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门下相公从驾幸学

继圣文明举旧章,儒宫传跸驻胶庠。
地疑阙里弦歌宅,经奏周书隶古行。
遣子东夷思入学,受成西旅伫来王。
鲁侯在泮犹歌诵,盛事须刊孔子堂。

作品评述

《和门下相公从驾幸学》是宋代张耒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继圣文明举旧章,
儒宫传跸驻胶庠。
地疑阙里弦歌宅,
经奏周书隶古行。
遣子东夷思入学,
受成西旅伫来王。
鲁侯在泮犹歌诵,
盛事须刊孔子堂。

诗意:
这首诗通过描绘一系列场景,表达了对古代儒家文化的推崇和对儒学的传承的思考。诗中提到了继承先圣的文明,儒宫传递圣旨,停车在胶庠(指学府),表达了对传统文化的重视。诗中还提到了地方的疑惑,指弦歌之宅(可能指音乐学院或文化场所)在地方官员的监管下,经奏周书表达了对古代经学的推崇。诗中还描述了遣子东夷(指派遣子弟去东方夷狄地区)思考入学,受成西旅(指在西方旅居)后来到国王那里。最后提到了鲁侯在泮(指鲁国的泮宫)仍在歌唱诵读,表示对传统礼乐的重视,同时强调了盛事需要刻刊在孔子堂上,表达了对孔子的尊崇。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对儒家传统文化的推崇和传承的思考。诗人通过描绘不同场景,展示了对文化传统的关注和崇敬。诗中的继圣文明、儒宫传跸、周书隶古行等词语,表达了对传统经典和文化的崇尚。诗中的遣子东夷、受成西旅,揭示了对知识的追求和跨越地域的学习之志。最后提到的鲁侯在泮歌诵和刻刊孔子堂,强调了对礼乐和孔子思想的重视。整首诗以朴实的语言,展现了作者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对儒学传承的思考。同时,诗中也透露出对社会发展和文化传统的担忧,倡导将盛事纪念于孔子堂的观念,体现了作者对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的呼吁。整体而言,该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富含思想性和意境,展现了作者对儒家文化的热爱和对传统价值的坚守。

作者介绍

张耒(一○五四~一一一四),字文潜,人称宛丘先生,祖籍亳州谯县(今安徽亳州),生长于楚州淮阴(今江苏淮阴西南)。爲诗文服膺苏轼,与黄庭坚、晁补之、秦观并称苏门四学士。神宗熙宁六年(一○七三)进士,授临淮主簿。元丰元年(一○七八),爲寿安尉。七年,迁咸平丞。哲宗元祐元年(一○八六),以太学录召试馆职,歷秘书丞、着作郎、史馆检讨。元祐末,擢起居舍人。哲宗亲政,以直龙图阁学士出知润州,未几,改宣州。绍圣三年(一○九六),管勾明道宫。四年,坐党籍落职,谪监黄州酒税。元符二年(一○九九),改监復州酒税。徽宗即位,起通判黄州,迁知兖州,召爲太常少卿,出知颍州、汝州。崇宁元年(一一○二),因党论復起,贬房州别驾,黄州安置。五年,归淮阴。大观二年(一一○八)居陈州,政和四年卒,年六十一。有《柯山集》五十卷(另有拾遗十二卷、续拾遗一卷),《张右史文集》六十卷,《宛丘先生文集》七十六卷。《宋史》卷四四四有传。张耒诗,前二十五卷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柯山集》爲底本;第二十六卷至三十一卷以清光绪广东广雅书局重印武英殿聚珍版《柯山集》附录“拾遗”(陆心源辑)、“续拾遗”爲底本。参校明小草斋钞本《宛丘先生文集》(简称草斋本,藏北京图书馆)、清康熙吕无隠钞本《宛丘先生文集》(简称吕本,藏北京图书馆)、《四部丛刊》影印旧钞本《张右史文集》(简称丛刊本)、民国十八年(一九二九)田毓璠校勘重印粤本《柯山集》(简称田本)等。新辑集外诗编爲第三十二、三十三卷。

