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和钱穆甫答签判殿丞临安道中作

吴越开基旧土疆,鉴山仍是种瓜乡。
七朝赐履加尊宠,五世苴茅奉宪章。
里社依然题昼锦,昆云不绝佩鞶囊。
人怀馀德能封殖,犹有当时似盖桑。

作品评述

《次韵和钱穆甫答签判殿丞临安道中作》是苏颂在宋代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吴越开基旧土疆,鉴山仍是种瓜乡。
七朝赐履加尊宠,五世苴茅奉宪章。
里社依然题昼锦,昆云不绝佩鞶囊。
人怀馀德能封殖,犹有当时似盖桑。

这首诗词以描写吴越地区的开拓和发展为主题。诗人提及吴越的开基和旧土疆,意味着吴越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地方。"鉴山仍是种瓜乡"表达了即使时光流转,这片土地依然保持着农耕的传统。

接下来,诗人提到七朝赐履加尊宠,五世苴茅奉宪章。这里的"七朝"和"五世"指的是历史上吴越地区得到过多次朝廷赏识和封赐的事实。"赐履"和"苴茅"是君主给予的荣耀和尊贵的象征,"宪章"则代表了吴越地区奉行朝廷制度和法律。

在诗的后半部分,诗人提及"里社依然题昼锦"和"昆云不绝佩鞶囊"。这里描绘了吴越地区繁荣昌盛的景象。"里社"指的是村庄和社区,"题昼锦"表示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仍然重视文化艺术的传承。"昆云"代表高耸入云的山峰,"佩鞶囊"则是指装饰在衣物上的鞶囊,表示人们在吴越地区依然保持着崇尚文化和风雅的品味。

最后两句"人怀馀德能封殖,犹有当时似盖桑"表达了人们怀揣着对历史的感激和尊重,并继续努力开拓发展的精神。"封殖"意味着人们积极发展生产和农耕,"盖桑"则象征着历史的遗迹和荣耀。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吴越地区的开拓和发展,表达了对历史的敬仰和对文化传承的重视。诗人以简洁而富有意境的语言,展现了吴越地区的繁荣和人们对历史的情感。整首诗抒发了作者对家乡的深情和对历史的思考,同时也传递了努力开拓发展的积极态度。

作者介绍

苏颂(一○二○~一一○一),字子容,本泉州同安(今属福建)人,以父绅葬润州丹阳(今属江苏)而徙居,遂占籍丹阳。仁宗庆历二年(一○四二)进士(清王捷南《福建通志稿·苏颂传》)。皇祐五年(一○五三),召试馆阁校勘,同知太常礼院。嘉祐四年(一○五九),迁集贤校理,充编定馆阁书籍官。六年,出知颍州。英宗治平二年(一○六五)爲三司度支判官。四年,出爲淮南转运使。神宗熙宁元年(一○六八),擢知制诰。二年,因奏事不当免。四年,出知婺州,移亳州。七年,授秘书监、知银臺司,未几,出知应天府、杭州。元丰元年(一○七八),权知开封府,坐治狱事贬知濠州,改沧州。哲宗元祐元年(一○八六),诏判吏部,寻充实录馆修撰兼侍读。四年,迁翰林学士承旨。五年,除右光禄大夫、守尚书左丞。七年,拜左光禄大夫、守尚书右僕射兼中书侍郎。八年,罢爲观文殿大学士、集禧观使。復知扬州。绍圣四年(一○九七),以太子少师致仕。徽宗建中靖国元年卒,年八十二。有《苏魏公文集》七十二卷(其中诗十四卷),由其子于宋高宗绍兴九年(一一三九)编成,流传至今。事见本集卷五《感事述怀诗》自注、《名臣碑传琬琰集》中集卷三○宋曾肇撰《苏丞相颂墓志铭》。《宋史》卷三四○有传。 苏颂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苏魏公文集》爲底本,校以丁丙八千卷楼本(简称丁本,藏南京图书馆)、清道光间孙苏廷玉刻本(简称道光本)、北京图书馆藏清钞本(简称钞本)等。丁本较底本多四首诗,依原次编入集中。底本卷二八中的乐章、春帖子、口号及新辑集外诗一首,编爲第十五卷。

