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南北朝庾信的《周五声调曲二十四首(其十七)》
拼音和注音
sān guāng yǐ jì wù chéng xíng , sì shí yǐ cái chéng zhèng wèi 。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正位:正位,汉语词语,拼音zhèng wèi,释义是正式登位、就职。
四时:1.乐舞的名字。2.指一天中的朝、昼、夕、夜。3.春、夏、秋、冬四季。4.指一年四季中的农时。
成形:成形chéngxíng∶形成正在成形的思想之新奇简直使他大吃一惊排列成一定形式或形状使玻璃成形医学上指具有正常的形状大便成形医学上指修复损伤的组织或器官成形外科骨成形术
三光:三光sānguāng[thesun,themoonandstars]古时指日、月、星
裁成:裁剪制成。编制而成。犹栽培。谓教育而成就之。
庾信
庾信(513—581)字子山,小字兰成,北周时期人。南阳新野(今属河南)人。他以聪颖的资质,在梁这个南朝文学的全盛时代积累了很高的文学素养,又来到北方,以其沉痛的生活经历丰富了创作的内容,并多少接受了北方文化的某些因素,从而形成自己的独特面貌。
原诗
三光以记物成形,四时以裁成正位。
雷风大山岳之响,寒暑通阴阳之气。
武功则六合攸同,文教则二仪经纬。
有道则咸浴其德,好生则各繁其类。
白日经天中则移,明月横汉满而亏。
能亏能缺既无为,虽盈虽满则不危。
开信义以为苑囿,立道德以为城池。
周监二代所损益,郁郁乎文其可知。
庖牺之亲临佃渔,神农之躬秉耕稼。
汤则救旱而忧勤,禹则正冠而无暇。
草上之风无不偃,君子之氓知可化。
将欲比德于三皇,未始追踪于五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