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酒

汲井辘轳鸣,寒泉碧瓮盛。
欲为三伏美,方俟十旬清。
梦忆黄公舍,徒闻韦氏名。
熟时梅杏小,独饮效渊明。

作品评述

《腊酒》是宋代梅尧臣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它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诗词的中文译文:
汲井辘轳鸣,
寒泉碧瓮盛。
欲为三伏美,
方俟十旬清。
梦忆黄公舍,
徒闻韦氏名。
熟时梅杏小,
独饮效渊明。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作者在寒冷的腊月中饮用美酒的情景。他听到了从汲井中取水的辘轳的声音,清脆的声音使他心情愉悦。他倒满了碧绿的酒瓮,准备享用这美酒。他希望能将这美酒留到三伏天(夏季的炎热时期)时饮用,但他决定等待十天的清明时节再品尝。作者回忆起了黄公舍(一位古代文人)的故事,只是听闻了韦氏(另一位古代文人)的名字,而无法亲自体验。在酒熟的时候,梅和杏果变得小巧可爱,作者独自饮酒,效仿渊明(古代文人)的风格。

赏析:
《腊酒》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冬日饮酒的场景,通过感官的描写和对历史人物的回忆,展现了作者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诗中运用了寒冷的冬季与温暖的酒意相对照,表达了作者对美酒的渴望和期待。同时,通过回忆黄公舍和韦氏这两位文人的名字,展示了作者对文学和历史的关注,以及对传统文化的敬仰。诗的最后两句以独饮效渊明来结束,表达了作者在独自享受美酒时,希望能够达到与古代文人渊明相似的境地的愿望。

整首诗词通过对饮酒场景的描写和对历史人物的回忆,传达了作者对美好事物和传统文化的向往,同时也表达了个人情感和对美酒的赞美之情。这首诗词展示了诗人的感受和思考,给读者留下了一种深入人心的印象。

作者介绍

本卷作于皇祐五年(一○五三),是年秋作者丧母,解监永济仓官,扶榇归宣城守制。《宛陵文集》自《和吴沖卿元会》始,原编卷一七;自《依韵和原甫省中松石画壁》始,原编卷一八;自《韩子华遗冰》始,原编卷三九;自《宁陵阻风雨寄都下亲旧》始,原编卷四○。

诗词推荐

长淮渺渺寒烟白。凭栏人是霜台客。时句妙春豪。风云不啻高。樽前人已老。余恨连芳草。一曲酒醒时。梧桐月欲低。

御沟西面朱门宅,记得当时好弟兄。晓傍柳阴骑竹马,夜隈灯影弄先生。巡街趁蝶衣裳破,上屋探雏手脚轻。今日相逢俱老大,忧家忧国尽公卿。

草树烟云满眼秋,长河横岭共悠悠。觅归未得登临怯,与世相违俯仰愁。万里音书无过雁,百年心事倚危楼。西风早晚催征驭,却向青衣江上游。

所思在建业,欲往大江深。日夕望京口,烟波愁我心。心驰茅山洞,目极枫树林。不见少微星,星霜劳夜吟。

花深深。一钩罗袜行花阴。行花阴。闲将柳带,细结同心。日边消息空沈沈。画眉楼上愁登临。愁登临。海棠开后,望到如今。

千丈岩头一点红,春风吹落浅莎中。山僧倚杖移时去,说似溪边采药翁。

杈下要分生死路,霍山直拔透重关。虽然赚我三千里,瞎却众生眼万千。

锦屏山势舞双鸾,影入嘉陵江水寒。人在东南归未得,时时独展画图看。

永夜谁能守,羁心不放眠。挑灯犹故岁,听角已新年。出谷空嗟晚,衔杯尚愧先。晚来辞逆旅,雪涕野槐天。

高人叶高志,山服往山家。迢迢间风月,去去隔烟霞。碧岫窥玄洞,玉灶炼丹砂。今日星津上,延首望灵槎。

客思官程意转迷,湘江南去草萋萋。待寻无树人家宿,免得中宵谢豹啼。

三间五架草堂新,数卷图书一病身。静似放参居士室,闲如墐户辍耕民。浣花杜叟曾题字,垂柳陶家旧卜邻。不为薄今偏爱古,南村已少素心人。

钿点峰头矗太虚,远帆遥岸水平铺。不知真到云波上,得似工毫可爱无。

木犀开遍芙蓉老。东篱独占秋光好。还记笑春风。新妆相映红。莫嫌彭泽令。不似刘郎韵。把酒赋新诗。花前知是谁。

芦深石路旋芟开,藤絓肩舆却倒回。兰蕙连山为谁好,芭蕉满谷不缘栽。

瘦马倦行役,斜阳劝著鞭。野桥寒树亚,山店暮云连。退鹢风虽急,攀龙志已坚。路人休莫笑,百里有时贤。

无际波光滉太虚,君山一点暮云孤。危楼栏槛能多少,展尽江湖万里图。

经旬坐春雨,畏湿不下席。晓年篱角萱,怒长忽过尺。

石泉清浸槛,终日远器纷。境与禅心会,源从静处分。乱峰寒蔽日,断壁昼生云。向此长栖止,何人得似君。

江上连樯叠鼓行,不争微利即争名。算来无似君潇洒,来往空船载月明。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