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浦·旅怀

风悲画角,听单于、三弄落谯门。
投宿骎骎征骑,飞雪满孤村。
酒市渐闲灯火,正敲窗、乱叶舞纷纷。
送数声惊雁,下离烟水,嘹唳度寒云。
好在半胧溪月,到如今、无处不销魂。
故国梅花归梦,愁损绿罗裙。
为问暗香闲艳,也相思、万点付啼痕。
算翠屏应是,两眉馀恨倚黄昏。

作品评述

南浦·旅怀翻译及注释

翻译
画角在寒风中悲鸣,《单于》曲调一声声落在谯门,我们的马车匆匆赶路投宿,来到这弥漫着飞雪的小孤村。酒市里的灯火渐渐稀少,只有枯叶乱纷纷,敲打着窗门。空中传来惊雁的哀鸣,从那凄戾的叫声中,可以想象它们刚刚离开迷蒙的水面,正在迅疾地穿过寒云。
依旧是半暗半明的淡月,到如今,这一切景物却令我落魄伤魂。梦想着返回故园,那里的梅花该多少艳明。那位穿着绿罗裙的佳人,恐怕早已为我容颜瘦损。试问那一树树暗香疏影,是否也在相思,万点红花是否都变作了泪痕。料想那位美人一定紧锁双眉,满腔幽怨悲恨,独倚画屏苦挨着黄昏。

注释
1. 南浦:词牌名之一。原唐教坊曲名。用《楚辞·九歌》“送美人兮南浦”的句意。宋词借旧曲另制新调。此调有北、仄两体。双调,上片八句,押四仄韵,五十二字;下片九句,押四仄韵,五十三字,共一百O五字,也可押平声韵,但甚少人用。用“中吕调”。
2. 风悲画角:寒风中传来号角悲凉的声音。
3. 《单(chán)于》、三弄落谯(qiáo)门:城楼上反复吹奏着《单于》曲。谯门,建有瞭望楼的城门。
4. 骎骎(qīn):马飞跑的样子。
5. 嘹唳(lì):高空鸟鸣声。
6. 故国《梅花》归梦:《梅花》曲引起思归的梦想。
7. 愁损绿罗裙:想起家里的爱人便愁坏了。绿罗裙,指穿绿罗裙的人。
8. 暗香:指梅花。
9. 啼痕:泪痕。

南浦·旅怀赏析

  上片通过听觉和视觉构成四幅各具特色的画面,即“画角谯门”、“飞雪孤村”、“冷落酒市”和“寒夜惊雁”。首句“风悲”两字刻画风声。风声带来阵阵角声,那是谯门上有人在吹《小单于》名曲吧。画角是涂有彩绘的军中乐器,其声凄厉,画角飞声,散入风中,又曾触动过无数旅人的愁思,“风悲”两字极为灵动传神。秦观《满庭芳》中对角声之哀也曾有描写,“画角声断谯门,暂停征棹,聊共引离尊”。一“落”字见得谯门之高,风力之劲,并且还表达出旅人心头的沉重之感。

  “投宿”两句写途中飞雪。“骎骎”形容马在奔驰,又上承“投宿”,使旅人急于歇脚的心情跃然纸上;下启“飞雪”,点出急于投宿是因为风雪交加。“飞”形容漫天飞雪飘舞之状,而“满”字又着力画出村子之小而且孤。“酒市”二句是入村以后的景象。灯火阑珊,人迹稀少,可见雪大且深,也衬托夜间旅舍独处之冷清,所闻者唯有乱叶扑窗之声。“舞纷纷”写落叶之多和风力之急。“骎骎”、“飞”、“满”、“舞”都是动字;“骎骎”在句中不仅状客观之物,而且还能传主观之情,由此可见作者对字、词、句的推敲斟酌。《白雨斋词话》极为赞赏这点:“此词遣词琢句,工绝警绝,最令人爱”。

  “送数声”三句是客舍夜坐所闻。雪夜风急,忽闻雁声。雁群入夜歇宿在沙渚芦丛之中,遇到外物袭击,由守卫的雁儿报警,便迅速飞向高空。“乍离”句即是写这种情况。“嘹唳”句说的是雁群受惊后穿过密布的冻云飞向高空,鸣声高亢曼长。雁儿多在高空飞行,白天远望可见,夜间则从鸣声得知。杜牧《早雁》诗有云:“金河秋半虏弦开,云外惊飞四散哀。”云外,言其飞得高也。张文潜《楚城晓望》诗也说:“山川摇落霜华重,风日晴和雁字高。”而卢纶《塞下曲》写的就是雁儿夜惊:“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单于战败后想趁黑夜逃遁,途中惊动了雁群,雁儿惊飞云外时的鸣声使追逐者得知单于的去向。本词所写的是南归途中的雁儿,在夜间受惊高飞时的鸣声,叩动旅人的心弦,无限乡思,黯然而生,词意至此由写景转入下片的抒情。

  下片另开境界,由雪夜闻雁转为淡月乡愁,委婉地铺写相思情意。“好在”句是说风雪稍止,云雾未散,朦胧中透视半痕淡月。“好在”指月色依旧。

  “无处不消魂”,描绘客居夜思,月色依稀当年,望月生情,不禁黯然魂消。“故国”两句,诉说由于故国之梅以及穿着绿罗裙之人,使他眷恋难忘,因此频频入梦。“故国”,即“故园”,周邦彦《兰陵王》中就有“登临望故国”之句。“愁损”两字,怜想梦中伊人亦为相思所若,语意曲折。

