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垂钓

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
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

作品评述

《小儿垂钓》作品评述:〖译文〗一个头发蓬乱的小孩子正在学垂钓,侧身坐在青苔上绿草映衬着他的身影。遇到有人问路他老远就招着小手,唯恐怕鱼儿被吓跑他不敢大声应答。〖点评〗这首诗注重塑造形象,贴近生活,有如见其人,如闻其声之感。------------------------这是一首以儿童生活为题材的诗作。在唐诗中,写儿童的题材很少,因而显得可贵。一二句重在写形,三四句重在传神。“纶”是钓丝,“垂纶”即题目中的“垂钓”,也就是钓鱼。诗人对这垂钓小儿的形貌不加粉饰,直写出山野孩子头发蓬乱的本来面目,使人觉得自然可爱与真实可信。“侧坐”带有随意坐下的意思。这也可以想见小儿不拘形迹地专心致志于钓鱼的情景。“莓苔”,泛指贴着地面生长在阴湿地方的低等植物,从“莓苔”不仅可以知道小儿选择钓鱼的地方是在阳光罕见人迹罕到的所在,更是一个鱼不受惊、人不暴晒的颇为理想的钓鱼去处,为后文所说“怕得鱼惊不应人”做了铺垫。“草映身”,也不只是在为小儿画像,它在结构上,对于下句的“路人借问”还有着直接的承接关系──路人之向他打问,就因为看得见他。后两句中“遥招手”的主语还是小儿。他之所以要以动作来代替答话,是害怕把鱼惊散。他的动作是“遥招手”,说明他对路人的问话并非漠不关心。他在“招手”以后,又怎样向“路人”低声耳语,那是读者想象中的事,诗人再没有交代的必要,所以,在说明了“遥招手”的原因以后,诗作也就戛然而止。通过以上的简略分析可以看出,前两句虽然着重写小儿的体态,但“侧坐”与“莓苔”又不是单纯的描状写景之笔;后两句虽然着重写小儿的神情,但在第三句中仍然有描绘动作的生动的笔墨。不失为一篇情景交融、形神兼备的描写儿童的佳作。(陈志明) le_cha诗词大全

作者介绍

胡令能,莆田隐者。少为负局锼钉之业,梦人剖其腹,以一卷书内之,遂能吟咏,远近号为胡钉铰。诗四首。

诗词推荐

利轻则义重,利重则义轻。利不能胜义,自然多至诚。义不能胜利,自然多{上分下心}争。

七绝

海静天高景气殊,鲸睛失彩蚌潜珠。不知今夜越台上,望见瀛洲方丈无。

七绝

周室既板荡,贼臣立婴儿。将军独激昂,誓欲酬恩私。孤城日无援,高节终可悲。家国共沦亡,精魂空在斯。沉沉积冤气,寂寂无人知。良牧怀深仁,与君建明祠。父子俱血食,轩车每逶迤。我来荐蘋蘩,感叹兴此词。晨光上阶闼,杀气翻旌旗。明明幽冥理,至诚信莫欺。唯夫二千石,多庆

七绝

江水无极,茎芦可折。离了梁朝,未到魏阙。此恨波心向谁说。

七绝

沆莽团红上晓原,露英风叶隔尘喧。天边一寄冥鸿意,越乙荆凫判自翻。

七绝

平生器业负经纶,谁谓公才不秉钧。谠论十年持紫橐,仁声三郡驾朱轮。龟文岂是背无甲,驹隙俄惊岁在辰。宅夹清漳亲义重,佳城引脰涕沾巾。

七绝

欲将玉律播平康,长见单于拜未央。相国正须如治郡,春风随处有甘棠。

七绝

待夫以死如知命,信己轻生可谓贞。指尔为愚今尚众,莫言吾志不难行。

七绝

洞灵开静室。云气满山斋。古松裁数树。盘根无半埋。爱静鱼争乐。依人鸟入怀。仲春征隐士。蒲轮上计偕。

七绝

□满湘江云莹空,纷纷长对水溶溶。日西遥望自归处,尽挂九疑千万峰。

七绝

河水流溷溷,山头种荞麦。两个胡孙门底来,东家阿嫂决一百。

七绝

一夜大雷电,神喧复鬼哗。横冈风折树,涨路雨颓沙。小小閒篱落,依然自野花。

七绝

春到深时味更长,草晴胜似杂花香。清阴渐次迷天绿,白发仪稀照领光。逐妇墙鸠知雨近,生儿梁燕补巢忙。擘牋谩记今朝景,朝路归时肯易忘。

七绝

子瞻谪岭南,时宰欲杀之。饱吃惠州饭,细和渊明诗。彭泽千载人,东坡百世士。出处虽不同,风味乃相似。

七绝

欲求缥缈反幽深,悔杀前翻拂袖心。难学冥鸿不回首,长天飞过又遗音。

七绝

欲晓东风拂面来,征骖初喜共春回。九天应下阶庭拜,万蛰先惊汉地雷。冷彻貂裘须护节,和侵氊屋莫穷杯。出疆慷慨男儿事,未信霜颜便一摧。

七绝

旭践山中蹊,午憩岩上石。云移石欲堕,雨霁蹊犹湿。倚策眺两湖,波光焕相袭。东若既纡青,西蘅亦凝碧。芙蓉落双镜,天影浮重璧。不睹水分流,但觉洲如织。樯乌有离声,矶鸥无并翼。会兹物化情,感彼高深迹。从适得所遣,何为苦拘迫。

七绝

一万边兵不立功,却令娄敬自和戎。犬羊不伏称臣妾,甘拜君王作妇翁。

七绝

露叶风梢接水乡,几回相对忆潇湘。寒云流水斜阳暮,一曲清歌断客肠。

七绝

宠极辱会至,势利真祸罗。君看道旁木,几曾成斧柯。世中繁华子,追悔每苦多。芬芳有徂谢,平地生风波。陆机去华亭,苏子狭三河。平生已谓毕,末路其如何。

七绝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