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雪

嘉瑞真成一旦逢,寄笺天下托鹏风。
分无侑坐歌眉绿,全有挑蔬冻指红。
画史莫传飞舞热,诗人俱尽琢磨工。
此间不见乾坤妙,妙在竹扉山崦中。

作品评述

《喜雪》是宋代朱翌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喜雪》中文译文:
喜雪真成一旦逢,
将心天下托风鹏。
分明无侑坐歌峰,
满目挑蔬冻指红。
画史莫传飞舞热,
诗人俱尽琢磨功。
此间不见乾坤妙,
妙在竹扉山崦中。

《喜雪》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以喜迎初雪为主题,描绘了冬日初雪的美景,以及诗人对自然景观的感慨和思考。

首句"喜雪真成一旦逢"表达了诗人对初雪的喜悦之情。初雪纯洁而美丽,它的到来如同天赐的礼物,让人心情愉悦。"将心天下托风鹏"表明诗人将自己的思绪寄托于飞翔的鹏鸟之上,将自己的感受传达给天下的人们。

接下来的两句"分明无侑坐歌峰,满目挑蔬冻指红"描绘了雪后的景色。山峰高耸入云,无人可与之比拟,唯有坐在山峰之巅才能欣赏到这美丽的景色。同时,雪覆盖的蔬菜被挑起,指尖冻得发红,形象地表现出冬日严寒的寒冷。

"画史莫传飞舞热,诗人俱尽琢磨功"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艺术的独特理解。诗人认为绘画的艺术无法真实地传达雪的美景,因为雪的美丽是凝固的,无法以动态的方式表现出来。然而,诗歌却能够尽情地琢磨和描绘雪的美景,因为诗歌具有灵活的表达方式,能够通过文字唤起读者的联想和想象力。

最后两句"此间不见乾坤妙,妙在竹扉山崦中"表达了诗人对所处之地的赞美。诗人认为乾坤间的奇妙之处不在于广袤的天地,而在于竹林中的山崦。这种表达方式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深刻感悟,以及对平凡之处的赞美。

《喜雪》通过描绘初雪的美景,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喜悦和对艺术的思考。诗中运用了形象生动的语言和对比的手法,将冬日雪景的美妙展现得淋漓尽致,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和艺术的敬畏之情。

作者介绍

朱翌(1097—1167)字新仲,号潜山居士、省事老人。舒州(今安徽潜山)人,卜居四明鄞县(今属浙江)。绍兴八年(1138),除秘书省正字,迁校书郎、兼实录院检讨官、祠部员外郎、秘书少监、起居舍人。十一年,为中书舍人。秦桧恶他不附己,谪居韶州十九年。桧死,充秘阁修撰,出知宣州、平江府。乾道三年卒,年七十一。名山胜景,游览殆。

诗词推荐

默默过桃园,穿条叠叶翻。夫君犹舌在,时晏便无言。

蟋蟀已在壁,烦暑犹未歇。离居感时序,忧端难断绝。绿树含微风,明河湛秋月。念子行未归,徘徊至明发。

美人梳洗时,满头间珠翠。岂知两片云,戴却数乡税。

会须蜡屐步丹梯,要看奇峰三十六。

薄暮曲江头,仁祠暂可留。山形无隐霁,野色遍呈秋。荷覆香泉密,藤缘宝树幽。平生厌尘事,过此忽悠悠。

济南那得似江南,千顷溪山百顷岚。三月绿阴桑子落,村村布谷老吴蚕。

夏末秋初万万千,石头路滑脚皮穿。这僧剑刃翻身疾,也被云门索饭钱。

根在淤泥中,花开丽日红。洁精无玷污,明月却相融。

深院春无限,香风吹绿漪。玉妃清梦醒,花雨落燕脂。

侍郎佛地位中人,一饭何尝不念民。泾渭同流须有别,雪霜杀物乃为仁。扬清可使贪夫愧,去恶能令善者伸。自笑狂生太饶舌,见诗少喜定多嗔。

为爱江头月,回环宿鹭汀。露浓如泼水,天淡欲无星。树色依月黑,萤光出竹青。夜深幽兴极,瘦影自怜俜。

病馀颇厌肉,欣得僧庐蔬。僧窗亦明洁,可以观我书。弟兄冷相对,因著柏酒醉。酹馀欲拈笔,状乃尔狼狈。我老固有素,未至形苶具。其事故可知,宁复论年数。阿连吾语汝,我计当何取。学道既无成,何如事农圃。

诗曰:深闺女儿娇复痴。春愁春恨那复知。舅兄唯有相拘意,暗想花心临别时。离舟欲解春江暮。冉冉香魂逐君去。重来两身复一身,梦觉春风话心素。心素。与谁语。始信别离情最苦。兰舟欲解春江暮。精爽随君归去。异时携手重来处。梦觉春风庭户。

枕上俄闻春鸟鸣,新年强起懒逢迎。樽前故旧凋零尽,镜里形骇老病成。仰面绝缨齐赘婿,裸身挝鼓汉狂生。如今无复当时态,佛榻禅灯远俗情。

洛景城西尘土红,伴僧闲坐竹泉东。绿萝潭上不见日,白石滩边长有风。热恼渐知随念尽,清凉常愿与人同。每因毒暑悲亲故,多在炎方瘴海中。

握筇之像,对机之身。六根摄一处,三昧起诸尘。蚌肠孕於月明之夜,蛰户开於雷动之春。个般手段兮,分付善应之人。

花竹亭轩。曲径通幽小洞天。翠帏苒苒隔轻烟。锁婵娟。画图初试春风面,消得东君著意怜。到伊歌扇舞裙边。要前缘。

银釭斜背解明珰,小语偷声贺玉郎。从此不知兰麝贵,夜来新惹桂枝香。

玉树后庭曲,千载有余愁。碧月夜凉人静,曾赋采华游。玉露细摇金缕,香雾轻笼翠葆,折下一天秋。张绪总能老,还自锁眉头。把鸾笺,裁绣句,写银钩。回文巧成锦字,长恨与江流。漠漠梁间燕子,款款花边蝴蝶,梦觉却并州。独感旧时貌,还复照西楼。

和阗供岁供,制器玉工闲。虽曰来之易,能忘获以艰。新年符吉兆,代语得心闲。永愿洗兵马,休言致白环。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