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清孙原湘的《可恨辞八首(其八)》
拼音和注音
wú kě nài hé shēn xiàng fú , bù céng zhēn gè mèng wèi shén 。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不曾:没有,从来就没有。一生不曾见过这种人。
奈何:(动)用反问的方式表示没有办法;怎么办:无可~|~不得。②(代)以反问方式表示如何:民不畏死,~以死惧之?③(动)中间加代词,表示“拿他怎么办”:你又~他何!
真个:真个zhēngè〈方〉∶的确;真的他真个生气了
无可:犹言无可无不可。不能,无法。犹言没有可以。
无可奈何:没有办法;无法可想。[近]无计可施。[反]急中生智。
孙原湘
孙原湘(1760 ~1829)清代诗人。字子潇,一字长真,晚号心青,自署姑射仙人侍者,昭文(今江苏常熟)人。清嘉庆十年(1805年)进士。翰林院庶吉士,充武英殿协修。不久得疾返里不出,先后主持玉山、毓文、紫琅、娄东、游文等书院讲席,学生多有成就。他擅诗词,主张“性情为诗之主宰”。又工骈、散文,兼善书法,精画梅兰、水仙。诗文与同时期的王昙、舒位鼎足,并称“后三家”或“江左三君”。著有《天真阁集》。
原诗
欲扣瑶阊问夙因,醉中心胆近天真。
千秋恨事花三月,四海知音玉一人。
无可奈何身向佛,不曾真个梦为神。
抽刀欲断东流水,又被风吹涨绿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