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江

巴江江水色,一带浓蓝碧。
仙女瑟瑟衣,风梭晚来织。

作品评述

《巴江》是唐代诗人王周创作的诗词,描绘了巴江的美丽景色和自然景观。下面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巴江江水呈现一片浓郁的蓝色。
仙女轻盈地穿着衣裙,像风梭般在晚风中编织。

诗意: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巴江和风景中的一些元素,表达了作者对美丽自然景观的赞美之情。诗人借助色彩的描写,将巴江江水的颜色描绘为浓蓝碧色,给人一种清新明亮的感觉。诗中还提到了仙女在江边编织衣裳的场景,以着重表现夕阳下的巴江风光。整首诗词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美丽的自然景观,让人感受到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扼要的形式,通过对巴江的描写,展现了美丽的自然景观。诗人以诗意的方式,将巴江的江水颜色描绘成浓蓝碧色,给人一种清澈明亮的感觉。同时,诗中的仙女编织衣裳的景象,更增添了诗词的雅致和浪漫气息。通过这种描写手法,诗人将巴江的美丽描绘得淋漓尽致。

整首诗词以简短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美丽风景的赞美和向往之情。通过清新明快的描写方式,使读者能够感受到诗人对大自然的饱满热情和美的追求。这首诗词虽然短小精炼,但却通过简洁的语言给人以愉悦和惊喜的感觉,体现了王周独特的写景才华。

作者介绍

王周,明州奉化(今属浙江)人。真宗大中祥符五年(1012)进士(《乾道四明图经》卷一二)。乾兴元年(1022)以大理寺丞知无锡县。仁宗宝元二年(1039)又以虞部员外郎知无锡县(《咸淳毗陵志》卷一○)。庆历中知明州(《实庆四明志》卷一)。又尝知抚州(清光绪《抚州府志》卷三五)。皇祐四年(1052)致仕,归荆南(《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卷八《送光禄王卿周致仕归荆南》)。

诗词推荐

平生刘宗正,闻有湖海气。黄石与兵书,雷震锁胸次。跨马开武溪,韔弓作文吏。守祧仁九族,瑑玉诏万世。去乘御史骢,权贵歛手避。时时侵谏草,颇用文章戏。风人托草木,骚客拾兰蕙。倾怀谢僚友,句法何壮丽。诸公游蓬壼,贱子滥末至。风流余翰墨,想见经行地。乌啼霜台柏,岑绝

忆昨雨多泥又深,犹能携妓远过寻。满空乱雪花相似,何事居然无赏心。

故人洞庭去。杨柳春风生。相送河洲晚。苍茫别思盈。白苹已堪把。绿芷复含荣。江南多桂树。归客赠生平。

拨动乾坤步转移,南观北斗有谁知。金乌暮向西山急,晓逐扶桑半夜飞。

胭脂山下老农家。看雪树、翠交加。香透小窗纱。是昨夜、幽兰放花。引泉浇树,破苔移菊,更种故侯瓜。一笑有生涯。但休叹、清霜鬓华。

十年不见犹如此,未觉斯人叹滞留。白璧明珠多按剑,浊泾清渭要同流。日晴花色自深浅,风软鸟声相应酬。谈笑一樽非俗物,对公无地可言愁。

南山入谷游,去彻山南州。下马云未尽,听猿星正稠。印茶泉绕石,封国角吹楼。远宦有何兴,贫兄无计留。

忆访俞夫子,频烦挽袖留。酒边无俗物,尘外有高楼。未醉催歌扇,言归听漏筹。此欢谁与继,怊帐岁时遒。

一日日,作老翁。一年年,过春风。公心不以贵隔我,我散唯将闲伴公。我无才能忝高秩,合是人间闲散物。公有功德在生民,何因得作自由身。前日魏王潭上宴连夜,今日午桥池头游拂晨。山客砚前吟待月,野人尊前醉送春。不敢与公闲中争第一,亦应占得第二第三人。

左看城阙右看湖,辗翠蹄红路欲芜。君子颇闻梁上有,丽人何至水边无。他时公论谁良史,往日虚名几腐儒。地下西施应冷笑,不缘红粉解亡吴。

三十年前路,孤舟重往还。绕身新眷属,举目旧乡关。事去唯留水,人非但见山。啼襟与愁鬓,此日两成斑。

百战辛勤归帝乡,南班班里最南行。弓欺猿臂秋无力,剑泣虬髯晓有霜。千古耻非书玉帛,一心犹自向河湟。年年宿卫天颜近,曾把功勋奏建章。

何思何虑只寂然,由来心静类修禅。一去无多路□□,直启玄关叩洞天。

移灯背月穿金缕。合色鞋儿初做。却被阿谁将去。鹦鹉能言语。朝来半作凌波步。可惜孤鸾□侣。若念玉纤辛苦。早与成双取。

长史画神独感神,高步区中无两人。雅而逸,高且真,形生虚无忽可亲。降魔大戟缩在手,倚天长剑横诸绅。慈威示物虽凛凛,在德无秋唯有春。吾知真象本非色,此中妙用君心得。苟能下笔合神造,误点一点亦为道。写出霜缣可舒卷,何人应识此情远。秋斋清寂无外物,盥手焚香聊自展。

离居想见泊无娱,肯惮尻为上下舆。一见故怜无可语,要知终胜百函书。

浓似猩猩初染素,轻如燕燕欲凌空。可怜细丽难胜日,照得深红作浅红。

麀麌顾其子,燕雀各有随。与子为夫妇,五年三别离。儿女岂不怀,母老妹已笄。父子各从母,可喜亦可悲。关河万里道,子去何当归。三岁不可道,白首以为期。百亩未为多,数口可无饥。吞声不敢尽,欲怨当归谁。

寓形宇宙间,佚我方以老。流光安足恃,百岁同过鸟。顷子萦网罗,文采缘自表。自古山林人,何曾识机巧。但记寒岩翁,论心秋月皎。黄香十年旧,禅学参众妙。虚怀养天和,肯徇奔走闹。官居职事理,晨起何用早。桐阴满西斋,叱吏供洒扫。眷予东南来,野饭煮芹蓼。葆光既清尚,令尹

动若出山云,止如居谷神。无心千种用,有应十方真。通气相烦鼻孔,说禅不挂口唇。谁知默默坐中意,长养昙华劫外春。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