虢州西山亭子送范端公(得浓字)

百尺红亭对万峰,平明相送到斋钟。
骢马劝君皆卸却,使君家酝旧来浓。

作品评述

《虢州西山亭子送范端公(得浓字)》是唐代诗人岑参创作的一首诗。以下是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百尺高的红色亭子矗立在万峰之间,
清晨,我与范端公一同送别,直到斋戒的钟声。
高贵的骢马都被要求卸下鞍辔,
让使君品尝家中酝酿已久的浓酒。

诗意:
这首诗以虢州西山亭子为背景,描绘了岑参与范端公一同送别的情景。通过对景物、人物和情感的描写,诗人表达了友情、离别和深情的情感。

赏析:
1. 自然景观描写:诗人以“百尺红亭”和“万峰”勾勒出虢州西山的壮美景色,给读者带来了视觉上的震撼。红亭高耸,万峰环绕,展现出山水之间的壮阔气势。

2. 友情与离别:诗中的主人公范端公即将离开,诗人岑参相伴送别。这种友情和离别的情感在整首诗中贯穿始终,凸显了人与人之间的深厚情感和相互依存。

3. 骢马意象:诗中的“骢马”象征着范端公身份的高贵,而“卸却”鞍辔则体现了离开官场、安享清福的意愿。这也是一种离情别绪的象征。

4. 酒与情感:最后两句“使君家酝旧来浓”直接点明了主人公使君家中的浓酒,它不仅是实际的款待,更暗示了长久以来的情感积淀。浓酒折射出使君深情厚意,也是表达离别之时内心的情感寄托。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人物情感和象征意象的巧妙融合,展现了唐代文人的离情别绪和情感交融。作者巧妙地通过景物和情感的交织,传达了深情厚意,表达了友情与离别的主题,使这首诗充满了浓郁的人情味和山水意境。

作者介绍

岑参,南阳人,文本之后。少孤贫,笃学,登天宝三载进士第。由率府参军累官右补阙,论斥权佞,改起居郎,寻出为虢州长史,復入为太子中允。代宗总戎陕服,委以书奏之任,由库部郎出刺嘉州。杜鸿渐镇西川,表为从事,以职方郎兼侍御史领幕职。使罢,流寓不还,遂终于蜀。参诗辞意清切,迥拔孤秀,多出佳境;每一篇出,人竞传写,比之吴均、何逊焉。集八卷,今编四卷。

诗词推荐

松阴半坛日,竹声一槛秋。每番看鹤过,疑似有仙游。

仁人迈厚德,可谓名实全。抚迹若疏旷,会心极精研。履危节讵屈,著论识不偏。恨以荣级浅,嘉猷未及宣。伊人期远大,志业难比肩。昭世既合并,吾君藉陶甄。奈何明明理,与善徒空诠。征教或稽圣,穷源反问天。一官自吴邑,六翮委江壖。始是牵丝日,翻成撤瑟年。金膏果不就,玉珮

币地普天,银山铁壁。正令全提,虚空削迹。月眉横,照用分,星流电掣秀龙门。向道瞎驴无忌讳,脚类跃出旧乾坤。

空山泉落松窗静,闲地草生春日迟。白发渐多身未退,依依常在永禅师。

侵晓登楚山,山峻苦艰陟。半山忽阴晦,举手不可识。跻攀穿云过,赫然见日出。俯视云气中,汹涌浩无极。滉瀁雪海翻,兀硉寒冰立。蛟龙见或没,鬐鬣火旆赤。风雷恣訇磕,万车无辙迹。神君互麾诃,众怪争跳踯。变异从何来,万熊不可测。峰顶日晴明,下方惊雨急。倏尔寂无声,昏翳

江水西头隔烟树。望不见、江东路。思量只有梦来去。更不怕、江阑住。灯前写了书无数。算没个、人传与。直饶寻得雁分付。又还是、秋将暮。

受命别家乡,思归每断肠。季江留被在,子敬与琴亡。吾弟当平昔,才名荷宠光。作诗通小雅,献赋掩长杨。流转三千里,悲啼百万行。庭前紫荆树,何日再芬芳。

枕上稍醒醒,忽闻蝉一声。此时知不死,昨日即前生。更欲临窗听,犹难策杖行。寻应同蜕壳,重饮露华清。

疏雨洗烟波,雨过满江秋色。风起白鸥零乱,破岚光深碧。荻花枫叶只供愁,清吟写岑寂。吟罢倚阑无语,听一声羌笛。

汲水佳人立晓风,青丝放尽辘轳空。银瓶触破红妆面,零落桃花满井红。

气緼江山秀,人如圭璧温。一登文石陛,遂直紫微垣。论议中司见,谋猷内制存。公孙宿儒誉,垂老上金门。

一倒南斋玉宇醇,绝胜不醉楚江滨。骊驹且莫催归御,鸲鹆何妨属坐宾。我尚少年新白发,君须痛饮敌青春。未愁驱使无诗句,怕遣壶空花笑人。

琪木扶疏系辟邪,麻姑夜宴紫皇家。银河旌节摇波影,珠阁笙箫吸月华。翠凤引游三岛路,赤龙齐驾五云车。星稀犹倚虹桥立,拟就张骞搭汉槎。

普慈寺后千竿竹,醉里曾看碧玉缘。倦客再游行老矣,高僧一笑故依然。久参白足知禅味,苦厌黄公(鸟名。)聒昼眠。惟有两株红杏叶,晚来犹得向人妍。

王祥名冠晋公卿,大节亭非为剖冰。救母如梁真笃孝,奈何不贵不长生。

咫尺天颜只暂违,两台联桂世诚稀。共观鹏运垂云举,还幸鱼寒密藻依。赋政将明仲山甫,登楼吟咏谢玄晖。要津自足升英俊,六鹢毋令恨退飞。

老节疏踪,傲雪之松。真智证理,吟云之龙。饱丛林而彭亨肚,善知识而隗磊胸。春成万物兮平等无像,海吞百川兮自然有容。

久作烟霞侣,暂将簪组亲。还同褚伯玉,入馆忝州人。

笔端洒落谪仙人,况复曾同桂苑春。一笑相逢端莫逆,门前洲渚正横陈。

十日书斋九日扃,春晴何处不闲行。瓶花落尽无人管,留得残枝叶自生。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