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别离

牵衣惜郎别,郎上雕鞍去。
试问将何之,东流汾水处。

作品评述

《古别离》是一首明代诗词,作者刘云琼。下面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古别离》
牵衣惜郎别,
郎上雕鞍去。
试问将何之,
东流汾水处。

译文:
悲痛地拉住衣袖,舍不得与郎别离,
郎子骑上装饰华丽的马鞍离去。
试问他将去何处,
他的去向如同东流的汾水一样远。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别离的场景。诗中的女子牵着郎子的衣袖,不舍得与他分别。郎子骑上雕饰华丽的马鞍,离开了。女子问郎子将要去何处,郎子的去向则被比喻为东流的汾水,暗示他的离去是如此遥远。

赏析:
这首诗以简练的语言表达了离别的悲伤和无奈之情。作者通过描绘女子牵衣拦阻郎子的动作,展现了她内心深处对离别的不舍和痛苦。而郎子骑上雕饰华丽的马鞍,意味着他将远离,与女子分别。诗的最后两句以问句的形式呈现,女子试图询问郎子的去向,但答案却是东流的汾水,象征着无法预知和追寻的未来。整首诗通过简洁而富有意境的描写,传达了离别的心情和对未来的迷茫感,给人一种深情而忧伤的感受。

诗词推荐

溪声便是广长舌,山色岂非清净身。夜来八万四千偈,他日如何举似人。

君行君文天合知,见君如此我兴悲。只残三口兵戈后,才到孤村雨雪时。著卧衣裳难办洗,旋求粮食莫供炊。地炉不暖柴枝湿,犹把蒙求授小儿。

连日霏霏湿夕阳,洒衣沾席碎声长。暑天不是苦多雨,爱与人间生晚凉。

独凌清景出,下视众山中。云日遥相对,川原无不通。自致高标末,何心待驭风。宛演横半规,穹崇翠微上。云扃掩苔石,千古无人赏。宁知后贤心,登此共来往。仙弈示樵夫,能言忘归路。因看斧柯烂,孙子发已素。孰云遗迹久,举意如旦暮。仙僧会真要,应物常渊默。惟将无住理,转与

儒冠鼎盛缙绅多,海内如今数永嘉。士习艺文争擢第,君明经术合传家。莫言黄绶官犹小,须信青云路不赊。好上汉廷晁董对,要令吾道益光华。

归来默坐似心斋,南北曾穿几緉鞋。踏遍关河才思古,名知草木宦情佳。桐江胜景归吟卷,练水寒云入壮怀。试数时贤谁敢并,苏黄端的是同侪。

近日门前溪水涨。郎船几度偷相访。船小难开红斗帐。无计向。合欢影里空惆怅。愿妾身为红菡萏。年年生在秋江上。重愿郎为花底浪。无隔障。随风逐雨长来往。

送君诗者悉豪雄,男子身穷道不穷。为问何凭游海内,唯应所恃在胸中。渡过淮水即河水,路背南风多北风。谁料褐衣抱珠璧,九霄夜月贯长虹。

知君念我欲别难,我今此别非他日。风里杨花虽未定,雨中荷叶终不湿。三年磨我费百书,一见何止得双璧。愿君亦莫叹留滞,六十小劫风雨疾。先君昔爱洛城居,我今亦过嵩山麓。水南卜宅吾岂敢,试向伊川买修竹。又闻缑山好泉眼,傍市穿林泻冰玉。遥想茅轩照水开,两翁相对清如鹄。

山为眉黛水为裙,十二峰头一片云。寄与罗帏孤凤影,欲教无地不随君。

秋山悬夕照,客意已悲凉。况复当此时,送君归故乡。相对茅檐下,灯火吐清光。佳人抱瑶瑟,促柱倾壶觞。殷勤须尽醉,明发各茫茫。

头上黄花记别时,樽中渌酒慰清悲。画船牵挽故不发,红粉留连未遽离。小雨无端添别泪,遥山有意助颦眉。十分酒盏従教劝,堆案文书自此辞。

丫髻唐衣八尺长,试看风骨已昂藏。丹成屡诧飞升去,客至多称吐纳忙。近习星文兼卖卜,每寻洞穴不赍粮。或云曾与阵抟遇,拟问先生乞睡方。

绵绵风雨暗西窗,闷拥残编对夜釭。稚子何知泥污土,良朋共叹陆成江。负山鳌重应将压,战野龙骄未易降。此去城东无百步,明当相就一渔艭。

后宫任姒古今希,前殿弦歌凤已知。孔子孟轲真薄命,不生建武永平时。

去国独依依,羁臣泪湿衣。梦中燕月冷,望里楚山微。世变人惊老,身全诏许归。舟前枫叶落,应到故园扉。

君听取,尺布尚堪缝。斗粟也堪舂。人间朋友犹能合,古来兄弟不相容。棣华诗,悲二叔,吊周公。长叹息、脊令原上急。重叹息、豆萁煎正泣。形则异,气应同。周家五世将军后,前江千载义居风。看明朝,丹凤诏,紫泥封。

箯舆幸自到山南,尚有清杯可共衔。何似更行三二里,大家相伴看云岩。

三旬不出口如钳,君到空斋话不厌。才及老庄忘楚越,忽闻世事奋髭髯。欢来岂曰非朋友,贫也无须讳米盐。赤脚层冰何处所?白云恒岳在荒檐。

山县寒儒守一经,出山姓字各芳馨。要令天下消兵气,争说湘中聚德星。旧雨三年精化碧,孤灯五夜眼常青。书生自有平成量,地脉何曾独效灵!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