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答韩子华饷子鱼

南方海物难具名,子鱼珍美无与并。
完鳞全乙异臭腥,素盐渍曝生花轻。
其头戢戢筠箧盈,出自通印时所评。
远涉川陆来都城,亲宾交遗已见情。
食指尝动吾窃惊,果获异味亦足明。

作品评述

《和答韩子华饷子鱼》是宋代梅尧臣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南方海物难具名,
子鱼珍美无与并。
完鳞全乙异臭腥,
素盐渍曝生花轻。
其头戢戢筠箧盈,
出自通印时所评。
远涉川陆来都城,
亲宾交遗已见情。
食指尝动吾窃惊,
果获异味亦足明。

诗意:
这首诗词描述了一种来自南方的子鱼,它的珍美无与伦比。子鱼的鳞片完整而有光泽,肉质异于常人所闻的腥臭味,经过精心处理后,用素盐腌制,晾晒之后,鱼身上的光泽如花轻盈。诗人称赞这种子鱼的品质,认为它的鱼头形状独特,像是被小箧装满了一样。这种子鱼是远道而来的,经过长途跋涉来到都城,已经成为赠亲送客的珍馐美味。诗人品尝后感叹不已,鱼肉的异味也足以彰显其独特之处。

赏析:
这首诗词以描写一种特殊的南方子鱼为主题,通过对子鱼的形态、气味和独特之处的描绘,展示了作者对美食的赞美和对细致品味的体验。诗人巧妙地运用形容词和动词,使读者能够感受到子鱼的珍贵和独特魅力,并通过细腻的描写营造出一种美味佳肴的想象。

诗人通过对子鱼的描写,间接抒发了自己对美食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热情。这首诗词通过细腻的描写和巧妙的修辞,展现了诗人对细节的关注和对美味的追求。同时,诗人也通过描写子鱼的旅途和被赠予的情景,表达了对友情和人情的珍视。整首诗词以子鱼为主线,将美食、友情和生活情感巧妙地融合在一起,给人以美好的享受和思考。

作者介绍

本卷作于皇祐五年(一○五三),是年秋作者丧母,解监永济仓官,扶榇归宣城守制。《宛陵文集》自《和吴沖卿元会》始,原编卷一七;自《依韵和原甫省中松石画壁》始,原编卷一八;自《韩子华遗冰》始,原编卷三九;自《宁陵阻风雨寄都下亲旧》始,原编卷四○。

诗词推荐

几点归舟破暮烟,数行雁字落霞边。世间安得王摩诘,为写琴川作辋川。

曜灵无停机,四序互相更。唯有暮春节,在昔重其名。姬旦城洛邑,多士方来并。羽觞随流波,逸语存遗声。秦王临河曲,高会列簪缨。金人贡长剑,夷夏俱来盟。伟哉伯王业,小人非所营。独爱晋诸贤,流风有余清。亭皋列茂树,修竹荫峥嵘。幽兰交绿阪,清湍左右鸣。济济少长集,鲜鲜

城中飞阁连危亭,处处轩窗临锦屏。涉江亲到锦屏上,却望城郭如丹青。虚堂奉祠子杜子,眉宇高寒照江水。古来磨灭知几人,此老至今元不死。山川寂寞客子迷,草木摇落壮士悲。文章垂世自一事,忠义凛凛令人思。夜归沙头雨如注,北风吹船横半渡。亦知此老愤未平,万窍争号泄悲怒。

无我那虞物所侵,从教物与我相寻。云头翻墨任浓淡,山顶泼蓝随浅深。春色若空疑有著,天工虽巧实无心。可怜杜宇空多泪,更笑黄鹂强好音。

茫茫诵灵文,谁为抉久瞽。不能辨三一,岂复更知五。方迷得真指,忽悟有奇睹。自此日相亲,赤龙交黑虎。

中峰炼金客,昨日游人间。叶县凫共去,葛陂龙暂还。春云凑深水,秋雨悬空山。寂寂清溪上,空馀丹灶闲。

鲜云覆首肃朝衣,青霭横霄映玉鸱。浩阙一闻金石奏,人间几度岁华移。

重围身入脱身难,再拜投降得活还。手脚一时都露了,如何遮掩得傍观。

今朝才得是闲身,来往琳宫不厌频。燕葺旧巢春又暮,风光一半属游人。

云级涌青冥,金鳌载宝轮。地高心自逸,天近足无尘。图画千峰晚,楼台万井春。三生许元度,曾此证前身。

知有岩前万树桃,未逢摇落思空劳。年年盛发无人见,三十六溪春水高。

出山三见月如眉,蝶梦终宵绕戟枝。旅客思归鸿去日,贤侯行化子来时。郡楼遐想刘琨啸,相阁方窥谢傅棋。按部况闻秋稼熟,马前迎拜羡并儿。

修程万里未为赊,年少曾逢世运嘉。早擢高科题雁塔,合班迩列餍龙茶。宦情划似云归岫,时事惊如雨送花。书林宝藏饶词藻,肯羡青霄富贵家。

手持经卷,付与同伦。已所不欲,勿施於人。

有约示归蚕结局,小轩空度牡丹春。夜来拣尽鸳鸯茧,留织春衫寄远人。

刹刹波摇影,那个明心镜。大海一浮沤,沤破方消醒。

方舟冲破湖波绿,联骑蹋残花径红。七十年间人换尽,放翁依旧醉春风。

清溪雨后起微波,杨柳阴阴水岸斜。南陌一樽须尽醉,东风三月已无多。离程处处王孙草,门巷家家枳壳花。流落天涯为客久,不堪中夜听吴歌。

静看世变起徐徐,阁夜挑灯检《七书》。新韵争传《梁父》似,老谋谁复绕朝如。侵凌汉地吾生后,恢复唐边午梦余。双手丝纶江海夜,不知身本是佃渔。

日晒船篷四面炊,几时却得出船时。江西未到何须恨,且到三衢也自奇。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