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杨申职方通判信州

从来饶信吏,爱宝袭侈越。
莫买冰玉盘,苍山斲明月。
明月有时生,穷岩有时竭。
君常抱清节,历职老无阙。
与我年齿同,独未变华发。
又为江外行,画舸羡明发。

作品评述

这首诗词是宋代梅尧臣创作的《送杨申职方通判信州》。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从来饶信吏,爱宝袭侈越。
莫买冰玉盘,苍山斲明月。
明月有时生,穷岩有时竭。
君常抱清节,历职老无阙。
与我年齿同,独未变华发。
又为江外行,画舸羡明发。

诗意:
这首诗是梅尧臣送别杨申职方通判去信州的作品。诗人表达了对杨申的赞美和祝福,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对清廉官吏的敬佩和向往。

赏析:
这首诗以送别杨申为主题,通过对杨申的赞美和自己的自省,展示了作者对清廉官吏的敬佩和向往。诗的开头两句“从来饶信吏,爱宝袭侈越。”表达了作者对杨申一直以来廉洁公正的行为的赞赏,认为他像宝玉一样珍贵而难得。接着,作者劝告杨申不要追求虚浮的名利,比喻为不要购买冰玉盘,而是要像苍山斲制明月一样追求高尚的品德和事业。

接下来的两句“明月有时生,穷岩有时竭。”表达了人事无常的道理,暗示杨申要时刻保持谦虚和警惕,时刻准备应对各种变化和困难。紧接着,诗人称赞杨申常怀清节,历经职务,却从未出现过错误和过失,表示对其廉洁自守的敬佩。

最后两句“与我年齿同,独未变华发。又为江外行,画舸羡明发。”表达了作者对自己年老未衰的羡慕和对杨申江外行的祝福。作者自谦自己与杨申同年,却没有保持住青春,而对杨申仍然充满敬佩,羡慕他能在江外扬名立万,心怀明志。

总体而言,这首诗词表达了作者对清廉官吏的敬佩和向往,以及对杨申个人的赞美和祝福。通过对杨申的赞美,作者也间接地表达了自己对清廉官吏的理想和渴望。

作者介绍

本卷作于皇祐五年(一○五三),是年秋作者丧母,解监永济仓官,扶榇归宣城守制。《宛陵文集》自《和吴沖卿元会》始,原编卷一七;自《依韵和原甫省中松石画壁》始,原编卷一八;自《韩子华遗冰》始,原编卷三九;自《宁陵阻风雨寄都下亲旧》始,原编卷四○。

诗词推荐

有伴即来,地闢天开。冷光重出匣,古路绝纤埃。万象森罗齐合掌,须弥岌崿舞三台。

今岁重阳日,凭栏气候迟。云烟虽已淡,林木未全衰。天地开怀处,山川快眼时。栏干空倚遍,此意有谁知。

东峰峨龙头,西岭掉其尾。蜿蜒藏爪鬣,云卧久未起。谁凭象教力,挂腹千柱启。重天飞铁凤,宝地按金指。於今几百年,松柏合抱峙。悄无车马尘,一径渺云水。我来亦何事,蜡屐自游徙。赞公好禅伯,道俗共欢喜。浮云本无心,锡杖聊壁倚。借问此山名,其实安所止。答云苍岑顶,万觞

洞庭白波如雪山,九月颠风初作寒。乾坤荡活漫无际,岳阳楼中方好看。居人习惯占天色,短艇高樯绝行迹。一点君山乍有无,鱼龙作坏三闾宅。楼上观湖壮思生,巴陵酒熟香出瓶。倾壶快饮为君尽,醉杀谪仙诗始成。二年持节临荆部,扁舟此地常来去。今日凭高觉胆惊,归欢莫与风涛过。

脸上金霞细,眉间翠钿深。欹枕覆鸳衾。隔帘莺百啭,感君心。

车鱼鄮城馆,书画剡溪船。饭颗诗应瘦,灯花人未眠。空林带冰月,老屋架霜烟。寂寞凤栖叟,思君又一年。

侵寻小雪初,不雨五旬余。深井腥泥水,荒畦槁蛀蔬。牛灾传聚落,蛇出骗阶除。巫诧瘟神王,官虞火政疏。浅流停碓硙,硗陇抗犁锄。闽粤挻兵祲,江淮断漕渠。讹言兴委巷,秽气集穷闾。市药邀珍价,僮衣类臭帤。衰年今尔许,恶况又何欤。脚汗眠慵洗,头风坐畏梳。扪多王猛虱,食谢

孩提亲长根天性,尧舜由来共一初。情欲既趋天者灭,反疑性恶复何如。

别业抛离水国,失身堕在糟丘。莫笑草泥郭索,策勋作醉乡侯。

拂衣金马门,税驾石帆村。唤起华山梦,招回湘水魂。心亲频握手,目击欲忘言。最喜藤阴下,翛然共一樽。

梦中候对殿东厢,解后先亲问答详。碓磨不能移素论,曝芹终欲献清光。触屏训谄生犹臭,攀槛传名死亦香。君父临之安所避,凌晨起坐涕淋浪。

办得钱来直是难,钱钱要使及茕鳏。莫教散入他人手,减百抽分或细奸。

两崖开尽水回环,一叶才通石罅间。楚客莫言山势险,世人心更险于山。

尉佗故秦吏,堪执酂侯鞭。箕踞问使者,吾方帝孰贤。

天地无期竟。民生甚局促。为称百年寿。谁能应此录。低昂倐忽去。烱若风中烛。

秀岩堂上玉东西,把酒登临望眼迷。天宇四垂粘地近,海山一抹带潮低。绝知客好无尘事,聊记吾曾有醉题。倚赖群山联姓字,他年谁敢一杴泥。

枫香晚花静,锦水南山影。惊石坠猿哀,竹云愁半岭。凉月生秋浦,玉沙粼粼光。谁家红泪客,不忍过瞿塘。

清昼房廊山半开,一瓶新汲洒莓苔。古松百尺始生叶,飒飒风声天上来。

天孙亲织云锦,一笑天下河西。

三贤犹得仰高风,冠服虽殊气味同。后五百年无继者,桃花含笑夕阳中。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