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杜运使巴峡地暖节物与中土异黯然有感诗三首

随柳参差破绿芽,此中依约欲飞花。
春光是处伤离思,何况归期未有涯。
始看菊蕊开篱下,又见梅花寄岭头。
揽辔巴西官局冷,几凭春酒沃乡愁。
花品姚黄冠洛阳,巴中春早羡孤芳。
不知别有栽培力,流咏新诗与激昂。

作品评述

《和杜运使巴峡地暖节物与中土异黯然有感诗三首》是唐代诗人王周创作的一首诗,表达了对异乡春天的思念和感叹。

诗中描绘了春天的景象:垂柳抽出新的嫩芽,引发了王周对故乡的思念。尽管春光美丽,但对于游子来说却更加伤感,因为归期遥远,不确定何时能够回家。诗人首先看到了篱笆下的菊花已经开放,然后又看到了岭头上的梅花盛开。这些美景让他想起了故乡的人和事,与此同时,他对自己的使命和责任也产生了思考。

最后,诗人谈到了洛阳的花品姚黄冠,他羡慕巴中的早春。然而,诗人也想到了自己未尽的事业和在外的奋斗。诗人并不知道这些新鲜美好的事物背后是经过艰苦培育的,他只能流下激昂的诗篇来宣泄自己的情感。

这首诗通过描绘春天的景象、表达游子思乡之情和对事业的思考,表现出了诗人内心的矛盾和情感。王周以简洁的语言,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抒发情感,展示了唐代诗人独特的才华和对生活的深刻感悟。

作者介绍

王周,明州奉化(今属浙江)人。真宗大中祥符五年(1012)进士(《乾道四明图经》卷一二)。乾兴元年(1022)以大理寺丞知无锡县。仁宗宝元二年(1039)又以虞部员外郎知无锡县(《咸淳毗陵志》卷一○)。庆历中知明州(《实庆四明志》卷一)。又尝知抚州(清光绪《抚州府志》卷三五)。皇祐四年(1052)致仕,归荆南(《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卷八《送光禄王卿周致仕归荆南》)。

诗词推荐

雨添春水漫,溪上鳜鱼肥。月出僧因过,船归鹊正飞。

抒情

不见夫君岁月过,举头相望隔山河。人来人去书长到,江北江南情若何。铁砚功名当自许,铁囊诗句不须多。家风正待吾曹振,莫漫寻常费琢磨。

抒情

吴郡为僚日,如公最妙龄。众寻归鬼录,独出佐王庭。道丧思人物,公存尚典刑。伤哉今亦逝,唯我老零丁。

抒情

四望亭前粉雉明,百栏桥上竹枝横。荒荒白日春将晚,渺渺黄冈草未生。独客更无杨柳伴,远村时见李花惊。白碑南路翻堪意,不恨冲泥踏水行。

抒情

晨兴访萧寺,爽气清如沐。坐看雨离山,飞阴断平陆。归途阻夕涨,伫立惊幽独。曳杖听残钟,却寄僧坊宿。

抒情

张侯耕稼不逢年,过午未炊儿女煎。腹里虽盈五车读,囊中能有几钱穿。况闻縕素尚黄葛,可怕雪花铺白毡。谁料丹徒布衣得,今朝忽有酒如川。

抒情

我起影亦起,我留影逡巡。我意不在影,影长随我身。交游义相好,骨肉情相亲。如何有乖睽,不得同苦辛。

抒情

一线天回得顺流,几家修竹满岩幽。转头已失来时路,过眼犹怜水上舟。仙事渺茫姑勿论,客情萧散故迟留。试寻怀玉山人传,更有承平好识不。

抒情

诸儿怜我太焦熬,我把真机告汝曹。外白内黄常抱守,出朱入墨任纷挠。治齐固有曹参逸,理蜀宁无诸葛劳。毕竟食焉而怠事,天刑人祸恐难逃。

抒情

敬亭山下百顷竹,中有诗人小谢城。城高跨楼满金碧,下听一溪寒水声。梅花落径香缭绕,雪白玉珰花下行。萦风酒旆挂朱阁,半醉游人闻弄笙。我初到此未三十,头脑钐利筋骨轻。画堂檀板秋拍碎,一引有时联十觥。老闲腰下丈二组,尘土高悬千载名。重游鬓白事皆改,唯见东流春水平。

抒情

流水会大壑,层岑出遥林。结茅穷窈窱,细路下嵚崟。风露浩满野,默坐掩孤衾。孤衾无与写,秋色日向深。

抒情

珠珑翡翠床,白皙侍中郎。五日来花下,双童问道傍。到门车马狭,连夜管弦长。每笑东家子,窥他宋玉墙。

抒情

中梁山麓汉水滨,路侧有墓高嶙峋。丛祠蓊蔚蔽野雾,榜曰博望侯之神。当年宝币走绝域,此日鸡豚邀小民。君不见武帝甘心事远略,靡坏财力由斯人。

抒情

桃李从渠著斗量,明珠颗颗更含香。红颜不老如丹渥,笑诧南翁见未尝。

抒情

万物由造化,谁通天地心。柴门闭浊暑,汗雨如滂淫。便谓岭外热,四序常相寻。露气润清晓,方知秋意深。

抒情

曾梦诸侯笑,康囚议脱枷。千根池里藕,一朵火中花。

抒情

天怜行客困阳秋,许舍车徒上小舟。十里好风袪滞思,一溪寒水助清游。

抒情

顽石连卷裹绿苔,人传桑苎手亲开。谁言天地无情物,却解殷勤唤客来。

抒情

河流便当城,峻岭借为屏。疑在金山寺,凭栏看北泠。

抒情

今日不知来日事,贪嗔痴爱度朝昏。披毛戴角更相互,岂识修真般若门。

抒情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