诗词推荐

惠养无他务,廉勤以自持。能宽三邑责,不为一州私。逮此来归日,还如始至时。士民难借寇,唯有召棠思。

绿杨阴密覆回廊,深院帘垂昼景长。人静独闻幽鸟语,风来时有异花香。世间宠辱皆尝遍,身外声名岂足量。闲读南华真味理,片心惟只许蒙庄。

苒苒前期远,穷途一可伤。有时闻落叶,不语立残阳。塞草秋先白,溪沙晚更光。那堪望天末,燕雁又成行。

泥坂望青城,浮云与栈平。字形知国号,眉势识山名。编简尘封阁,戈鋋雪照营。男儿须聘用,莫信笔堪耕。

美艳向人花灼灼,青圆如鉴叶田田。月明徙倚阑干处,细得真香忆去年。

子云壮岁雕虫感,掷向洪流付太虚。从此不挥闲翰墨,男儿当注壁中书。

麹氏雄西北,别绝臣外区。既恃远且险,纵傲不我虞。烈烈王者师,熊螭以为徒。龙旂翻海浪,馹骑驰坤隅。贲育搏婴儿,一扫不复馀。平沙际天极,但见黄云驱。臣靖执长缨,智勇伏囚拘。文皇南面坐,夷狄千群趋。咸称天子神,往古不得俱。献号天可汗,以覆我国都。兵戎不交害,各保

今岁难衣食,知闻莫若君。衣裳颠紫凤,陇亩槁黄云。主馈妇求去,承家子出分。清才岂长窭,奇相有龟文。

鹤发萧森,玉颜腴润,养就黄芽金鼎。一区松菊老湘滨,但心远、何妨人境。衮衣家世,鸣鸾歌舞,到了春冰消尽。不须惆怅梦中身,这彩选、输赢谁省。

谁引长河贯洛城,銮舆东去此为轻。洪涛不服天津束,日夜奔腾作怒声。

制作参易经,不用草玄准。眼空天壤间,谁得并捷敏。鸿文翻水就,未省苦吟吻。齐梁逮陈隋,众作付一哂。南国容本冶,西子发更鬒。混然真天成,宁复分域畛。飞上青云端,秋空击鹰隼。岂唯持荷橐,已复班玉笋。虽未究所长,要亦摅素蕴。大手秉纶綍,至音发簴簨。嗟予堕诗穷,政坐

突兀如临碣石傍,天青岛屿辨微茫。千年阴火疑潜爇,三足阳乌本内翔。魏阙遥瞻天北极,戈船争指日南王。臣心似水朝宗远,一任沮洳变作桑。

南国多情多艳词,鹧鸪清怨绕梁飞。甘棠城上客先醉,苦竹岭头人未归。响转碧霄云驻影,曲终清漏月沈晖。山行水宿不知远,犹梦玉钗金缕衣。

亦非崖蜜亦非饧,青女吹霜冻作冰。透骨清寒轻著齿,嚼成人迹板桥声。

风雨满苹洲。绣阁银屏一夜秋。当日袜尘何处去,溪楼。怎对烟波不泪流。天际自归舟。浪卷涛翻一叶浮。也似我侬魂不定,悠悠。宋玉方悲庾信愁。

好个马山居士,功名富贵浮云。庵儿侧傍万杉阴。烟里时横小艇。律中林锺将半,华堂寿斝频斟。声声齐祝百千龄。坐看云仍贵盛。

弱岁不好弄,俯窥同队鱼。开编便头角,诸老办吹嘘。囊锦馀诗草,悲风忽輤车。人今埋玉恨,清泪洒衣裾。

圣寺闲栖睡眼醒,此时何处最幽清?满窗明月天风静,玉磬时闻一两声。

天童铁臭老拳头,打杀江湖水牯牛。夜深忽然生个卵,天明推出大日头。晒{左日右良}诸人烝湿处,免教行步滑如油。

去去龙门客又新,一鞭猛过禹涛春。竚观极论陈三策,切莫潜兵救八人。沂国素无温饱志,梅溪不作谄谀臣。二难兄弟当如此,及第归来喜拜亲。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