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潇湘八景各一首·烟寺晚钟

问寺莫知处,跻攀又潮洄。
惟钟藏不密,日暮过溪来。

作品评述

《咏潇湘八景各一首·烟寺晚钟》是宋代刘克庄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问寺莫知处,
跻攀又潮洄。
惟钟藏不密,
日暮过溪来。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潇湘地区的一处景观——烟寺晚钟。作者在这首诗中表达了自己对这个景观的思考和感慨。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烟寺晚钟的景象,通过寥寥数语传递出浓郁的意境。下面逐句进行赏析:

- "问寺莫知处":诗的开头,意味着作者对烟寺的位置和所在地的迷惑。作者似乎对这座寺庙的具体位置并不了解,或者是想表达出烟雾弥漫的寺庙难以寻找的感觉。

- "跻攀又潮洄":描绘了作者在攀登途中遭遇的困难和艰险。这里使用了"跻攀"和"潮洄"两个词,前者表示攀登的艰辛,后者表示河流的湍急流动。通过这样的描写,使读者感受到作者攀登途中的挣扎和寻找的艰难。

- "惟钟藏不密":这一句描述了在寺庙中的钟声。诗中的"钟"被用作隐喻,代表着时间的流逝和人们对于生活的思考。"钟藏不密"意味着钟声传遍了整个山谷,没有被寺庙的墙壁所阻挡,使得人们能够感受到钟声的回响。这里可以理解为作者希望自己的思考和感悟能够传达给更多的人。

- "日暮过溪来":这一句描绘了夕阳下作者经过溪流回来的情景。诗人在傍晚时分穿过溪流返回,溪水在夕阳的映照下闪烁,给人一种宁静、温暖的感觉。整首诗以这句作为结尾,使得整体氛围更加沉静、闭合。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潇湘地区一处景观的描绘,传达了作者对于时间流逝和生活思考的感慨。作者通过简洁而富有意境的语言,营造出一种寂静、迷离的氛围,给读者留下深思与遐想的空间。

作者介绍

刘克庄(一一八七~一二六九),初名灼,字潜夫,号后村,莆田(今属福建)人。宁宗嘉定二年(一二○九)以荫补将仕郎,初仕靖安主簿、真州录事。后游幕于江浙闽广等地。十二年监南岳庙。十七年知建阳县。以咏《落梅》诗得祸,闲废十年。理宗端平元年(一二三四)爲帅司参议官,二年除枢密院编修官,兼权侍右郎官,寻罢。淳祐六年(一二四六),以“文名久着,史学尤精”,赐同进士出身,除秘书少监,兼国史院编修官、实录院检讨官。七年出知漳州。八年迁福建提刑。景定三年(一二六二)权工部尚书、兼侍读,旋出知建宁府。五年因目疾以焕章阁学士致仕。度宗咸淳四年(一二六八)除龙图阁学士。五年卒,年八十三,謚文定。生前曾自编文集,林希逸作序,继有后、续、新三集。后由其季子山甫匯编爲《大全集》二百卷。事见宋林希逸《后村先生刘公行状》、洪天锡《后村先生墓志铭》。 刘克庄诗,一至十六卷以铁琴铜剑楼旧藏宋刻《后村居士集》爲底本,校以《四部丛刊》影印清赐砚斋《后村先生大全集》(简称砚本)、杨氏海源阁旧藏宋刻《后村居士集》(简称后印本)、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十七至四十八卷以赐砚斋本爲底本,校以清冯氏{艹/广/卢}经阁旧藏抄本(简称冯本)、清卢氏抱经楼旧藏抄本(简称卢本)、翁同书校清秦氏石研斋抄本(简称秦本,凡採用翁氏朱笔校字,简称翁校)、清张氏爱日精庐抄本(简称张本)。新辑集外诗另编一卷。

诗词推荐

闲身江海上,世事每嫌听。吟稿逢人论,扁舟到处停。雪销新水绿,云尽远峰青。何事思归早,潮生未满汀。

急催银漏。渐渐纱窗明欲透。点检花枝。晓笛吹时几片飞。淡烟初破。仿佛夜来飞几朵。浅粉馀香。晨起佳人带晓妆。

常赋士衡云,兼怀惠连雪。庭前闻清唳,天外见寒月。舞爱素琴横,饥思朝露洁。问尔谁为群,威凤在丹穴。

南陌晴云稍变霞,东风动柳水纹斜。园林带雪潜生草,桃李虽春未有花。幸接上宾登郑驿,羞为长女似黄家。今朝一望还成暮,欲别芳菲恋岁华。

一雨疑当冷,旋为暖所胜。南方难得雪,冬半尚无冰。余菊香深酽,群蔬意似矜。林疏石路细,遥见隔溪僧。

屈指家山,匆匆又数今朝过。客情那可。愁似天来大。烟雨__,细浥轻尘堕。君知么。却在甚个。春暮犹江左。

朱楼帘卷见天涯,倦客倚栏何所思。新月无情明复落,清箫有恨歇还吹。

细草侵阶乱碧鲜,宫门深锁绿杨天。珠帘欲卷抬秋水,罗幌微开动冷烟。风引漏声过枕上,月移花影到窗前。独挑残烛魂堪断,却恨青蛾误少年。

投老持竿柳外村,尺书久不抵修门。料应下榻从容日,自说通家好子孙。

春风日日柳年年,到老那知稼穑难。若见田家秋作苦,教人一饭不遑安。

传说当年契此翁,偶然来此笑春风。忽抛布袋归何处,地下天高一阁空。

大道无门,千羞有路。透得此关,乾坤独步。

有铁莫妄熔,熔作侠士椎。有帛莫妄缝,缝作山人衣。君看天放翁,气貌绝清赢。濩落七尺身,仁义充肤肌。无家救人穷,无田恤人饥。江湖三十秋,白头转岖崎。余情尚洒洒,不吐酸寒辞。事慕古豪杰,诸儿那得知。或云有仙骨,深中愈难窥。趫腾华佗戏,偃蹇梁鸿噫。世熊贵反覆,口语

老来一钵住岩幽,尘境无心得自繇。空里每看花满眼,境中渐觉雪盈头。吟余月照千峰夜,定起云生万壑秋。身世已知浑是梦,百年光景水东流。

高眠岩野间,至艺敌应难。诗苦无多首,药灵惟一丸。引泉鱼落釜,攀果露沾冠。已得嵇康趣,逢迎事每阑。

朔雪清初霁,风生翠柏阴。星辰寒殿近,灯火夜堂深。坐爱温炉密,欢从浊酒斟。何当老吾里,杖屦日相寻。

著脚卧云室,回头盖海亭。水为三面白,山作四围青。野鸟余清哢,幽人得醉听。篮舆不容款,科思渺南溟。

公衮殊相念,奇书寄布衣。此心才动处,万善要同归。本旨详敷衍,奎题重发挥。应怜蘧伯玉,投老始知非。

春寒侵竹竹憔悴,父老皆云未尝记。偶然雷雨一尺深,知为南园众君子。从地涌出长如人,一一便有凌云气。吾家老圃倦栽接,但以岁寒相妩媚。一朝纷纷看黄落,嵇阮相过无醉地。阴阳往复知有数,已病还瘳非即死。呼童径语邻舍翁,种竹未改当年意。姚黄左紫终误人,千叶重台定何事。

花半睡时分蝶梦,柳三眠处足莺声。谁知花柳无情物,添个蝶莺便有情。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