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门野望

滔滔江汉引微茫,川路西来蜀道长。
象齿旧通周贡赋,蚕丛新叛汉衣裳。
雨消青草湖头瘴,叶落黄陵庙里霜。
十二碧峰看不见,空令神女怨高唐。

作品评述

《荆门野望》是明代钱希言所作的一首诗词。下面是它的中文译文:

滔滔江汉引微茫,
川路西来蜀道长。
象齿旧通周贡赋,
蚕丛新叛汉衣裳。
雨消青草湖头瘴,
叶落黄陵庙里霜。
十二碧峰看不见,
空令神女怨高唐。

这首诗词描绘了作者在荆门观望时的景象和感受。下面是对诗意和赏析的解读:

诗的开篇,作者以"滔滔江汉引微茫"来形容江水的奔腾,暗示着大江的浩渺无边。"川路西来蜀道长"则表达了作者在荆门观望时,眺望远方蜀地的感叹。这里蜀道的长远和遥远暗示了作者对蜀地的向往和思念。

接下来的两句"象齿旧通周贡赋,蚕丛新叛汉衣裳"则描述了荆门地区的变迁。"象齿旧通周贡赋"指的是古代象齿通行的时代,暗示着往昔的荣耀和繁荣。而"蚕丛新叛汉衣裳"则表达了当时的现实,蚕丛新的产业取代了传统的周贡赋,汉衣裳的生产也受到了挑战。这里通过对古今的对比,表达了对时代变迁的感慨和忧虑。

接下来的两句"雨消青草湖头瘴,叶落黄陵庙里霜"描绘了自然景观的变化。"雨消青草湖头瘴"表达了雨后青草丛生、湖面上的瘴气逐渐散去的景象。"叶落黄陵庙里霜"则描绘了秋天的景色,叶子从树上落下,黄陵庙里的霜也开始出现。这里通过自然景观的描绘,与前文中的变迁相呼应,表达了岁月更迭和时光流转的无情。

最后两句"十二碧峰看不见,空令神女怨高唐"则表达了作者对远方景物的思念和向往。"十二碧峰看不见"指无法看到远方的美景,让人感到遗憾。"空令神女怨高唐"则表达了神女对高唐的怨念和思念之情。这里通过对远方景物的描绘,表达了作者的思乡之情和对远方的向往。

总体而言,这首诗词通过对自然景观、社会变迁和个人情感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时光流转和人生变迁的感慨,同时也透露出对远方故乡的思念和向往之情。

诗词推荐

秋初江上别旌旗,故国无家泪欲垂。千里未知投足处,前程便是听猿时。误攻文字身空老,却返渔樵计已迟。羽翼凋零飞不得,丹霄无路接差池。

足加帝腹似痴顽,讵肯折腰求好官。明主莫将臣子待,故人只作友朋看。

清风弄水月衔山,幽人夜度吴王岘。黄州鼓角亦多情,送我南来不辞远。江南又闻出塞曲,半杂江声作悲健。谁言万方声一概,鼍愤龙愁为余变。我记江边枯柳树,未死相逢真识面。他年一叶氵斥江来,还吹此曲相迎饯。

荷叶商量贴水开,乱红无数点苍苔。穿帘双燕复双燕,把酒一杯还一杯。

亚相何年镇百蛮,生涯万事瘴云间。夜郎城外谁人哭,昨日空馀旌节还。

忍当昭世卧隆中,西笑无谋始讳穷。鸥散海边渔事废,炙残京口客盘空。乡魂怨晓虚为蝶,头葆悲秋不后蓬。欲把遗编论兴废,诸儒争奈喜嘲雄。

出郭花相引,寻荒草欲迷。绿低怜独卧,红缺见莺啼。溪石皆堪坐,山醪亦偶携。淹留送落日,直过石城西。

寒梅不自重,辄花桃李先。矫枉有佳菊,最後众芳妍。各因一时美,难以相嗤怜。物理固若是,士林亦宜然。夫子南国俊,声猷推妙年。数奇晚方偶,参军古龙川。龙川虽云远,风物号清鲜。罗浮不相下,颉颃巉荒天。云鬓二三子,聊足奉周旋。行矣试老拳,归欤远翔骞。

沛谯有钜枣,味甘蜜相差。其赤如君心,其大如王瓜。尝贡趋国门,岂及贫儒家。今见待士意,下异庐仝茶。食之无厌饫,咏德曾未涯。

有说未尽处,为续四曲壶山好,博古又通今。结屋三间藏万卷,挥毫一字直千金。四海有知音。门外路,咫尺是湖阴。万柳堤边行处乐,百花洲上醉时吟。不负一生心。

俸薄愁斯立,鑱长困拾遗。经营将有赋,零落不成思。冻结须频折,烟凝袂半缁。阳春竟何在,卒岁以为期。

江山万里接西东,吴蜀咽喉此地中。奄宅荆州夸楚势,此亭所以得称雄。

高楼风雨感斯文,短翼差池不及群。刻意伤春复伤别,人间惟有杜司勋。

瘦玉薄薄衫,晕灯和月冷。独夜不禁春,梨花碎帘影。

高才尝负俗,公存此开荣。却领淹中学,还为稷下卿。槐依乡市绿,风入舞坛清。稽古方知力,腾飞自有程。

淡黄深碧上春衫,无限春怀岂易谭。随手去来拈放一,到头得失暮朝三。日烘花气通玄牝,雨洗山光涨蔚蓝。熟听五更晴哢好,不须多恨罢朝参。

此身若得西归去,犹胜开笼放雀儿。

绝知丰凶有数,岂必天地不仁。鹁鸠底用缄口,晨霞徒解欺人。

深居少往还,卷箔早秋间。雨洒吟蝉树,云藏啸狖山。炎蒸如便退,衣葛亦堪闲。静坐得无事,酒卮聊畅颜。

扬下笊篱并木杓,当阳一空绝周遮。百丈重关拦不住,脚尖趯出佛如麻。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