诗词推荐

野人斋爨屏膻腥,自向阶前撷紫茎。老去爱花心转薄,一杯蔬饭足浮生。

安乐窝中诗一编,自歌自咏自怡然。陶鎔水石闲勋业,铨择风花静事权。意去乍乘千里马,兴来初上九重天。忺时更改三两字,醉后吟哦五七篇。直恐心通云外月,又疑身是洞中仙。银河汹涌翻晴浪,玉树查牙生紫烟。万物有情皆可状,百骸无病不能蠲。命题滥被神相助,得句谬为人所传。

倚阑心目净,万面一磨铜。欲画画不得,托言言更穷。阴晴山远近,日夜水西东。此意知谁会,鸥边独钓翁。

客过无名姓,扁舟系柳阴。穷秋南国泪,残日故乡心。京洛衣尘在,江湖酒病深。何须觅陶令,乘醉自横琴。

春来江上打头风。吼层空。卷飞蓬。多少云涛,雪浪暮江中。早是客情多感慨,烟漠漠,雨濛濛。梁溪只在太湖东。长儿童。学庞翁。谁信家书,三月不曾通。见说浙河金鼓震,何日到,羡归鸿。

月华临霁雪,皓彩射貂裘。桂酒寒无醉,银笙冻不流。怀哉梁苑客,思作剡溪游。竟夕吟琼树,川途恨阻修。

岩僧殊好事,绝顶庙龙君。勿笑一泓水,能生六合云。

君家苍石三峰样,磅礴乾坤气象横。贱子与山曾半面,小窗如梦慰平生。炉烟巧作公超雾,书册尚避秦皇城。病眼朝来欲开懒,借君岩岫障新晴。

报卢君,门外雪纷纷。纷纷门外雪,城中鼓声绝。强梁御史人觑步,安得夜开沽酒户。

小园何事得佳名,环似莆溪一水清。帖帖飞鸢迷上下,翩翩游艇探空明。杯盘白处松生影,衣袂凉时竹有声。更约乘轩卫君子,安舆往来要将迎。

国鸟尚含天乐转,寒风犹带御衣香。为报碧潭明月夜,会须留赏待君王。

钟鼎箪瓢信宿缘,且将閒逸度余年。诗敲雪月风花夜,画卷江湖烟雨天。三尺焦桐方外友,一泓老砚郭边田。自惭野趣无拘束,敢和清吟一十篇。

投暮安州北,苍烟乱眼昏。茅茨人外路,砧杵月边村。野水飞云薄,空林噪雀繁。几人堪此乐,逢客莫轻论。

相逢草草,共吟诗、同醉杯中之物。评论三王讥五霸,谈辩喧哗邻壁。敲缺唾壶,击残如意,妙语飞华雪。无能为也,如何对此三杰。看取东野诗成,南昌书就,奈征车催发。後夜山深何处宿,红豆寒灯明灭。一老堪怜,两生未起,应念星星发。风传佳话,花村无犬惊月。

莫笑凡龟恋泽池,不蕲刳灼效前知。亲逢日月光华旦,勉慕渊源浸渐师。义切仰山勤景行,事迷当局戒贪棋。衰迟犹窃君侯禄,深愧曹风伐辐诗。

僧房秋夜月明天,下马拥裘人悄然。老僧何事亦晨起,清磬一声惊客眠。

好山都在太湖西,满路风烟棘刺迷。华屋燕飞今在否,市桥官柳不胜题。

郊外凌兢西复东,雪晴驴背兴无穷。句搜明月梨花内,趣入春风柳絮中。

眉痕英绝语謖謖,指挥小婢带韬略。幸汝生逢清晏时,不然剑底桃花落。

一门萃忠孝,竹锦写家声。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