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三

陶潜避俗翁,庞公竟独往。
明明君臣契,牢落吾安放。

作品评述

《第一百六十三》是宋代文天祥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陶潜避俗翁,
庞公竟独往。
明明君臣契,
牢落吾安放。

诗意:
这首诗词表达了作者对忠诚和正直的思考。陶潜是指陶渊明,他是一个避世隐居的文人,而庞公则代表了世俗的权势和利益。诗中,庞公选择独自前往,而陶潜则选择避开世俗的纷扰。作者通过对比,表达了自己对忠诚和正直的坚守,以及对权力和利益的冷漠。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简洁而深刻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忠诚和正直的追求。陶潜和庞公的对比,突出了作者对避开世俗的态度。诗中的“明明君臣契,牢落吾安放”一句,表达了作者对忠诚和正直的坚守,他认为只有坚守这些价值观,才能真正找到内心的安宁。

这首诗词在表达个人情感的同时,也反映了宋代社会的一些现象。宋代是一个文化繁荣但也充满权谋和尔虞我诈的时期,作者通过这首诗词表达了对这种社会现象的反思和回避。

总之,这首诗词以简洁而深刻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忠诚和正直的追求,以及对世俗权力和利益的冷漠态度。它在表达个人情感的同时,也反映了宋代社会的一些现象,具有一定的时代意义。

作者介绍

文天祥(一二三六~一二八三),初名云孙,字天祥,后以字爲名,改字履善,中举后又字宋瑞,号文山,吉州吉水(今属江西)人。理宗宝祐四年(一二五六)进士。开庆元年(一二五九)爲宁海军节度判官。景定二年(一二六一)除秘书正字,累迁着作佐郎兼刑部郎官。以上疏劾董宋臣,出知瑞州。五年,迁江西提刑。度宗咸淳三年(一二六七)召除尚右郎官。五年,知宁国府。六年,召除军器监兼学士院权直,以忤贾似道,罢。九年,起爲湖南提刑。十年,改知赣州。恭帝德祐元年(一二七五),元兵渡江,应诏勤王,除枢密副都承旨,浙西江东制置大使兼江西安抚大使。二年,除右丞相、枢密使,诣元军议和,被拘。押至镇江,夜亡入真州,泛海至温州。同年五月,端宗继位,改元景炎,召赴福州,拜右丞相、枢密使、都督诸路军马,与元兵周旋于汀州、漳州一带。景炎二年,败于空坑,出南岭。三年,授少保、信国公,移屯海丰,军溃被执北行,在道绝食八日不死。拘燕三年,终不屈。元世祖至元十九年十二月九日遇害。着作遭难后散佚,元元贞、大德间其乡人辑编爲前集三十二卷,后集七卷。明初重加编次爲诗文十七卷,另有《指南录》、《指南后录》、《集杜诗》等传世。事见本集卷一七《文山纪年录》,《宋史》卷四一八有传。 文天祥诗,以《四部丛刊》影印明张元喻刻《文山先生全集》爲底本,校以明景泰六年韩雍刻《文山先生文集》(简称韩本),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文山集》(简称四库本)。《集杜诗》各本诗句诗题都有舛误夺漏,酌据《杜少陵集》(简称杜集)订补。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诗词推荐

莫言西蜀万里,且到南华一游。扶病江边送客,杖挐浦回口头。

日居复月诸,环回照下土。使我玄云发,化为素丝缕。禀质本羸劣,养生仍莽卤。痛饮困连宵,悲吟饥过午。遂令头上发,种种无尺五。根稀比黍苗,梢细同钗股。岂是乏膏沐,非关栉风雨。最为悲伤多,心焦衰落苦。馀者能有几,落者不可数。秃似鹊填河,堕如乌解羽。苍华何用祝,苦辞

渟渟灵水养灵珠,籁定波生注玉壶。洗尽尘劳多少客,不知还解洗心无。送温处士归黄山百鹅峰旧居

乌榜登临兴未休,共言何许更消忧。联裾萧寺寻真觉,方驾孙陵吊仲谋。语罢每开欢笑口,诗来仍掉苦吟头。已知轩冕真吾累,且可追随马少游。

草草理夜装,涉江又登陆。望路殊未穷,指期今已促。传呼戒徒驭,振辔转林麓。阴云拥岩端,沾雨当山腹。震雷如在耳,飞电来照目。兽迹不敢窥,马蹄惟务速。虔心若斋祷,濡体如沐浴。万窍相怒号,百泉暗奔瀑。危梁虑足跌,峻坂忧车覆。问我何以然,前日爱微禄。转知人代事,缨组

暖丝无力自悠扬,牵引东风断客肠。外地见花终寂寞,异乡闻乐更凄凉。红垂野岸樱还熟,绿染回汀草又芳。旧里若为归去好,子期凋谢吕安亡。

风雨残春晚作晴,宝山深静勃鸠鸣。云收翠戟龙文润,日透金铺兽面明。蚕出火时桑正沃,秧抽颖处麦还成。在开列圣孙谋远,流福人间酿太平。

师承心独切,於道愧无闻。几载钻坚叹,前年枉教勤。墨车回可赞,晋鄙善潜薰。道脉惟其寿,天胡遽丧文。

麟凤在赤霄,黄尘乱豺虎。慨息道路难,涕泣每交下。吁嗟壮士行,或有神灵护。云电以为旌,雷霆以为鼓。纵有斧凿手,何能重伤女?丑类自含私,昊天明有睹。

雕俎在御,飚驾闻声。真游斯降,旨酒斯盈。大乐云阕,大礼云成。徹彼常荐,罄此明诚。

烟淡回塘。月浸疏篁。一枝□、压尽群芳。_然风度,玉质金章。有许多清,许多韵,许多香。中酒情怀,琢句心肠。倚屏山、子细端相。冰芽初试,柑子新尝。更绮窗前,冰壶畔,看匀妆。

梵宇萧条隐翠微,丹枫白石静双扉。曾于山下挥长戟,重向尊前醉落晖。衰草尚迷游鹿径,秋云空锁伏龙矶。遥看沧海舒孤啸,百尺仙桥一振衣。

不倚军功有侠名,可怜球猎少年情。戴铃健鹘随声下,撼珮骄骢弄影行。觅匠重装燕客剑,对人新按越姬筝。岂知儒者心偏苦,吟向秋风白发生。

黄门给事三十余,面如红玉少有须。风骨岂是山泽臞,问着只爱山中居。前年版下鹤头书,征起直上青云衢。文华堂高凌紫虚,出入侍从陪金舆。排方小带红罗襦,精神宛如冯子都。朝下手拈八尺殳,左旋右转风生躯。有时自擘双雕弧,命中叠发谁争呼。归来宾客满直庐,京城酒贵不住酤。

枕上半醒中酒病,楼前时过卖花声。千门万户俱更换,惟此依稀旧太平。

人语嘲喧晚吹凉,万窗灯火转河塘。两行碧柳笼官渡,一簇红楼压女墙。何处采菱闻度曲,谁家拜月认飘香。轻裘骏马慵穿市,困倚蒲团入睡乡。

长庚初让月先行,不料姮娥也世情。趣驾冰轮渡银浦,乱抛玉李掷长庚。

不识康庐真刺史,可怜德佑假平章。木绵老鬼死遗臭,万古秋崖姓字香。

镜湖水如月。耶溪女似雪。新妆荡新波。光景两奇绝。

晷运推移事若何,丝来线去定谣讹。织成蜀锦千般巧,不出当时一只梭。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