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法门寺真身塔

众生瞻窣堵,回向大觉身。
内顾六尺躯,一雨无诸尘。

作品评述

诗词:《礼法门寺真身塔》
朝代:宋代
作者:张问

众生瞻窣堵,
回向大觉身。
内顾六尺躯,
一雨无诸尘。

中文译文:
众生仰望真身塔,
祈求得到大觉悟。
内心反观六尺躯,
一场雨洗去尘垢。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描绘了礼法门寺的真身塔,并表达了一种修行的意境和哲理。

首先,诗中提到的“众生瞻窣堵”表明人们虔诚地仰望着真身塔,希望通过这座塔来获得大觉悟。真身塔在佛教中象征着佛陀的存在和教诲,因此,众生仰望塔的行为展示了他们对佛法的崇敬和追求。

接着,诗中出现了“回向大觉身”一句,这表达了人们虔诚地向大觉者(即佛陀)祈愿,希望自己能够获得佛陀的加持和指引,从而达到超越尘世的境界。

诗的下半部分,“内顾六尺躯,一雨无诸尘”,通过内心的反观,作者表达了一种超脱尘嚣的意愿。六尺躯指的是人的身体,通过内顾,作者希望净化自己内心的杂念和尘垢,达到超然离世的境地。而一场雨洗去尘垢的意象,则进一步强调了净化和洗涤的意义。

整首诗词通过描绘众生仰望真身塔,表达了对佛法的崇敬和追求,以及追求超越尘世的修行之意。通过内顾和雨水的隐喻,诗中传递了一种超脱纷扰和净化内心的愿望,体现了宋代文人对于佛教思想和禅修境界的追求。

诗词推荐

东南妩媚,雌了男儿。

孤舟东去水烟微,久客那堪更送归。三月江头春尽日,片帆轻絮共纷飞。

绿暗红稀出凤城,暮云楼阁古今情。行人莫听宫前水,流尽年光是此声。

云蔽天,雪欺树。山径之蹊断来去,飞花扑面朔风吼。儿把牛索藏袖,拥鼻冲过缩其脰。茅芦咫尺且忍寒,儿归附火牛系栏。

紫阁飞章谢宠名,离筵特地敞宫楹。杯深御酒先成醉,衣拂京尘顿觉清。少室旧游窥玉霤,甘盘余训薄金籝。谁言疏傅东归盛,不得君王一饨行。

逸人归路远,弟子出山迎。服药颜犹驻,耽书癖已成。柴扉多岁月,藜杖见公卿。更作儒林传,应须载姓名。

嘉李繁相倚,园林澹泊春。齐纨剪衣薄,吴伫下机新。色与晴光乱,香和露气匀。望中皆玉树,环堵不为贫。

数枝梅寄寂寥人,多谢韶华次第均。穰下此花留未发,待君同赏后池春。

渡淮才几日,道死近徐州。药有何人进,棺于底所求。本期纡紫绶,岂料殡黄楼。穷者穷如此,纷纷燕贪侯。

通宵银烛影摇红,坐对孤鸾伴守宫。空有妇人娇态在,眼儿薄媚怨春风。

别来倏忽一周星,君住家林我泛萍。到处逢人问梅坦,有时见梦说兰亭。自怜倦翼归迟暮,已报清魂入杳冥。多少微言今已矣,义难辞处写为铭。

豫建无长虑,旁窥有贩心。绝嬴由吕相,继马乃牛金。

日暖风和柳眼青,冰消鱼跃浪花生。当锋妙得空王印,半夜昆仑戴雪行。

何处难忘酒,南州盗贼多。黄巾方裂眦,白日敢持戈。不见韩擒虎,宁闻马伏波。此时无一盏,其奈客愁何。

我念卿毋怪,难拚膝上儿。好将南内意,说与肃宗知。

丽泽门西日未俄,水明沙净卷纤罗。绿琼洲渚青瑶嶂,付与诗工敢琢磨。

溪田荦确河田沃,瘠土民劳沃土乐。河田多收十斛余,年年不肯全输租。溪田收薄少生计,刈薪卖谷完新税。春来月出不闻歌,昨朝社饮无人醉。溪翁但羡河田丰,家家瓮酒真珠红。

蝉眼龟形脚似蛛,未尝正面向人趋。如今饤在盘筵上,得似江湖乱走无。

残暑才属尔,新春还及兹。真当名百药,何止谒三医?半夜暾朝日,晨兴饮上池。金丹有门户,草木尔何知!

金门君待问,石室我思归。圣主尊黄屋,何人荐白衣。年来御沟柳,赠别雨霏霏。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