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大资节使史国公三首

昔缀都曹后,升堂拜父师。
达尊廑异盼,国士沐深知。
鹤发人何在,蝇头字尚遗。
遣车无路送,挥泪挥丰碑。

作品评述

《挽大资节使史国公三首》是宋代李曾伯所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诗词的中文译文:
昔日随从在都城,升堂向父师请教。追忆尊严异凡俗,国士深知其价值。如今白发人何在,却只留下微不足道的字迹。无路可走送他归,只能挥泪挥动丰碑。

诗意:
这首诗词表达了对已故的史国公的怀念之情。诗人回忆起过去在都城中与史国公一起学习的情景,感慨他的崇高地位与非凡才能。然而,如今史国公已年迈,他的风采和智慧已经消逝,只留下微不足道的字迹,而无法再与他交流。诗人无法找到合适的方式来表达对史国公的敬意和怀念之情,只能借助泪水和挥动的丰碑来表达心中的哀思。

赏析:
这首诗词以朴素而深情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史国公的敬意和怀念之情。通过对史国公在他生命中的重要地位和非凡才华的回忆,诗人展现了对史国公的深切敬仰和对他智慧的赞美。史国公的离世给诗人带来了沉重的悲痛,他感到自己无法找到合适的方式来送别史国公。最后,诗人选择用泪水和挥动的丰碑来表达内心的哀思和对史国公的告别。整首诗词情感真挚,表达了对逝去的伟大人物的敬意和感慨,展现了诗人的文化素养和情感深度。

作者介绍

李曾伯,字长孺,号可斋,祖籍覃怀(今河南沁阳),侨居嘉兴(今属浙江)。理宗绍定三年(一二三○),知襄阳县。嘉熙元年(一二三七),爲沿江制置司参议官(《宋史》卷四二《理宗纪》)。三年,迁江东转运判官、淮西总领(《景定建康志》卷二六)。淳祐二年(一二四二),爲两淮制置使兼知扬州。九年,知静江府兼广西经略安抚使、转运使。移京湖制置使兼知江陵府。宝祐二年(一二五四),改夔路策应大使、四川宣抚使。以事奉祠。起爲湖南安抚大使兼知潭州。六年,再知静江府。復以事罢。景定五年(一二六四),起知庆元府兼沿海制置使。曾伯以文臣主军,长于边事,爲贾似道所嫉,于度宗咸淳元年(一二六五)禠职。寻卒。有《可斋杂稿》三十四卷,《续稿》前八卷、后十二卷。事见本集有关诗文,《宋史》卷四二○有传。 李曾伯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校以清康熙影宋抄本(简称影宋本,藏南京图书馆)。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诗词推荐

犬吠水声中,桃花带雨浓。树深时见鹿,溪午不闻钟。野竹分青霭,飞泉挂碧峰。无人知所去,愁倚两三松。

任与清和犹是器,偏於所执不相通。大成之德该全体,万理同归一贯中。

王遣金驷聘,先生已许王。从家变名姓,非独接舆狂。

莫唱当年长恨歌,人间亦自有银河。石壕村里夫妻别,泪比长生殿上多。

天公戏剧高寒上,岂识人间有凛秋。八万四千挥斧手,閒抛玉屑下琼楼。

莫讶南方景物疏,为君聊且话苍梧。地倾二面城池壮,江迸三流气色麄。山畜火光因政出,石藏牛影为仙呼。官厅传自唐丞相,民颂思從汉大夫。龙母庙堂神鬼集,鳄鱼池近介鳞趋。朝台望断归岐路,冰井频窥爽发肤。脍美不堪全用鲤,果珍何忍命为奴。云归上国名终远,郡带口藩势未孤。

家临清溪水,溪水绕盘石。绿萝四面垂,褭褭百馀尺。风泉度丝管,苔藓铺茵席。传闻颍阳人,霞外漱灵液。忽枉岩中翰,吟望朝复夕。何当遂远游,物色候逋客。

拂破苍苔觅旧题,五言觅得晚唐诗。岩光人忆遗名好,华景天开一段奇。铁锁掣关躔霹垒,玉梯穿路透瑶池。古心未展閒游戏,惭愧平生华子期。

烟雨溟蒙望眼迷,兰舟小泊画桥西。儿童不识春流涨,却怪湖边柳树低。

久雨涔{左雨右资}浃甸圻,层云晻暧压城低。沈灰将恐蛙生灶,负土深防蚁漏堤。避冷竹窗烘炭兽,祷晴琳馆抗旌霓。知君方欲行千里,早晚残霞却照西。

西南有山高崔嵬,乱峰围绕如蓬莱。中间有地可容足,泉甘木茂无尘埃。诸君之意一何厚,协谋判给如风雷。天津八月水波定,便可乘查观一回。

问月杯空,谪仙去、无人重举。兰台旧、扁舟乘兴,处留奇语。洞府初疑仙骨瘦,樽前尚爱纶巾舞。信前身、太白尚何疑,词高古。盟后会,偕真侣。黄叶渡,丹枫渚。道五湖烟浪,胜游湓浦。念我身闲鸥样度,似海山共去君应许。但只愁、岳牧要人□,□原无空格,据撑住。

宫扉无禁往来宜,内使垂髫许侍随。清清夜声归扆帐,紫毫朝彩隔罘罳。窗笼树色琼花岛,砌入荷香太液池。天上只闻人共羡,不缘尘世竟何知。

昼长帘幕低垂,时时风度杨花过。梁间燕子,芹随香觜,频沾泥污。苦被流莺,蹴翻花影,一阑红露。看残梅飞尽,枝头微认,青青子、些儿大。谁道洞门无锁。翠苔藓、何曾踏破。好天良夜,清风明月,正须著我。闲展蛮笺,寄情词调,唱成谁和。问晓山亭下,山茶经雨,早来开么。

石室无来客,閒云伴晚眠。梦添身外事,发减锐中年。小雨溪平路,牛衣业在田。剑星横照胆,归意未应全。

早晚逐兹来,闲门日为开。乱蛩鸣白草,残菊藉苍苔。困卧谁惊起,闲行自欲回。何时此携手,吾子本多才。

轻楳拂拂余清,笔下翻成月下横。昨夜小屏幽梦断,恍如烟雨瘴江城。

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涯。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衲僧家,无本据。暑退凉生,任情去住。折拄杖,挑拨红尘堆里人,破草鞋,踏断枯木岩前路。无佛处,急赴过,有佛处,不得住。捏聚大千无寸土,业风吹上十二峰。来,徐徐向伊道,提鞋去。

楚人自古登临恨,暂到愁肠已九回。万树苍烟三峡暗,满川明月一猿哀。非乡况复惊残岁,慰客偏宜把酒杯。行见江山且吟咏,不因迁谪岂能来。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