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偈寄无声老师

闻师遭遇善知识,布衲时闻罗绮香。
照管为他肯景转,投胎托舍没思量。

作品评述

《山偈寄无声老师》是一首宋代吴潜所作的诗词。这首诗词描绘了作者对于一位无声的老师的赞叹和敬仰之情。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闻师遭遇善知识,
布衲时闻罗绮香。
照管为他肯景转,
投胎托舍没思量。

诗意:
这首诗词表达了作者吴潜对于一位无声的老师的景仰之情。诗中,作者得知老师遇到了一位善知识,心中充满了喜悦之情。在老师布衲的时候,闻到了罗绮香,这象征着善知识的来临和佛法的传承。老师的教诲和引导,使得作者的心境发生了转变,感受到了一种超越凡世的景象。最后,作者想到了自己的投胎和舍弃,意味着对于佛法的追求和放下世俗的思维。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练的文字展现了作者对于无声老师的敬仰之情。通过描述老师遇到善知识的情景,以及布衲时闻到的罗绮香,诗人巧妙地表达出了师德高尚和佛法的珍贵。诗中的"照管为他肯景转"一句,表达了老师的教导能够使人心境转变,感受到一种超越尘世的美好。最后两句"投胎托舍没思量"则表明了作者对于修行和追求佛法的决心,放下了世俗的思维,追求心灵的净化和超越。

整首诗词情感真挚,意境深远。通过简洁而富有意境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于无声老师的崇敬和对佛法的追求。这首诗词以简单的场景描写,传递出深刻的思想和情感,使读者产生共鸣。同时,诗人通过"闻师遭遇善知识"和"布衲时闻罗绮香"的描写,巧妙地运用了感官的形象,使诗词更加生动有趣。整首诗词给人一种清新、宁静的感觉,使人对于佛法和修行产生思考和共鸣。

作者介绍

吴潜(一一九五~一二六二)(生年据《许国公奏议》卷二《再论计亩纳钱》“臣年二十三,蒙先皇帝亲擢之恩”推定),字毅夫,号履斋,宁国(今属安徽)人。渊弟。宁宗嘉定十年(一二一七)进士。授镇东军节度签判,改广德军。召爲祕书省正字,迁校书郎。理宗绍定二年(一二二九)通判嘉兴府(《南宋馆阁续录》卷七、八),权发遣府事。五年,迁淮西总领(《宋史》卷四一《理宗本纪》一)。歷知建康府、隆兴府、太平州、庆元府、平江府、镇江府、临安府。以言官论列,请致仕。起爲翰林学士知制诰兼侍读,改签书枢密院事,兼权参知政事。出知福州、兼福建安抚使,徙知绍兴府、兼浙东安抚使。淳祐十一年(一二五一)入爲参知政事,拜右丞相兼枢密使。十二年罢(《理宗本纪》三)。宝祐四年(一二五六)再判庆元府,移判宁国府。开庆元年(一二五九)进封许国公(《理宗本纪》四)。景定元年(一二六○)以谏阻贾似道建储之议,谪建昌军,寻徙潮州。二年,责循州安置。三年卒于贬所(《理宗本纪》五)。有《许国公奏议》四卷。诗文集已佚,明末梅鼎祚收辑遗文编爲《履斋遗稿》四卷,但所辑面不广。事见《宋歷科状元录》卷七,《宋史》卷四一八有传。 吴潜诗,第一卷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履斋遗稿》及《两宋名贤小集·四明吟稿》爲底本,第二、三卷以《开庆四明续志》所收之《四明吟稿》二卷爲底本,散见他书之诗编爲第四卷。

诗词推荐

两岸桃花红欲然,沿中流出自涓涓。仙家不曾论春夏,石烂松枯是一年。

地炉煨火柏枝香,借宿寒寮到上方。山近白云归古殿,风高黄叶响空廊。敲门僧踏梅花月,入夜猿啼枫树霜。梦醒不知窗日上,时闻经磬出松堂。

夜来冒霜雪,晨去履风波。虽得叙微情,奈侬身苦何!

雨滑危梁性命愁,差池一步一生休。黄泉便是通州郡,渐入深泥渐到州。

诸郎方竞秀,兰玉谢庭家。国士无双誉,蟾宫第一花。侍嫔歌采苢,笄鬓绾堆鸦。已办如椽笔,绵绵赋瓞瓜。

人生会有百年极,春事略地三日晴。岂惟坐隔海棠醉,亦未曾逐杨花行。绿树阴阴遽如许,黄鸟飞飞寂无语。先生欲作送春诗,似此一春那用尔。

云开日出四窗明,恰到犹余梦自生。一枕觉来人寂寂,时闻儿子读书声。

经年不踏斜桥路。青山试问谁为主。密叶转回风。寒泉落半空。此间无限兴。可便荒三径。明日下扁舟。沧波莫浪游。

晻暧秋旻气象浓,对时览物两无穷。才开又合烟光重,欲落还收雨意空。直恐客头先老白,却思日脚带斜红。天真不扰无馀感,谁似前溪下钓翁。

我有绿绮琴,宝匣生蛛丝。拂拭聊一鼓,意淡音愈微。隐几忽自笑,持兹将付谁。所以绝弦者,痛惜无钟期。吾人天与游,岂在知音知。惆怅箫韶远,不见凤来仪。后夔不并世,已矣奚所悲。

万事分已定,胡为但戚戚。不为麟凤为虺蛇,不种芝兰种荆棘。芝兰有余香,麟凤为世祥。荆棘动成碍,虺蛇终自伤。

十首玄谈已赘疣,劳君头上更安头。若还又有九百汉,葛藤相缠几时休。

百年胡为哉,万事聊复尔。功名早有意,贫贱昔所耻。岁月忽嗟跎,少壮何足恃。身外非我有,毫发不可致。惟有一寸心,俯仰要无愧。归去来山中,高人未吾鄙。

良工运精思,巧极似有神。临窗忽睹繁阴合,再盼真假殊未分。

投君之文甚荒芜,数篇价直一束刍。报我之章何璀璨,累累四贯骊龙珠。毛诗三百篇后得,文选六十卷中无。一麋丽龟绝报赛,五鹿连柱难支梧。高兴独因秋日尽,清吟多与好风俱。银钩金错两殊重,宜上屏风张座隅。

久行多不定,树下是禅床。寂寂心无住,年年日自长。虫蛇同宿涧,草木共经霜。已见南人说,天台有旧房。

尝阅淮南图,萧萧草屋少人居。及读广陵集,恻恻我心欲垂泣。吁嗟恋乡国,生死不肯去。边笳才一动,杀几先此土。可怜此土人,父子无白头。不死於饥即死战,性命只在道旁沟。更闻维扬有鬼市,铜钱须臾变为纸。都缘白日杀人多,所以冤魂有如是。君侯壮思凌云空,青衫匹马戎幕中。

早发长风里,边城曙色间。数鸿寒背碛,片月落临关。陇上明星没,沙中夜探还。归程不可问,几日到家山。

泊雁小汀洲。冷淡湔裙水漫秋。裙上唾花无觅处,重游。隔柳惟存月半钩。准拟架层楼。望得伊家见始休。还怕粉云天末起,悠悠。化作相思一片愁。

我圃殊不俗,翠蕤敷玉房。秋风不敢吹,谓是天上香。烟迷金钱梦,露醉木蕖妆。同时不同调,晓月照低昂。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