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唐白居易的《答元八郎中、杨十二博士》
拼音和注音
shēn jué fú yún wú suǒ zhù , xīn tóng zhǐ shuǐ yǒu hé qíng 。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止水:1.死水;滞止不流的水。2.火影中人物。3.唐家三少小说《惟我独仙》角色。
浮云:1.指飘浮在天空中的云彩;2.飘忽不定;3.骏马名等。
无所:1.没有地方;没有处所。2.表示否定不必明言或不可明言的人或事物。
心同止水:形容心境平静,毫无杂念。同“心如止水”。
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原诗
身觉浮云无所著,心同止水有何情。但知潇洒疏朝市,不要崎岖隐姓名。尽日观鱼临涧坐,有时随鹿上山行。
谁能抛得人间事,来共腾腾过此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