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蟋蟀有感

秋声听不得,况尔发哀闻。
游子他乡泪,空闺此夜心。
已怜装阁静,还虑塞亘深。
萧瑟西风紧,行看霜雪侵。

作品评述

《闻蟋蟀有感》是清代女诗人范姝所作的一首诗词,下面是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秋声听不得,更何况你发出哀怨的声音。在异乡的游子流泪,空闺之夜内心悲伤。已经怜惜那寂静的阁楼,但仍担忧辽阔的戈壁深处。冷萧萧的西风紧紧地吹着,看着霜雪逐渐侵袭。

诗意:
这首诗词表达了在秋季的一个晚上,听到蟋蟀发出悲鸣,引起了作者内心的感受。她比喻了蟋蟀的悲鸣与游子在异乡的悲伤相似。她思念家乡,思念亲人,思念那个曾经属于她的空闺。尽管范姝已经适应了孤独的生活,但她仍然忧虑着辽阔的戈壁深处,因为她知道自己还是一个孤独的人。最后,她描述了寒冷的西风和逐渐侵袭的霜雪,表现出了秋季的寂寥和凄凉。

赏析:
这首诗词表达了作者作为女性在清代社会中的孤独和无奈。在那个时代,女性往往被束缚在家庭中,难以自由地展示自己的才华。范姝以“蟋蟀”的形象来表现自己的孤独和悲伤,同时也展现出她深刻的思考和敏锐的感受力。她用简洁而深刻的语言,表达了自己对于人生的感悟,这种感悟是跨越时空的,也是人们所共通的。这首诗词的音韵和意境都非常优美,读来令人陶醉,同时也能够引起读者的共鸣。

诗词推荐

织女初秋渡鹊河。逾旬蟾苑聘嫦娥。蓬莱仙子今宵降,前後神仙引从多。餐玉蕊,抚云璈。寿筵戏彩捧金荷。黄金照社三儿贵,他日潘舆侍绮罗。

小雪未成寒,平湖好放船。水光宜落日,人意喜晴天。云薄翠微外,禽归莽苍前。上公宽礼数,清醉亦陶然。

郑州跛男子,识者惟客师。深沉有容量,不为同列知。唾面戒其弟,俯世一何卑。君看白水涧,沫额宣驽资。

远峰隔水醒人心,一半斜阳一半阴。僊子更衣晚妆束,紫茸领子翠毛衿。

人事何时休,纷来如野马。相携解镳处,去约岩之下。清凉二城雨,况值禳禬罢。白云醉堪眠,青草春可藉。泉甘嗽苏醒,树好留间暇。频游我尝惯,忽至公成乍。徘徊共幽兴,静坐絺衣挂。中间五百士,阅世知几夏。莓苔自成古,香火仍同社。岩缝更依然,莫问丰干话。

歆我嘉荐,锡我蕃禧。多黍多稌,如京如坻。

明善堂前香矗云,诸生再拜祝庄椿。芹香藻绿涵和气,枫老梅疏健小春。有道可为明主佐,无氈休欢广文贫。烹羔压酒称千寿,会看仙桃着子新。

三见春归人未归,天涯依旧赋春诗。一官得失不相补,万事乘除只自知。年去年来供屈指,岭南岭北入支颐。柳眉桃脸竞时节,难遣东风染鬓丝。

一住翠峰顶,两见溪草绿。不知朝市间,几番生荣辱。萧条岩上云,冷淡水边竹。报谁归去来,向此空踟躅。

无风香篆吐长丝,收架凝尘不下帷。鸟雀声和晴日暖,午窗扪虱坐多时。

门掩冷云堆,推敲更有谁。不忘分芋约,来趁折梅期。听雪连宵话,伤时几首诗。侵晨催返棹,猿鹤报先知。

今夕何夕,岁聿其徂。草木雕落,山川萦纡。瞻彼鸿雁,拂翼天衢。雍雍和鸣,载悠载徐。虽无羽翰,心与之俱。华月出云,青镫在隅。歌以写怀,云何其旴

美人废琴瑟,不是无巧弹。闻君郢中唱,始觉知音难。惊蓬无还根,驰水多分澜。倦客厌出门,疲马思解鞍。何以写此心,赠君握中丹。

江晚潮风应,萧萧百里秋。寒声初战峡,怒力暗移洲。卷岸舟航尽,涵空日月浮。吴儿轻逐利,亡命雪山头。

石上苔芜水上烟,潺湲声在观门前。千岩万壑分流去,更引飞花入洞天。

塞北中郎雪满头,陇西壮士泪沾裘。人生百岁能多少,直至如今说未休。

气貌棱棱,眉目温温。一脉之分派发崑崙之源,百川之吞潮落珊瑚之根。风烟清远秋之痕,草木秀拔春之恩。古壁之梭兮蛰龙之骨,寒潭之璧兮夜月之魂。

远民歌舞戴升平,碧阁朱楼照眼明。乡馔雨余收白蕈,客樽秋后对红英。泷鸣浈水遥通海,路入南山不隔城。材术如君有余暇,出游应数拥双旌。

义激中心不再思,宦途从此抱瑕疵。谁怜君子笃亲意,况是明王孝治时。靖节田园应久发,尚平婚嫁岂宜迟。一官尘土休回顾,海上群鸥旧有期。

抛却长竿卷却丝,手持蓑笠献新诗。临川太守清如镜,不是渔人下钓时。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