗忆丁宁千万句。一寸柔肠情几许?薄衾孤枕,梦回人静,侵晓潇潇雨。

做了高官职,双眉皱不开。譬如三日妇,锦袜著珠鞋。

金雀双鬟年纪小。学画蛾眉红淡扫。尽人言语尽人怜,不解此情惟解笑。稳着舞衣行动俏。走向绮筵呈曲妙。刘郎大有惜花心,只恨寻花来较早。

彭州昔号小成都,城市繁华锦不如。尚有遗儒头雪白,见人犹自问诗书。彭州又曰牡丹乡,花月人称小雒阳。自笑我来逢八月,手攀枯干举清觞。

林表秋山白鸟飞,此中幽致亦还稀。西村渡口人烟晚,坐见渔舟两两归。

飞鹊台前晕翠蛾,千金新换绛仙螺。最难加意为颦多。几处睡痕留醉袖,一春愁思近横波。远山低尽不成歌。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