赴潮阳倅

沉醉犹难别帝州,满城春色重淹留。
公闲预想消魂处,望阙频登海上楼。

作品评述

《赴潮阳倅》是宋代诗人陈尧佐创作的一首诗词。下面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沉醉犹难别帝州,
满城春色重淹留。
公闲预想消魂处,
望阙频登海上楼。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陈尧佐离开帝都赴任潮阳的心情。他沉醉于帝都(指京城)的美好,难以割舍。满城的春色使他更加舍不得离开。即将离去的陈尧佐在闲暇之余,预先想象着他心魂将要留恋的地方。他频繁地登上海边的楼阁,凝望着帝都的宫阙。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对帝都的美景和陈尧佐内心的挣扎的描绘,展示了离别时的复杂情感。诗人用沉醉和难别的词语来表达自己对帝都的钟爱之情,强调了离别的痛苦和无奈。满城的春色重淹留,表达了帝都春天的美丽和吸引力,使他更加舍不得离开。公闲预想消魂处,揭示了诗人内心的挣扎和纠结,他对即将离去的地方充满了留恋之情。望阙频登海上楼,诗人频繁登上海边的楼阁,凝望着帝都的宫阙,表达了他心中对帝都的思念和眷恋。

这首诗词通过对离别情感的描绘,展现了陈尧佐对帝都的深深眷恋和无法割舍的情感,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即将前往潮阳的忧伤和不舍。诗人用简洁而富有表现力的语言,将他的情感和思绪生动地表达出来,给人以深深的共鸣。

作者介绍

陈尧佐(九六三~一○四四),字希元,号知余子,阆州阆中(今属四川)人。太宗端拱元年(九八八)进士(《渑水燕谈录》卷七、《隆平集》卷五),爲魏县尉,通判潮州。真宗时入直史馆,歷知寿州、滑州,除两浙、京西等路转运使。仁宗即位,入爲三司户部副使,知制诰兼史馆修撰。天圣二年(一○二四)知河南府。三年,徙并州(《续资治通鑑长编》卷一○三)。累迁右谏议大夫、翰林学士。七年,拜枢密副使,参知政事。明道二年(一○三三)罢知永兴军。景祐四年(一○三七)拜同平章事。五年,罢爲淮康军节度使、判郑州。康定元年(一○四○)以太子太师致仕。庆历四年卒,年八十二。謚文惠。有文集三十卷,又有《潮阳新编》、《野庐编》、《愚丘集》、《遣兴集》等,均佚。事见《欧阳文忠公集》卷二○《陈公神道碑铭》,《宋史》卷二八四有传。今录诗五十首。

诗词推荐

北山吹雨送残春,南涧朝来绿映人。昨日杏花浑不见,故应随水到江滨。

宛转瀛洲带幔坡,蜷玉蝀压银河。广寒遥见空中树,太液微生雨后波。云卷红妆千步障,风吹琼盖万年柯。太平见说宸游简,驰道青青长薜萝。

雪政飞时梅政开,倩人和雪折庭梅。莫教颤脱梢头雪,千万轻轻折取来。

风光淅淅草中飘,日彩荧荧水上摇。幸奏潇湘云壑意,山旁容与动仙桡。

六龙骧首晓駸駸,七圣陪轩集颍阴。千丈松萝交翠幕,一丘山水当鸣琴。青鸟白云王母使,垂藤断葛野人心。山中日暮幽岩下,泠然香吹落花深。

舴艋泝溪来,款段踏山去。入城缘底事,要识崎岖路。稻塍白纵横,茅岭青盘互。牧儿歌不休,孤客自多惧。士行犹运甓,文公亦习步。我敢忘艰难,冲烟问荒渡。

黄面老子,六载辛勤。寻得鼻孔,打失眼睛。

邵阳拙政一年余,不暇精思及远图。且了眼前无饿殍,家家温饱是良谟。

莫唱艳歌凝翠黛,已通仙籍在金闺。他时若寄相思泪,红粉痕应伴紫泥。

回首青鸾何处,长空万里苍烟。中酒梅花月夜,怀人松籁霜天。

微风吹甚清,缺月照同盈。盘礴得露坐,喧阗嫌市声。何胜忆玄度,底处觅弥明。念我筠窗底,萧然榻正横。

仙馆三峰下,年华百岁中。梦休孤蝶往,蜕在一蝉空。蕊笈微言秘,霄晨浩气通。丹遗舐后鼎,林遣御馀风。市雾沈荒白,餐霞委暗红。峨眉有归约,飞步与谁同。

万里金波照眼明,布帆十幅破空行。微茫欲没三山影,浩荡还流六代声。水底鱼龙惊静夜,天边牛斗转深更。长风瞬息过京口,楚尾吴头无限情。

龙猛因缘会北斋,轰轰南岳到荆溪。宏纲若谓无人举,谁听孤猿月下啼。

满目亲朋似故乡,梦邪非梦梦何长。春风坐上白云屦,玉鉴光中明月珰。酒到湖山嫌逊避,话逢气类省称量。谢家内集如斯否,一味诗书无别香。

轻云漠漠烟漫漫,杖藜扶行不作难。无量寿佛像最古,未曾有经碑亦残。秋花泫露颜色好,客子着雨衣裳单。题诗写寄莓苔壁,勿使俗人相对看。

混处还须转侧看,底时妙在一丝端。闲云卷雨秋空阔,明月流辉夜水寒。棹破波光华细碎,梦惊蓬晓影团圞。真机分应头头准,却出黄芦把钓竿。

看来天地萃精英,占断人间一味清。唤作花王应不忝,未应但做水仙兄。

南宫使者有光辉,欲拜诸陵瑞雪飞。蘋叶已修青玉荐,柳花仍拂赤车衣。应同谷口寻春去,定似山阴带月归。寒冷出郊犹未得,羡公将事看芳菲。

酷暑端何物,穷居值此辰。交秋六七月,连病两三人。虚屈名医至,深怜老子贫。婢慵吾亦愧,煮药缺乌薪。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