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元和

繁华事散惟荒土,麋鹿踪消只藓厓。
皓月尚疑悬玉镜,露桃犹似妒金钗。
蛾眉一瞬歌尘散,鱼腹千年侠骨埋。
今日姑苏重回首,岭云江水不胜怀。

作品评述

《引元和》是明代王凤娴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繁华事散惟荒土,
麋鹿踪消只藓厓。
皓月尚疑悬玉镜,
露桃犹似妒金钗。
蛾眉一瞬歌尘散,
鱼腹千年侠骨埋。
今日姑苏重回首,
岭云江水不胜怀。

诗意: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景物的感慨和思考。诗中描绘了繁华事物逐渐消散的景象,使得原本繁忙的地方如今变成了荒凉的土地。麋鹿的痕迹消失,只留下了藓苔覆盖的山岗。明亮的月光仿佛还在犹豫是否悬挂着一面玉镜,露水滴在桃花上,好像在妒忌金钗的美丽。蛾眉一瞬间飞散,歌声消散在尘埃中,鱼的腹部埋藏了千年的侠义之骨。今天回首姑苏,看到岭上的云彩和江水,不禁使人怀念之情油然而生。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而凝练的语言展示了作者对时光流转和岁月变迁的感慨。通过对景物的描绘,表达了繁华事物的消散和人事的更迭,以及对过去的怀念之情。作者以几个意象和对比来传达情感,如繁华事散与荒凉土地的对比,月亮与玉镜、露水与金钗的对比,蛾眉与歌尘、鱼腹与侠骨的对比等。这些对比和意象的运用增加了诗词的艺术感和意境。整首诗情感深沉,表达了人对逝去时光和曾经繁荣的怀念之情,同时也反映了人生的无常和变化。

诗词推荐

楸花楝花照眼明,幽人浴罢葛衣轻。燕低去地不盈尺,鹊喜傍檐时数声。对弈轩窗消永昼,晒丝院落喜新晴。忽惊重五无多日,采缕缠筒吊屈平。

云舒霞卷妆浓。倒影水天红。池转小台东。又一种、娟娟玉容。仙肌绰约,奇芳清远,浮动不晶宫。一笑对衰翁。好同赴、庐山社中。

有子严廊贵,知公衣钵传。内祠初趣召,次对暂回旋。偕老莱衣喜,虚怀帝席前。恩荣方沓至,遽返九华仙。

陈广文,短而精悍才且俊,垂老远之新喻任。中流扬舲张大帆,窄帽霜华照秋鬓。我别楚乡今十年,梦想江山动游兴。忆昨经览初,看山数去程。泊舟娄江口,坐待南风兴。长年三老椎大鼓,酾酒割牲祈降灵。须臾挂席入扬子,东望淮沙海门紫。鲸鱼吹浪波冥冥,不觉狼山去如驶。舟行三日

舟行可十里,上岸即山林。曲径抱深意,怪松传古音。平生能几到,好处欲穷寻。春鸟一声处,乡关又上心。

长恨齐眉人已往,可怜尊足者犹存。乃知剑履图麟阁,不似琴书隐鹿门。

四山如蝟毛,中有线路萦。谁人导我来,得此掌许平。雨后天宇空,夏气和且清。休日一无事,驾言南山行。南山有何好,翠壁列峥嵘。巨木老已仆,赖有红石撑。自人严大夫,废兴今几更。穉干亦合抱,知几阅晦明。幽壑架危亭,无风凉自生。少间上绝顶,四望围长城。涨江笼篆纹,小市

冰玉无尘彻骨清,世间荣禄一毫轻。未论此际通三际,直向今生度此生。

上帘钩,下帘钩。夜半天街灯火收。有人曾倚楼。思悠悠,恨悠悠。只有西湖明月秋。知人如许悠。

才送登台岭,蟾蜍五晦明。江云沉雁影,湖雨咽钟声。见岂观河变,狂因照镜生。倘怜穷露子,早望印心盟。

阴德仙官裔,殊勋辅相家。山川钟秀丽,人物见雄夸。小试丞卿月,卑棲属使华。盖棺何太早,行路亦兴嗟。

华缨就列,左衽来王。帝备烦焕,大乐铿锵。礼成几阙,言旋未央。一人有庆,万寿无疆。

一瓶一钵非难办,住得山时更莫来。千年粪扫堆头物,优钵罗花特地开。

帝赐先生一曲湖,画船领客泛菰蒲。覆茅亭子寻犹远,隔柳人家看似无。渴嗜瀑泉频遣汲,醒行钓岸屡嗔扶。假令不立功名死,史笔须编入酒徒。

金风玉宇。庭院新经雨。香有露,清无暑。溪光摇几席,岚翠横尊俎。烘笑语,佳时聊复乡人聚。门外荷花浦。秋到花无数。红鲙鲤。青浮醑。何妨文字饮,更得江山助。从此去。蒲轮入佐中兴主。

一径通高屋,重云翳两原。山寒初宿顶,泉落未知根。急雨洗荒壁,惊风开静门。听君吟废夜,苦却建溪猿。

二月春光明媚,是处花酣柳醉。五湖四海禅流,切忌开眼瞌睡。

周西伯昌,怀此圣德。三分天下,而有其二。修奉贡献,臣节不隆。崇侯谗之,是以拘系。后见赦原,赐之斧钺,得使征伐。为仲尼所称,达及德行,犹奉事殷,论叙其美。齐桓之功,为霸之首。九合诸侯,一匡天下。一匡天下,不以兵车。正而不谲,其德传称。孔子所叹,并称夷吾,民受

蔡水冬不枯,唯愁夜冰结。归船及暖下,穷腊未飞雪。淮颍地渐偏,川上云常泄。几日接春波,南风楚江彻。拜亲怀郡章,予慕嗟才劣。

壮心未肯逐樵渔,秦运咸思备扫除;剑贵百金方折阅,玉遭三黜忽沽诸。红绫敢望明年饼,黄绢深惭此日书;三策举扬非古赋,上天何以得吹嘘?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