  “为问”两句上承“故国”句,是以设问将梅拟人化,将枝上蓓蕾比拟为泪珠。试问那暗香浮动的花枝,是否也是为了相思而泪痕点点?末两句又上承“愁损”句,设想对方,由己及人。自己在客中归梦梅花,愁绪满怀,想伊人在故园赏梅忆人,泪滴枝头,正如牛峤《菩萨蛮》中所云:“愁匀红粉泪。眉剪春山翠。何处是辽阳,锦屏春画长。”薄暮时分,她斜倚屏风想起远方旅人,他遥忆故园,应亦是余恨绵绵,难以消除。

作者介绍

孔夷,字方平,自号滍皋渔父,又隐名爲鲁逸仲。汝州龙兴(今河南宝丰)人。旼子(旼见《临川集》卷九八《宋处士墓志铭》)。哲宗元祐间隐士,与李廌、刘攽、韩维爲友。事见《咸淳临安志》卷六六。今录诗五首。

诗词推荐

向来高楼月,人境居第一。天福不得再,天意亦叵测。浊河幸一澄,威凤乃屡出。过日惜清玩,草具成胜集。共咏昔年诗,仍是昔年客。酒阑感存没,悲约会异今昔。怀我盘谷翁,蕊宫此何夕。仰瞻云汉章,正恐翁手缉。蹑云侍琅舆,颇恨无此骨。拭泪罢清酌,览镜有华发。

旅人

粉色全无饥色加,岂知人世有荣华。年年道我蚕辛苦,底事浑身着苎麻。

旅人

大道要为天下公,割吾所爱以归侬。北窗不在西湖上,惊见飞来湖上峰。

旅人

一原风俗异衣裘,流落来从绵上州。未到清明先禁火,还依桑下系千秋。

旅人

长恨诗人挽不来,东风无赖又帆开。城南城北佳山水,多少甘棠手自栽。

旅人

澹烟疏雨间斜阳,江色鲜明海气凉。蜃散云收破楼阁,虹残水照断桥粱。风翻白浪花千片,雁点青天字一行。好著丹青图画取,题诗寄与水曹郎。

旅人

小年踯躅随群队,长大悲伤怕物华。爇罢天香天影室,不行人事便归家。

旅人

中天积翠玉台遥,上帝高居绛节朝。遂有冯夷来击鼓,始知嬴女善吹箫。江光隐见鼋鼍窟,石势参差乌鹊桥。更肯红颜生羽翼,便应黄发老渔樵。

旅人

往时参大政,诸老扈先朝。合执调元柄,犹乘问俗轺。登良爰改纪,肃政各迁乔。明甚奎文揭,坚能泰岳摇。吴山悬夜月,浙水喷秋潮。荐拔皆奇士,寅恭尽选僚。重名三翮鼎,古韵九成韶。混合氛祲定,因循习尚骄。不扶儒学起,焉革庶风浇。周继言堪考,殷因世未遥。西湖旧精舍,南渡

旅人

胡风吹雁翼,远别无人乡。君近雁来处,几回断君肠。昔奉千日书,抚心怨星霜。无书又千日,世路重茫茫。燕国有佳丽,蛾眉富春光。自然君归晚,花落君空堂。君其若不然,岁晚双鸳鸯。顾兔蚀残月,幽光不如星。女儿晚事夫,颜色同秋萤。秋日边马思,武夫不遑宁。燕歌易水怨,剑舞

旅人

学士声先压并游,词源浩荡浸昆丘。九重紫殿三题就,万里青云数刻收。天子临轩名第二,春官奏卷等俱优。翰林试笔寻挥写,册府譌文倏校雠。京邑纷华非所好,乡邦偃宴得其求。始看别酒倾同舍,早听欢谣载两州。严诏飞来批凤尾,近班归去立螭头。一年父老漫留寇,四世公台将至彪。

旅人

春风吹琅玕,夏长苍龙孙。未见拂云梢,已引鞭骥根。包藏霜雪姿,隐忍苔藓痕。其傍茁小草,同出东帝恩,恩深草先高,抱箨殊未掀。岁寒两何如,一笑凝诗魂。

旅人

罗襦子本官同生,故把玄谈乱浊清。粉面青蝇麾不去,到头白黑自分明。

旅人

绿发童颜羽服轻,天台王屋几经行。云程去速因风起,酒债还迟待药成。房闭十洲烟浪阔,箓开三洞鬼神惊。他年华表重归日,却恐桑田已变更。

旅人

一夏三个月,已过两个月。子细好生观,只余一个月。说与林下人,莫空度岁月。

旅人

已过西成赛庙期,家家下麦不容迟。夕阳遍野人归後,秋水生滩鹭集时。灵药不治怀抱恶,好诗空益鬓毛衰。从来未识苏司业,愁绝西风满酒旗。

旅人

金刀闪冷光,一剃一清凉。未免随朝夕,依前长雪霜。夏林欹石腻,春涧水泉香。向老凋疏尽,寒天不出房。

旅人

平明南出笮桥门,走马归来趁未昏。渐老更知闲有味,一冬强半在梅村。本为梅花判痛饮,却嗅梅香消宿酲。日欲落时始上马,青羊宫前闻发更。

旅人

紫阁气沉沉,先生住处深。有人时得见,无路可相寻。夜鹿伴茅屋,秋猿守栗林。唯应采灵药,更不别营心。

旅人

夕风轻颺一池香,遥为荷花泛短航。俗子几曾贪韵胜,閒人赢和放清狂。幽栖野鹤林松黑,乱扑流萤水叶凉。会取渭川当日意,不钭终老俟周王。

旅人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