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居杂兴

一夜春雷百蛰空,山家篱落起蛇虫。
无端蚯蚓争头角,触破莓苔气似虹。

作品评述

《春居杂兴》是宋代文学家王禹偁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一夜春雷百蛰空,
山家篱落起蛇虫。
无端蚯蚓争头角,
触破莓苔气似虹。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春天山居的景象。夜间的春雷唤醒了冬眠的百蛰,山间的篱落开始出现蛇和虫。蚯蚓们无端地争夺头角地位,它们无意间破坏了莓苔,气息如虹般扩散。

赏析:
王禹偁以简洁而形象的语言描绘了春天山居中微小而生动的景象,通过几个细节展示了自然界的变化和生命的觉醒。一夜春雷的声音象征着春天的到来,唤醒了沉睡的蛰伏生物。山间篱落中出现的蛇和虫,展示了春天万物复苏的景象。

诗中提到的蚯蚓争头角,表达了生命中的竞争和斗争。这种竞争似乎是无端的,没有明确的目的,却让它们触破了莓苔。这里的莓苔可以被理解为一种脆弱的生命,而蚯蚓们的无意破坏则展示了生命间的碰撞和冲突。

最后一句诗中的气似虹,形象地描绘了蚯蚓破坏莓苔后所散发出的气息,它们像是一道虹霓般美丽而多彩。这种意象给人以启示,即即使在微小的冲突和破坏中也能产生美丽和意义。

《春居杂兴》通过简练的语言和形象的描写,传达了春天的到来和生命的觉醒,以及生命中的竞争和冲突所带来的美丽和意义。这首诗词展示了王禹偁对自然界的敏感观察和对生命哲理的思考,具有深远的意义。

作者介绍

王禹偁(九五四~一○○一),字元之,济州鉅野(今山东巨野)人。太宗太平兴国八年(九八三)进士,授成武县主簿。雍熙元年(九八四),迁知长洲县。端拱元年(九八八)应中书试,擢直史馆。次年迁知制诰。淳化二年(九九一),爲徐铉辨诬,贬商州团练副使。五年,再知制诰。至道元年(九九五)兼翰林学士,坐谤讪罢知滁州,未几改扬州。真宗即位,復知制诰。咸平元年(九九八)预修《太祖实录》,直笔犯讳,降知黄州。四年移知蕲州,卒,年四十八。有《小畜集》三十卷、《小畜外集》二十卷(今残存卷六至卷十三等八卷)。《宋史》卷二九三有传。 王禹偁诗,前十一卷以《四部丛刊》影印瞿氏铁琴铜剑楼藏宋刊配吕无党钞本《小畜集》爲底本,校以清光绪会稽孙星华增刻本(简称孙本)、清干隆平阳赵熟典刻本(简称赵本)、上海涵芬楼影印江南图书馆藏经锄堂钞本(简称经锄堂本),参校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及《宋文鑑》等书引录。第十二卷以孙星华增刻本《小畜外集》爲底本,参校上海函芬楼借江南图书馆藏影宋写本(简称影宋本)、杭州大学图书馆藏清抄本(简称清抄本)以及《山右石刻丛编》等书引录。第十三卷录集外诗及断句,其中《吴郡志》所收《赴长洲县作》三首,已合併编入《小畜集》同题诗中。又《小畜外集》卷六误收他人诗三首(其中二首爲杜甫诗),已删去。

诗词推荐

白白复朱朱,芳条罥绣襦。摘来随女伴,赛斗不曾输。

城中安得山,无山安得诗。我入五羊城,遂与山水辞。有镜不敢览,尘面我自知。解维来归亭,山水奔相随。水光动我巾,山色染我衣。舟行将一月,恨速不恨迟。山云来未已,江月皎无滓。开怀放之入,出语颇似之。

腊前三日巳奇绝,年後六花仍作团。才定忽斜偏有思,欲消还冻不胜寒。且留大地万银屋,要伴青天孤玉盘。今岁上元君记取,红灯白月雪中看。

日暮野桥边,都归醉客船。数竿沙际日,一片水中天。影落冲烟鸟,声移带雨蝉。殆非人境得,江月又初圆。

杯度度一身,法度度万民。为报江南三二日,这回应见雪中人。

圣典重精及表章,旷仪亲举自宗庠。纵观桥拥浮云盖,侍问庭充振鹭行。首举儒风隆上国,光增帝业掩前王。太平荣遇惭多幸,重见歌虞起庙堂。

前年江州飞火龙,楼殿化尽山将熔。今闻榱栋复华壮,大阁渠渠出波上。南徐别乘简且闲,下马岸傍呼画舫。永日江风不畏入,楫师猱狞欺白浪。衣上京尘莫厌多,斗擞中流云在望。

残年过六十,寂寞卧山中。病眼惊新暗,衰颜失旧红。人讥作诗瘦,自悯著书穷。输与封侯骨,云台竞策功。

箕踞绳床政自豪,远游何暇续离骚。萧森万竹秋逾瘦,突兀双楠夜更高。东郭风喧三鼓市,西城石汹二江涛。色尘声界如如现,本自无禅不用逃。

皇统承尧运,朱旗启汉家。未诛秦始鹿,先斩沛中蛇。

杯行将半,月来犹未,潇洒水亭无暑。清宵数客一阑秋,对冰雪、荷花似语。雄边台上,文游台上,咫尺红云容与。天风吹送广寒秋,正画舸、湖光佳处。

所至滔滔不问津,故知此地往来频。从今更识林间寺,再到不愁无主人。

方秀美盘游,频年降天罕。水共伊川接,山将阙门断。捧日照恩华,攀云引疲散。野宿霜入帐,孤衾寒不暖。静闻宫漏疏,卧视庭月满。开炉命温酎,中夜发清管。风送关山长,气遒星岁短。寓言情思惬,适兴真意坦。寰中病羁挂,方外嫌纵诞。愿君乐盛时,无嗟带纕缓。

赖乡仙种手亲栽,春闹枝头满意开。正拂文君酒垆上,莫教蜂蝶等闲来。

虑天下者,常图其所难而忽其所易,备其所可畏而遗其所不疑。然而,祸常发于所忽之中,而乱常起于不足疑之事。岂其虑之未周欤?盖虑之所能及者,人事之宜然,而出于智力之所不及者,天道也。当秦之世,而灭诸侯,一天下。而其心以为周之亡在乎诸侯之强耳,变封建而为郡县。方以

晚来聊复岸乌纱,指点园林已罢花。高柳交阴斜日照,闲携儿稚看栖鸦。

我来将值日午时,千峰照耀碧玻璃。集贤村前俯列屋,宝林木石呈幽姿。人言可比双径雄,胜处乃在阿堵中。崇岗层嶂屹亭在,似约老眼来窥东。日出乌鸟飞,日入牛羊下。再游当与夸父期,不用山僧远迎迓。

金钗葬小坟,杨柳寺前村。已断花间信,空归月下魂。山莺留曲韵,草露带啼痕。车马逢寒食,还来酹酒樽。

汉家原庙廠雄规,欲及樱桃果献时。岂为夫人能体国,将军本不以家为。

岂肯闲寻竹径行,却嫌丝管好蛙声。自从煮鹤烧琴后,背却青山卧月明。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