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昭应王明府溪亭

靖节何须彭泽逢,菊洲松岛水悠溶。
行人自折门前柳,高鸟不离溪畔峰。
晓渭度檐帆的的,晚原含雨树重重。
轩车过尽无公事,枕上一声长乐钟。

作品评述

《题昭应王明府溪亭》是唐代赵嘏的一首诗。诗中描绘了一幅山水田园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的赞美和对宁静和平的向往之情。

诗中的“彭泽”和“菊洲松岛”都是具体的地名,但这个诗的具体环境并不清楚。诗中描述了一位行人来到溪亭的景色。溪亭位于溪畔峰旁边,高鸟在溪畔峰上飞翔。清晨,人们看到渭水帆影倒映在屋檐上;傍晚,雨后树林还带着雨水,在树丛中看起来重重叠叠。诗的最后一句描述了晚上没有受到公事的干扰,躺在床上可以听到遥远的长乐钟声。

这首诗以实景写景的方式展示了一幅美丽宁静的自然景象,通过准确的描写,使读者感受到了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和平与宁静之美。诗人通过细致入微的描写,借景抒情,表达了对自然美和琐事烦扰之外宁静和平生活的向往。

诗词中文译文:
靖节何须彭泽逢,
菊洲松岛水悠溶。
行人自折门前柳,
高鸟不离溪畔峰。
晓渭度檐帆的的,
晚原含雨树重重。
轩车过尽无公事,
枕上一声长乐钟。

赏析:
这首诗运用了准确而细致的描写方式,形象地描绘了溪亭的美景。同时,通过以景入情的手法,使读者感受到了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和平与宁静之美。诗人在描述自然景色的同时,也借此抒发了自己对琐事烦扰之外宁静和平生活的向往之情。整首诗意境高远,简洁而清新,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作者介绍

赵嘏,字承祐,山阳人。会昌二年,登进士弟。大中间,仕至渭南尉卒,嘏为诗赡美,多兴味,杜牧尝爱其“长笛一声人倚楼”之句,吟叹不已,人因目为赵倚楼。有《渭南集》三卷,编年诗二卷,今合编为二卷。 赵嘏字承祐,山阳人。武宗会昌中登郑言榜进士第。补诗一首。

诗词推荐

吾家宝藏不悭惜,观面相呈人罕识。辉金耀古体圆时,照地照天光赫赤。荆山美玉奚为贵,合浦明珠比不得。借问谁人敢酬价,波斯鼻孔长三尺。

一学芙蓉叶,初开映水幽。虽经小儿手,不称老夫头。枕上眠常戴,风前醉恐柔。明年有闺阁,此样必难求。

君来不遇我,我到不逢君。古殿依修柏,寒花对暮云。

窗前细雨日啾啾,妾在闺中独自愁。何事玉郎久离别,忘忧总对岂忘忧。春风送雨过窗东,忽忆良人在客中。安得妾身今似雨,也随风去与郎同。

次公治颍川,仁政被一方。神物不藏瑞,兹焉集凤皇。在昔奏箫韶,舜庭来跄跄。西伯有至化,亦见鸣岐阳。仲尼岂无德,已矣空悲伤。夫何刀笔吏,而能致殊祥。我来过荒陂,烟草但苍苍。缅怀汉循吏,史笔恐未详。

潮生抹沙岸,云薄漏月明。江头晓色动,鸦起人未行。扶携度长桥,仰视天宇清。遥怜系舟人,听我高屐声。水槛得小憩,一笑拄杖横。澄漪弄孤影,微风吹宿酲。湛然方寸间,不受尘事撄。寄语市朝人,此乐未易名。

相对两山碧,春风摇绿篁。一巢云建造,三涧水宫商。谷口躬耕稼,盘中歌寿昌。桃花认行路,他日访刘郎。

欲知此园古,请视酴醾苍。孙枝已轮囷,走蔓龙蛇长。春风一吹嘘,灼灼发奇光。仙姝不可挹,顺风饮其香。

山屐田衣六七贤,搴芳蹋翠弄潺湲。九龙潭月落杯酒,三品松风飘管弦。强健且宜游胜地,清凉不觉过炎天。始知驾鹤乘云外,别有逍遥地上仙。

试灯天气又春来,难说是情怀。寂寥聊似、扬州何逊,不为江梅。扶头酒醒炉香灺,心绪未全灰。愁人最是,黄昏前后、烟雨楼台。

伊水溅溅相背流,朱栏画阁几人游。漆灯夜照真无数,蜡炬晨炊竟未休。顾我有怀同大梦,期君不至更沈忧。西园碧树今谁主,与近高窗卧听秋。

湿云不渡溪桥冷。娥寒初破东风影。溪下水声长。一枝和月香。人怜花似旧,花不知人瘦。独自倚阑干,夜深花正寒。

浮生知几日,无状逐空名。不如多酿酒,时向竹林倾。

相伴梅花过一生,月香水影是肝肠。如今梅坏先生死,屋外春风吹夕阳。

风鸣长史升天柏,草护仙翁瘗剑茔。瑞像殿前亡马迹,养龙池上有鼍鸣。

奉劝清河,酷告彭城。暨诸公、休苦劳神。速离火院,早出迷津。纵水云游,归物外,作闲人。端的修行,洗涤心尘。以云朋、霞友为亲。研穷久视,讲论长生。便悟玄玄,通妙妙,得真真。

绿暗初迎夏,红残不及春。魏花非老伴,卢橘是乡人。井落依山尽,岩崖发兴新。岁寒君记取,松雪看苍鳞。

黄蜂得晴日,不道菊开稀。向蕊晚寒起,落丛无力飞。轻轻难自举,怗怗一何微。莫问巢房处,斜阳奈欲归。

世路驱驱又白头,争如闲卧绝他求。门前荒陇依依在,碑折松枯尽列侯。

门外绮罗如绣。堂上华灯如昼。领略一番春,共醉连宵歌酒。今后。今后。如此遨头少有。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